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為漲價道歉了,我卻更悲觀了

西貝漲價了,然後道歉了,在這個全球積極抗疫的時候,西貝不積極抗疫,居然還向老百姓漲價?難道西貝真的不能漲價麼?


西貝為漲價道歉了,我卻更悲觀了


生存重要還是面子重要?

馬斯洛很早就認為,人們最先需要的是生理需求,先要吃飽穿暖,活下去,才能有更高的追求,實體經濟已經相當困難,經過深思熟慮,想盡一切辦法自救,有錯麼?還記得當年“何不食肉糜”的故事麼?

晉朝時,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實體行業已經異常困難,已經自顧不暇。曾經,有些國人出國見了世面,開始對國人素質品頭論足,說中國人不愛乾淨,國外如何幹淨,說中國人素質低,大聲喧譁隨地吐痰……慢慢的,隨著國家經濟狀況好了,我們的街道也乾淨了,素質也提高了。其實和素質關係不大,無非還是社會整體需求發展到哪個階段。

悲哀的是,當我們完全可以用腳投票選餐館的時候,卻偏偏選擇對一個獨立的法人道德綁架,其中只有一絲絲的悲涼,刻薄中透漏著不自信。


不影響別人,做對自己有利的決策,有錯嗎?

這場危機是全社會、全球的危機,企業身在其中,不可能獨善其身。企業要保證員工不失業,要糾結是否復工,要計算各種成本,最後計算完了才是老闆的利潤,而如果沒有利潤呢?

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很難,可是真正難得人卻不敢對外說難,怕債主擔心自己的償債能力。羅永浩曾經說過,做實體好難,但每每想放棄是,想到公司的員工和他們的家庭,便放棄了放棄的念頭,不得不扛下去,老闆是一個很苦逼的職業。

如果可以的話,低價競爭是最輕鬆的,只要想辦法把成本降下來就好,改革開放40年,我們對這種競爭模式已經耳熟能詳,但是,這也恰恰是這些年我們一直要轉型的根源,在低價競爭的時候也把利潤競爭沒了,生意競爭黃了。

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企業法人,對社會有用才是立身之本。工作累的時候,好想有一個超長的假期,什麼也不幹,哪怕就在家裡一直睡覺,看電影。可真的有超長假期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無所事事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這次疫情讓我們突然明白,真的成為社會中可有可無的那種人,才是最大的悲哀,被人需要才是真正的幸福。


西貝為漲價道歉了,我卻更悲觀了

馬斯洛需求理論,五個層次,每一個個人在做決策前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安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否則其他一切都是枉然。

實體經濟一定要活下去

企業作為一個獨立法人,首先也要活下去,不給國家添麻煩就是勝利。我相信大多數企業在能通過低價競爭活下去的話,都不會貿然漲價。在不違反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可以決定自己的決策,每一個經紀人所做的決策都是當下的最優決策。

人即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企業要是倒了,員工也會失業,更沒錢消費,後面又是多少家庭。

疫情當前,誰都不容易,早就知道2020會很難,但是沒想到會這麼難。今年對於實體經濟來說,活著就好。有些生意也不是剛需,也不是重要物資,咱們就對他們寬容些吧,大不了咱不買他們的產品就是,畢竟錢咱您手裡。如果您真是好這口,也幫幫他們度過難關,真黃了,想吃也沒地方了不是。

中國人,要自信!

西貝為漲價道歉了,我卻更悲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