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自行車

已有的年歲中,自行車佔據了大部分情結,從懵懂到有知,從無到有。承載了我入世以來大半的記憶。


(一)

祖父的那輛車,是我最早接觸的自行車。老舊的款式,車把上下的弧度不大,接近平行,剎車裝置在車把下面,兩邊各一個。由於車座比較高,基本與車把的高度持平。所以騎車人員也僅限於成年人,對孩子來說,學會騎這樣車,莫過於翻越一座大山,如果學的會,那也是有了在同齡人中可以吹噓的資本。車的後座異常寬大,足以容得下倆孩童,並且,非常舒適,不會覺得屁股硌得慌,如果在此之上加入軟軟的墊子,那簡直就是雅座,在當時看來,甚至好過於現在任何轎車的座椅。車子的停放依靠後輪的“矩形框”,安裝在後輪的周圍,待到停放時,抓住後座抬起,將“矩形框”挨著地面踩到後輪底下,至此,後輪被凌空架起,車子才算停放成功。


記憶中的自行車


特別之處還是車子前半部分的那條大槓。位於車把與與車座之間,即可放物,也可載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坐在這條大槓上遠比坐在後座要炫耀幾分。在此位置,既不用費力的去蹬,也不用緊張的觀察路況,只專心享受就行了,就像僱了一名司機在給自己開車。聽著耳邊呼嘯而過的風聲,不僅是車上的人,感覺連路上的行人也對此投來羨慕的眼光,更不用說同齡中的小夥伴了。

只是對於大槓的坐姿,我一直有所糾結,一般說來雙腿放在同一側,身體略微傾斜,這樣的坐姿最為舒服。但是為了區別於女生的坐姿,如若男生的我也是相同的坐法,恐怕會被其他人嘲笑。那麼之前的炫耀就都會變為獻醜。為了避免這一後果,乾脆兩條腿跨在大槓上,但是畢竟是男孩子,不能不考慮突出的那部分器官,所以只用半邊的屁股作為支撐,時間一長,整個身體是很累的,一個不注意就傾向一邊,騎車的老爺子不得不暫時用雙腿夾住我,對於這一狀況他很是頭疼,無論怎樣勸說,我都是不肯改變坐姿。


記憶中的自行車


因為有了大槓的存在,又加上座椅很高,所以不能採用如今先坐再騎的方式,於是他們有了他們那代人騎車的方式。騎車人雙手扶把,站在車子一側,一條腿交叉過另一條腿踩在腳蹬上,之後立在地上的腿發力,帶動全身向後猛地一蹬,車子動了起來,接著以同樣的方式繼續蹬地,待到車子穩定前進,立在地上的腿在最後一次蹬地之後,迅速的抬起,繞過後座和座椅,伴隨著一道優美的弧線準確的落在另一側的腳蹬上,與此同時屁股也落在座椅上。此時車子才算正常運動。在我當時看來,這一連串的起步動作,難度絕不亞於體操動作,所以對於學會騎車始終是望塵莫及。

老爺子用這輛車載了我許久,從春夏到秋冬。父母工作無暇顧及,我就在這車上度了大半個童年,它駝我上學,載我回家。老爺子一生都對自行車有所鍾愛,甚至剎車毀壞,也不願更換,乾脆用腳掌摩擦地面,看起來極為滑稽,為此鞋底毀壞的快了,也遭了祖母不少罵。


記憶中的自行車


(二)

年長几歲,從前座移到後座,因此也少了些許的炫耀,載我的人也由祖父換為了母親。母親的那輛自行車,始終讓我有些懼怕,雖在外形上已經接近如今的製作,但安全遠不如在前座。

獨自在後座,母親也顧不得太多,但總時不時的向後查看我的狀況,即使如此,百密還存一疏。車子後輪在高速旋轉著,而耷拉在車輪兩旁的腿卻無處安放,一個不注意就被車輪絞在了裡面,後果是極其可怕的,至少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不能承受的。


記憶中的自行車


聽到後座我的叫喊,母親才發覺我出了事情,急忙停下車子,此刻我的腳已經陷在了後輪的輻條裡,血肉模糊。看到這副景象,母親又氣又疼,明明已經告誡了我不該如此,可還是這般後果。在醫院簡單包紮之後,拖著纏滿繃帶的腳,回家休養了。

