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祕密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吃瓜社 報道 | 公眾號 ai7gua

“前阿里合夥人”蔣凡的瓜,或許結合拼多多來看才完整。

甚至後者的年報裡,深藏著阿里高舉板子輕輕放的處罰原因。

也只有切開揉碎拼多多年報,才更清晰知道當前電商大戰中的態勢,以及阿里不敢陣前換將的原因。

下面這兩個認知:

拼多多隻是阿里京東勢力範圍下的邊緣突破。

百億補貼只是大力出奇跡,效果如同飲鴆止渴。

如果你之前認同。

那麼現在,拼多多2019年年報,密密麻麻數據中間,都寫滿三個字:

你錯了。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橫切看基本面:增速逼近阿里,競爭從邊緣來到核心

2019年,拼多多最突出的數據——GMV增長126%突破萬億,達到10666億元。

什麼概念?

成為繼阿里、京東之後,第三個GMV達到萬億的電商平臺。

同時,拼多多“GMV轉化為營收的效率”也進一步增長,從2018年的2.78%提升到2019年的2.82%,進一步逼近京東、阿里天貓。

體現規模化賺錢的營收方面,拼多多年入301.4億,相當於日均流水8258萬,雖然相比2018年的增速(652.26%),2019年的129.74%正在同比放緩。

但這一速度數據,超過了阿里電商業務,後者在2019年是96.73%。

雖然拼多多和阿里,體量上依然相差巨大,但好比班裡兩個學生,比主力單科的時候,拼多多目前勢頭兇猛。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拼多多的勢頭,直接得益於活躍賣家、月活用戶的提升。

年報披露,拼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月活用戶為4.815億,與2018年全年的月活用戶相比,增長了+76.6%

不過這個數據裡,也有點拼多多的小心機。

在2019年年報中,拼多多更改了月活躍用戶的披露規則,只採用第四季度裡3個月的數據平均——而非此前的12個月數據平均。如果平臺用戶持續增長,用近3個月的數據會更高。

那麼造成的結果也很直接:用近3個月的池子,增長數據更好看。

而另一項關鍵數據,活躍買家,拼多多2019年(全年在拼多多購買超過一件商品的用戶)數量的增速為+39.8%,沒有GMV、營收、月活用戶那樣亮眼。

但亮點是基數夠大,2019年增加了1.67億,達到

5.85億。進一步拉開與京東(3.62億)的差距,並進一步逼近阿里巴巴。

阿里在2019的年活躍買家為7.11億,與2018年底的6.36億相比,增加0.75億,增速為+11.8%

所以小結論就是:在年活躍買家維度,拼多多和阿里在基數上尚有差距,但卻有更快的增速。

拼多多如今,可真不是阿里城池之外的邊緣挑戰者了。

但是!拼多多想要進一步對壘,在阿里巴巴面前站穩腳跟,建造新世界……

還需要對下面這個更深、更難的問題給出回答:

補貼之外,拼多多能找到更好的發展驅動力嗎?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豎切盈利面:營銷費率下降,補貼增速放緩

便宜、補貼、送羊毛,是人們對拼多多的認知之一。

尤其是2019年“百億補貼”口號喊響之後,不少人喊著“真香”衝向拼多多。

甚至前不久新一代iPhone SE發佈之後,就有不少人在期待拼多多的補貼。補貼給拼多多帶來的吸引力、驅動力和品牌提升力,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瘋狂補貼的戰術,也不是沒有質疑。

最核心的觀點莫過於:依靠補貼而來的用戶,對拼多多忠實度不高,一旦補貼消失,用戶就會離開。

這種邏輯也很自然:拼多多狂飆突進,靠的是五環外用戶,靠的是“便宜貨”,如果不能在更多品類、大件商品上有明顯便宜,用戶為啥不選淘寶天貓和京東?

那麼問題來了:補貼是不是飲鴆止渴;補貼之後,是不是一地雞毛?

拼多多2019年報回答:不是。

從兩個維度來看。

第一,拼多多營收與GMV增長相比,“補貼”的增速,正在下降。

在財報中,補貼產生的費用,計入“營銷費用”中。

2019年拼多多該項支出271.74億元,與2018年相比翻了一番,增長+102.16%,但低於營收、GMV的增速。

2017年、2018年,拼多多營銷費用的增速,遠遠超過營收的增長。

但在2019年發生了拐點性變化。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第二, 營銷費用佔總營收比重的比例正在下降。

2019年,拼多多營銷費用,佔營收的比例為90.15%,與2018年的102.45%相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直白來說,這意味著,拼多多以更少的營銷費用(補貼),撬動了更大的營收。

補貼也要講基本法,補貼也要講效率。

反映到財報數據中,直接體現的是:淨虧損並沒有隨著補貼增加而大幅擴大,反倒出現了收窄——-31.8%

雖然官方解釋:主因是管理費用大幅度下降。

但營銷費用增速與比例降低,也帶來了作用和影響。

只是需要說明,這只是拼多多財報中初步顯現出來的跡象,能否持續優化,尚不得而知。

不過這至少隱約透露了一個可證的風向:

