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老齡化,“新鮮血液”更新慢,您如何看待?

教師老齡化,“新鮮血液”更新慢,您如何看待?

教師老齡化,"新鮮血液"更新慢,您如何看待?

對全世界來說,人口老齡化已不可避免。其凸顯的問題日益嚴重。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學校教師的大齡化問題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

未來十幾年,隨著60後、70後逐漸退出退休,教師青黃不接的現象將更加明顯。

在一些學校,除了60、70後,其他年齡的老師屈指可數,平均年齡甚至將近50歲。

老師這門職業,是需要青春與激情的,每天靠著這一幫拖著"老邁"雙腿的教師,他們步履維艱,精力不濟,但又不得不撐起教學的重任。雖然,勉強還能教學重任,可是日漸蒼老的面容,頭髮斑白的現狀,已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

補充新鮮血液,勢在必行。

01

教育是國家強盛的強大動力,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新的力量。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

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教師隊伍必須也要時常更新,走向年輕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會朝氣蓬勃,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看看我們的國家羽毛球隊,看看林丹,曾經的"超級丹",所向披靡,無堅不摧。他的技術特點細膩,善於控制,打的別人是沒有任何脾氣。如今,近40歲了,還在賽場上拼搏,是他不想退嗎?我想可能也不是。看看國羽年輕的運動員,有誰能夠堪當大任?諶龍,石宇奇?諶龍也是30出頭的了,雖然也能夠在拼幾年,可國羽的未來畢竟還要交到年輕人的手中。一個石宇奇,能夠撐起未來嗎?

再看看國乒的丁寧,大滿貫得主,叱吒乒壇的一把好手,但面對日本年輕的伊藤,有時竟毫無克敵的辦法。

由此可知,教育也是一樣。我們需要有經驗的老師傳、幫、帶,但重擔還需要年輕人來抗,教育才有活力,學校才有生機。


教師老齡化,“新鮮血液”更新慢,您如何看待?

02

科技的進步,渴望大批年輕教師的出現。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各種網課,讓一些年長的教師無所適從,只能"望課興嘆",自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科技的進步,年輕老師接受能力強,使用起各種現代化設備是遊刃有餘。年輕就是資本。當今學生,生活在一個看顏值的時代,勢必他們更喜歡血氣方剛,充滿陽光、美麗漂亮的老師。

03

學校的發展,需要儲備後備人才。

青黃不接,後繼乏人,在很多領域,我們是有過切膚之痛的。而學校,存在的問題愈發嚴重,值得每個人重視。缺少年輕人,一年一度的"氣排球賽""籃球賽",只能上一些勉強年輕的中年人;在參加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上,有時竟無人可選。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真的需要老師。


教師老齡化,“新鮮血液”更新慢,您如何看待?

然而,現實生活中,老年化問題是急需解決的了。那麼,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為什麼教師這門職業沒有吸引力?

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力量微薄,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寄希望於上級部門早點解決這個問題,學校的發展才會長盛不衰。

您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