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引言: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是《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述,武松是清河县人,父母早亡与哥哥相依为命。在书中武大郎是个苦命的人,费尽力气将兄弟拉扯大。与武松不同武大郎身材矮小、相貌狰狞,阴差阳错下娶了貌美如花的潘金莲,对他来说却并非一件好事。

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武大郎与潘金莲剧照

在小说中武大郎“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短”,潘金莲则是妖艳放荡。因为《水浒传》流传之广,让潘金莲成了家喻户晓的风流女子,永远的被钉在道德耻辱柱上。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些都来源于小说素材,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只不过对这两人的描述却极不严谨,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潘、武二人又是怎样的呢?上个世纪在河北出土的武大郎陵墓,在经过考古专家开馆后鉴定后,为我们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一、清廉公正、相貌堂堂

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刚刚解放,许多百姓还生活在穷苦边缘,为了维持生存很多人开始挖坟掘墓找寻财宝。在河北省清河县武家后人发现了“武大郎”的棺椁,只见其中有两具尸骸,再到后来族人经过一番修整,根据祖上记载重新为墓穴撰写了碑文。

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墓中出土的碑文

碑文上明确的写道:“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 ...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碑文上的内容为后人研究提供了证据。

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武植

真实的“武大郎”名为武植,清河县人士,不仅不是个矮矬穷,经过现代技术测定,真实的武大郎身高至少一米八以上,武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不过好在他聪明好学,后来考中进士,被朝廷选派为阳谷县令。

治理一县期间,武植平易近人深得地方百姓爱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武植这样的好官可不多,要不然也不会起义不断。

二、品貌双全,贤良淑德

不只是武大郎被人恶意丑化,真实的潘金莲也不是像小说中的那样不堪。历史上的潘金莲才貌双绝,父亲是朝中官员,家中还有不少产业,实打实的富家小姐,而她确确实实是武植的妻子,武植早些年家境潦倒在潘家做工,潘金莲见武植聪明好学、老实本分,长久相处以来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嫁给当时还一无是处的武植。

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武植与潘金莲夫妇

此后夫唱妇随,资助武植进京赶考,到后来两人儿女双全十分恩爱,一度是当时人人羡慕的佳话。可是不知道为何就成了小说中遗臭万年的女子。

三、交友不慎、败坏名声

这对人人羡慕的夫妇为何会被小说故意丑化呢?还是因为武植交友不慎么。当初武植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同窗黄堂,两人一同赶考不幸的是黄堂落榜失意而归。几年之后黄堂家中发生变故,房屋被毁无处安身,于是跑去向武植借钱修房子。

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武植祠

看到昔日好友前来,武植派人细心招待,好吃好喝的伺候了一个多月。然而因为公务繁忙,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黄堂以为武植是看不上自己,故意不见面,于是一气之下跑了回去。一路上逢人便说武植坏话,四处散播武、潘二人谣言,在正所谓“坏事传千里”,在那个年代茶余饭后嚼舌根的人也不在少数,然而当黄堂回到家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焕然一新。原来武植早已派人修缮,只不过打算等到修好之后在告诉黄堂,看到这黄堂羞愤难挡,自责之下以死谢罪,然而留言却已经传开了。

后来这事就被写进了《水浒传》中广为流传,让这两人蒙受千古冤情。好在施耐庵的后人决定为两人平反昭雪,公开向武、潘后人道歉。虽然这两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万不能当做真实历史看待,这也要求我们要秉持公正,不要被误导。

河北出土武大郎陵墓,考古专家开馆后,揭露一个600多年的骗局

武植祠

这里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武植究竟是不是水浒中的“武大郎”还存在争议。《水浒传》大致成书于元朝时期,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然而武植中举是明永乐年间,也就是说施耐庵根本不会了解到武植的信息。不过无论如何《水浒传》中最重要的是描述了梁山好汉们不惧强权,勇于反抗的精神。这本书无愧于名著,但是也仅限于小说艺术范畴,史料研究意义较少。

参考资料:

《水浒传》

《清河县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