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與晉綏軍的去向:戰敗者,出局或東山再起

文 | 胡博

1928年12月,東北保安總司令張學良宣佈易幟。至此,由國民政府發起的北伐戰爭宣告勝利,中華民國在內亂了16年後終於獲得了統一。然而,這次統一和民國建國之初的情況一樣,僅僅是一個表象。由於民國的成立是建立在一個多方軍政勢力互相利用的利益聯合體上,這就導致民國的根基十分不穩,只要有一絲利益無法滿足其中的某一方,戰爭就爆發了。

這不,距蔣介石取得北伐戰爭不到三個月,就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地方部隊遭到大量裁撤,接連爆發了蔣桂戰爭、蔣馮戰爭和蔣唐戰爭。在這一系列戰爭中,雖然以蔣介石代表的中央軍接連取勝,但蔣並沒有徹底擊敗這些地方實力派,反使他們與蟄伏方聯合起來,終於在1930年爆發了民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軍閥混戰——中原大戰。

這次戰爭持續7個月,以蔣介石的再次獲勝告終。限於民國成立之初就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蔣介石依然沒有吸取教訓,徹底消滅各路軍閥,這就給了反蔣的各路軍閥部隊以喘息之機。大戰之後,戰敗一方的軍閥部隊又都是如何求得生存的呢?

西北軍代指由馮玉祥指揮的各路部隊。在北伐戰爭中,馮玉祥依靠原本的12個師將部隊擴編至72個軍,其實力甚至凌駕於蔣介石的中央軍之上。不想北伐戰爭勝利後,卻遭到蔣介石和閻錫山的聯合打壓,要將這72個軍縮編成12個師,如此待遇,馮玉祥豈能忍受?這就註定蔣馮戰爭的不可避免。然而,馮玉祥的反蔣失敗了,他本人一度被閻錫山扣押。但在一致反蔣的目標下,馮玉祥和閻錫山還是選擇攜手合作,他們聯合起大部分地方實力派共同反蔣,並承擔起與蔣決戰的主要角色。

西北軍與晉綏軍的去向:戰敗者,出局或東山再起

1928 年,馮玉祥、蔣介石與閻錫山(從左至右)合影

馮玉祥在各路反蔣勢力中的番號是第2方面軍,他把部隊編為6個路、2個軍、31個師,計30萬兵馬,作為隴海路戰線的主力,在反蔣軍中實力最強。可是,馮玉祥又一次失敗了,他被迫通電下野閃人,可留下的部隊該怎麼辦呢?30萬人馬就地解散?別說馮玉祥不願意,就是他的部將們也不答應啊。於是有門路的將軍們開始和蔣介石的中央軍接觸,陸續通電“反正”,並接受蔣記國民政府的委任,搖身一變成為中央軍旗幟下的一路人馬。比如吉鴻昌的部隊被改編為第22路軍,梁冠英的部隊被改編為第25路軍,孫連仲的部隊被改編為第26路軍。差一點的,至少也能以“投誠”的名義在部隊被中央軍繳械後,為自己求條生路,比如原本實力較強的張維璽,不為蔣記中央軍所容,被迫把手下近7萬人馬交了出去。

當然除了反正和投誠之外,也有想繼續堅持下去的,比如宋哲元、孫良誠、張自忠等人的部隊,他們各自帶著總計13個師的殘兵敗將一路向西,在晉城、運城等地集中約5萬餘人,等待避居太原的馮玉祥的進一步指示。馮玉祥雖然通電下野,但再起之心始終存在,他於10月30日下達指示,命令將這名義上是13個師卻只有5萬餘人部隊整編為2個軍12個師,由孫良誠和宋哲元分任第1軍和第2軍軍長,以待時機。

馮玉祥為形勢所逼被迫下野,但復出之心不死,可他所寄以希望的孫良誠和宋哲元卻不願意繼續為馮賣命了。當孫、宋二人得知蔣介石已經授權新任陸海空軍副司令張學良負責華北地區反蔣軍隊收編事宜後,堅持不願投蔣的孫良誠和宋哲元的內心產生了極大的波動。張學良雖在中原大戰的最後關頭表明立場擁護蔣介石,但在這個每年都有內戰的民國,蔣張之間難保今後不會開戰。如果此時投靠張學良,並能在張的庇護下謀得一塊半獨立的根據地逐步發展,今後的孫、宋未必不能崛起成為新的“諸侯”。於是,孫、宋兩人都選擇放棄馮玉祥,確立了投張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