隨著平臺營收規模更大,各項運營費用也會被進一步攤薄,拼多多想要盈利,也不是不可能。

這其中的變量有。

比如補貼比重降到什麼程度,又會對拼多多的營收增長產生根本的影響。

但可能性,隱約得到了論證。

至於拼多多如何邁過盈利這道檻,或者希望什麼時候邁過,問題和挑戰,在黃錚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而且他那封宛如高考零分作文一樣的另類《致股東》信中,也沒有絲毫提及。

愛因斯坦的E=MC²”、“熱力學第二定律”,都是宇宙間大問題的答案,但回答拼多多的盈利小問題,牛刀無力。

並且在當下,競爭是再直觀不過的,對手又都是強大、強悍,強勁。

拼多多往哪裡去?阿里京東兇猛之下,補課物流

拼多多快速崛起,阿里基石電商業務首當其衝。

隨著“百億補貼”砸向3C類產品,京東又遭受更大沖擊波。

年少拼多多,左一拳打了阿里,右一拳擊中京東。

擱誰誰都忍不了。

所以阿里和京東,反擊已經開始,而且更加兇猛。不論是淘寶的“聚划算”百億補貼,還是京東的“京喜”主攻下沉市場,儼然成了拼多多崛起路上的攔路虎。

而且,淘寶和京東,也在發力“社交電商”,聲勢浩大,徑直殺向拼多多後院。

釜底抽薪。

拼多多要如何應對?年報中的戰略思路簡單粗暴:補貼繼續補貼

通過發放優惠券和舉辦特別促銷活動等,繼續鼓勵買家通過各種方式下更多訂單。

不過與此同時,拼多多也有後手,且大而直接:完善平臺基礎,尤其是物流。

這是拼多多正面對抗阿里、京東的“軟肋”。

大戰略維度,與阿里馬老師當年說“永遠不做物流”類似,拼多多也說:“永遠不會成為物流的介入者”。

所以拼多多也要再搭建一個自己的菜鳥?

短期來看,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只是格局如此,阿里多年的投資與發展之下,菜鳥已長成大樹,眾多快遞公司被阿里抓在手中。

留給拼多多的選擇,並不多。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目前,在中小商家方面,極兔成了拼多多的首選。近期與國美聯盟,3C和家電方面,拼多多有了國美旗下安迅物流。

但整體上,依然是弱項所在。

於是也有人給出了拼多多將攜手順豐的猜測——畢竟順豐跟阿里搞不攏,京東又有自建物流,順豐+拼多多,不失為利益一致的盟友。

此外,拼多多也在切入本地生活場景。疫情期間推出了團購工具“快團團”,核心功能是輔助商家收集社區居民需求、在線下單並收款的團購工具。

具體使用方面,商家通過“快團團”上線商品團購頁面,並由社區消費者發起團購,達到人數條件後,由商家按照當地防疫要求無接觸配送至社區門口。

3月上旬,拼多多披露數據,自疫情發生以來,“快團團”已服務超10000個社區的周邊商家。

所以如果這一業務成長起來,拼多多競爭對手名單上,還會添上美團

拼多多這邊緣創新者的當前局面,有點意思。

跟另一家邊緣壯大起來的年輕公司——字節跳動——差不多。

最後,從股價來看,現在算是拼多多的最好時候。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市值達到576.8億美元,只需要再漲14.6%,就能夠超過現在的京東。

而過去的一個月,拼多多市值上漲了37.5%。

再說蔣凡

OK,開頭挖了坑,結尾也該填了。

或許有些朋友,或許已經從拼多多年報的勢頭和影響中,讀懂了為什麼“蔣凡遭遇處罰”的結果,跟拼多多有關。

蔣凡大神的瓜,不贅述了。

拼多多年報裡,藏著淘寶總裁蔣凡被高舉輕放的秘密

但在昨天阿里出的處罰結果中,外界爭議也頗多,但相比搶月餅開除等“價值觀”事件,這次的處罰算不上“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處罰結果全文是這樣:

該調查由阿里巴巴集團廉政部成立特別調查組進行。根據調查,由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層形成了處理結果,阿里合夥人委員會也對此進行專項審議。

調查組就阿里集團對如涵電商的投資,以及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入駐、活動、引流、交易等做了全面的內、外部調查。確認:阿里在2016年投資如涵電商的決策與蔣凡無關;蔣凡對如涵電商、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經營活動並無任何利益輸送行為。

調查組認為,蔣凡在公司重要的崗位上,因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引發嚴重輿論危機,給公司聲譽造成重大影響。經阿里巴巴管理層討論決定對蔣凡作以下處分:

1、 管理層提議並得到合夥人委員會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夥人身份。

2、 記過處分。

3、 降級。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級到M6(集團副總裁)。

4、 取消上一財年度所有獎勵。

課代表總結一下,就是降職、罰俸,取消軍銜(合夥人),但仍然手握軍權。

嗯,蔣凡依然是集淘寶、天貓和阿里媽媽三大阿里基石業務為一身的總裁。

他依然是阿里在拼多多攻勢面前,需要依仗的前鋒大將,甚至當仁不讓。

打贏這一仗,蔣凡現在因家事受到的處罰,對個人在阿里的前途,可能也會雲淡風輕。

打不贏這一仗,可能有的是內外更大的壓力。

所以這麼一看,拼多多創始人黃錚,在“不著邊際”的《致股東》中的詩歌引用,倒像是勸勉有過谷歌情誼的蔣凡:

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