老井扯雞蛋:蛋價由弱轉強,蛋雞行業不幸中之大幸!!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我國經濟統計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下降19.0%,餐飲收入下降44.3%。豬肉價格上漲122.5%,一季度生豬生產同比下降29.1%,畜牧業總產值下降10.5%。

當然,公佈的數據更多更細緻,老井節選的只是和我們蛋雞養殖相關性較強的行業數據。

有人可能質疑說,我就是搞個小小的雞蛋,這些數據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關係簡直太大了!

老井經常講,必須站得更高,用框架和宏觀的思維,才能深刻的理解蛋雞行業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這是我國自1992年引進GDP作為重要的經濟發展統計數據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可見“新冠病毒”對我國經濟的衝擊有多麼厲害!

但是,一季度,特別是春節後,在消費品零售下降19%,餐飲業下降44.3%不利情況下,蛋價居然堅挺的徘徊在3元左右的飼料成本線,中小養殖戶並未出現大規模的倒閉破產,不能不說是蛋雞行業不幸中之大幸!

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一季度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22.5%,這才是在新冠病毒衝擊下,百業凋敝中,雖然蛋雞產能同比增加近一成,而蛋價卻相對堅挺的根源所在。

並且,高價豬肉的利好可能延續至2021年下半年(劉永好語)!

提醒大家高度關注“一季度畜牧業總產值下降10.5%”,畜牧產品供應端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這個供應的下降造成的供應缺口,可能暫時被當前國內外疫情而導致的需求縮減所掩蓋。

一旦世界性疫情發展出現拐點,社會秩序基本恢復正常,需求隨之放大的時候,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供縮求漲,大部分畜牧產品在需求增長、貨幣超發的推動下,價格大幅上漲將不可避免,作為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蛋雞產業沒有理由不赫然在列

嚴重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春節後補欄高峰期,有近一億隻蛋雛雞沒有適時補欄,也是在傳統的所謂淡季,雞蛋期貨2006合約,最近罕見的成長為期貨主力合約的主要邏輯!

綜合今天的內容,老井認為,雖然經歷了所有人有生以來最為恐怖的“新冠病毒”危機,但我們從事的蛋雞行業,也僅僅侷限於加長版的“季節性低谷”

不要忘了風平浪靜的2019年春節後,這樣的價格低谷也曾經維持了一個多月。

在“高效的勞動力市場依賴於全球協作,複雜的供應鏈依賴於及時交付,高度槓桿化的經濟依賴於大眾消費”的大背景下,“新冠病毒”對整個蛋雞行業的破壞性和危害性,遠低於2017年的“人感染禽流感”,實在是我們行業所有人不幸中的大幸!

預知雞蛋後市行情如何發展,敬請繼續關注《老井扯雞蛋》,老井願和你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