鄰家同伴邀我一同上學時,看到我這樣子,眼中竟有些羨慕,至少我不用去上學了。看著他落寞離去的背影,我心中竟也有些許的高興,我又成為了別人眼中羨慕的樣子,即便這付出的代價很大。我這樣的狀況,幾乎是同齡人中的普遍狀況,至少在擁有自行車的家庭裡是這樣的。此後,我的腳腕留下了一道很長的疤,唯一的一道疤。“男孩子身上誰還沒幾道疤啊”,於是在同齡人中,我又對他們這樣吹噓著。


記憶中的自行車


在這之後,我對自行車就越發的恐懼,每每看到旋轉的後輪,腳腕上的傷口就隱隱作痛,我想,可能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碰自行車了。


(三)

我還是有了自己的自行車,準確來說只是暫時屬於我。學車之際,為我專門購買一輛顯然不實際,在當時來說,一輛自行車的價格還是很大一筆支出。湊巧的是,祖父的一位好友為孫子購置了一輛車子,臨時寄存在祖父家。說來也對人家不起,祖父就拿這輛新車讓我練手了。

車子是中型,坐在上面,雙腳剛好能碰到地面,簡直就是量身定做一般。學車過程也較為簡單,後輪兩邊多加了兩個輔助輪,平衡較好之後去掉一側的輔助輪,再熟練一些,就不需要輔助輪了。


記憶中的自行車


學會騎車之後,我開始肆意妄為,我騎著它去較遠的河裡釣魚,與小夥伴一同在路上奔馳,時不時炫耀一下危險的“大撒把”,偷掰玉米時,也不用在意主人家的追趕了。它就像我的座騎,陪我出征,伴我征戰。

時間長了,車子也在一點一點的損壞,車框撞的變形,卸掉,後座累贅,卸掉,車鏈上的護蓋更是在騎的時候自然脫落。等到主人來取車的時候,我直接是灰溜溜的躲了起來,讓祖父去表歉意,至於如何結果,我記不太清,最後車子也還是沒留下,我也因此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


(四)

待到叛逆期,尤其上學路上,越發的覺得擁有一輛自行車的重要性,纏著家裡糾纏過幾次,但都無果,都以路程較近藉口推脫。並非必須品,實在是虛榮心作祟,學校周圍已為自行車建立了車棚,好不氣派。每到入校門時,他們猶如一個個騎士一般,帶著優雅的身姿從我身邊經過,入車棚,停放車子。在我看來,擁有一輛車子,與他人相比,顯然有了許多優越感,儘管不知道這種可笑的想法為何會出現。

自行車帶給我的並不是只有虛榮的想法,還在於放學後的瀟灑。每到傍晚放學後,如若有一輛自行車,你可以選擇獨行,一人一車,在夜幕中騎行,孤獨又襯托著瀟灑。又或者結伴而行,在經過他人身旁,問一句,“我載你回家”,好不令人羨慕。


記憶中的自行車


沒了車子,也沒了虛榮,但我還是應該感謝當時我沒有自行車,正因如此,結識了我的一位摯友。他與我同路,某個回去的夜晚,他問了一句,“我載你回家”,我也毫不客氣,快速的爬上了後座,這一載,就是三年。他懼怕黑暗,所以才找我一同結伴回家,他載我回家,我給他壯膽,漸漸的,我也算是有了半個自行車,於是那些虛榮心又悄悄回來了。

某個相同的夜晚,換我騎車,他走路,路經一位女生身邊,忽然想到胯下有車,接著虛榮心上頭,對她說道,“我載你回家”。於是,結伴而行的兩人,變為了三人。結伴的久了,心也慢慢的近了,我向她表達了愛意,情竇初開的兩人都陷入了愛河之中。


記憶中的自行車


我想送她回家,多些相處時間,但又不能丟下曾經的摯友。所以回家的路線也隨之改變,我做出犧牲,將他們二人逐一送回,再獨自一人回家。三個人,一輛自行車,一路上卻是推著回來的,當時還真是埋沒了它的價值。路上花費的時間多,回家回的晚,總是錯過了晚飯時間,所以也避免不了父母的責備,儘管如此,我還是照舊,這其中的喜悅也就只有我才能瞭解了。


這樣說來自行車確實佔據了我大部分情結,它讓我炫耀,添我傷痛,使我虛榮,也給我美好,簡單的一個物件,卻見證了我大半的生活,穿插在我的記憶中,每每看到它都會使我陷入回憶,感謝能有它的陪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