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的“受害者”,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

被家暴的“受害者”,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

家暴事件屢見不鮮,從蔣勁夫家暴女友,到papi醬旗下網紅被家暴。

家暴事件被曝出的越來越頻繁。

據統計,在因家暴提起的離婚訴訟案件中,94571 份離婚判決書中,僅有 3741 件被認定存在家暴行為,認定率僅為 3.96%。

而家暴中有70%來自中國中部地區,其中大多數為中部農村。

被家暴的“受害者”,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

群眾在震驚指責渣男的同時,也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受害者不離開呢?

1,首先是經濟問題

這個問題要放在首位,以家暴主要發生地中國中部農村來說,家裡男性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女性處於依賴狀態。而在這樣的地區,女性家裡經濟也不會太好,而且就業機會也不多,尤其是適合中年婦女的。所以,離開了男性,女人可能正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經濟不能獨立,又牽扯到孩子,周圍人的眼光,很多人都選擇了隱忍。

被家暴的“受害者”,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

2,斯德摩爾綜合徵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就像被綁架的人對罪犯會產生一種扭曲的依賴感一樣。遭受家暴的女性,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漸漸失去了往出跳的力氣與心力,慢慢放棄反抗,甚至依賴上給她帶來暴力和痛苦的施暴者。

3,沒有求助渠道,對象

家暴這種事,可大可小,大可上升到刑事案件,小可降到夫妻雙方鬧矛盾。

在中國如果因為家暴報警,有可能只是警方調節,最後不了了之。

而中國關於家暴的立法也不完善,沒有單獨的立法機構。所以很多女性求助無門,或是無法解決問題,久而久之也就不說了,反抗只會被打的更慘。

被家暴的“受害者”,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

4,輿論壓力

在城市化高度發展的城市這種輿論會越來越輕,可在經濟並不發達的地方,輿論是會壓死人的。

“離了婚的女人不好再找了”,“離婚了孩子咋辦啊”。

一個離異女性,可能只是跟陌生男性說了幾句話,就會被傳成偷人,養漢等。

會給受害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5,為了孩子

很多女性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即使過得不如意,也為了孩子忍著。

就像小s,數次被傳出家暴,還一次次替老公解圍。

可是在這種家庭下耳濡目染的孩子,以後的三觀可能都會扭曲。你為了孩子所做的妥協,可能會害了他。

被家暴的“受害者”,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

如何預防遠離家暴

1,結婚要慎重

結婚前一定要看仔細,如果在還交往的時候,就表現出用暴力解決事情的徵兆,那建議你別嫁。

2,第一次家暴就要採取措施

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如果第一次家暴,你蜻蜓點水一樣過去了,那麼就是無數次。

只要遇到家庭暴力,哪怕是徵兆,我們就要以最大的反抗和瘋狂進行回應,特別是第一次。必須嚴肅地警告他,可以是肢體上的強烈反抗,可以是法律或者其他方式的反擊,保留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反擊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