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山西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山西是黨組織建立最早的省份之一。八年抗戰時期,這裡成為華北敵後武裝鬥爭和政治鬥爭的領導指揮中心,八路軍總部及眾多黨政機關均設在太行山腹地的長治、晉中、呂梁等地區。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機關也經常長住山西,指揮全國抗日鬥爭。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等主要戰役戰鬥均發生在三晉大地。解放戰爭時期,山西是支援全國解放的重要戰略基地,輸送了大量物資和人才。山西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做出了巨大犧牲和不可磨滅的貢獻,留下了3000餘處彌足珍貴的革命戰爭遺址和舊址、舊居、紀念設施,紅色資源已經成為山西旅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名片。讓我們走進國家公佈認定的山西9個29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緬懷革命先烈,體驗紅色文化,接受一次愛國主義的洗禮吧。

No1. 長治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城太行街363號

概述:紀念館是在1970年建立的“武鄉革命紀念館”基礎上,逐步擴建改造而成的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館區分為主展區和遊覽區兩大部分。主展區包括八路軍簡史陳列廳、八路軍將帥廳、日軍侵華暴行廳;遊覽區包括八路軍游擊戰術演示廳、八路軍抗戰紀念碑、八路雄風碑林、徐向前元帥紀念亭等。

2.武鄉縣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景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王家峪村

概述:王家峪位於武鄉縣城東四十公里丘陵山區,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秋至1940年底,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就駐紮在這裡。部署了“百團大戰”作戰計劃,指揮太行軍民進行大小戰鬥共135次,進一步鞏固了太行山抗日根據地。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總參謀長和北方局書記楊尚昆、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陸定一,以及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生活。

3.武鄉縣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磚壁村

概述:舊址位於距武鄉縣城45公里的東部山區。1939年7月,八路軍總部機關由潞城北村經黎城霞莊進駐磚壁村,在此指揮八路軍粉碎日寇對晉東南的圍攻和"掃蕩"後,除少數人員留守磚壁外,總部機關於1939年10月11日遷至西南10公里處的王家峪。之後又兩次轉進磚壁,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1942年5月在此召開了左權烈士追悼會,不久即赴太嶽區,後又返麻田、武軍寺。

4.黎城縣黃崖洞景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東崖底鎮上赤峪村

概述:黃崖洞風景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因陡壁上有一個天然的巨大山洞曰“黃崖洞”而名。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是華北敵後最大的兵工基地,震驚中外的黃崖洞保衛戰,以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開創了中日作戰史上前所未有之“紀錄”。主要遺蹟有:鎮倭塔、血花亭、吊橋天險、黃崖洞保衛戰烈士墓地、紀念碑、兵工廠車間遺址等等,左權將軍曾在此居住。

5.沁源縣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沁河鎮閻寨村

概述:太嶽軍區1940年6月7日正式成立,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漢任參謀長,歸八路軍129師指揮。軍區成立後駐閻寨崔家大院,軍區黨政軍領導帶領官兵親手打土窯洞170餘孔,舊址現存的土窯就是當年挖成的,直至1944年秋軍區司政機關南撤。薄一波、陳賡曾在這裡領導和指揮了著名的“圍困日寇兩年半”的沁源圍困戰。現司令部、政治部舊址尚存,並建有烈士亭、決死縱隊陣亡將士紀念碑。

No2. 左權縣麻田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景區、左權將軍殉難處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上麻田村/麻田鎮東北方向北艾鋪村南1公里十字嶺峰頂。

概述:舊址景區包括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彭德懷、鄧小平、左權、羅瑞卿舊居,北方局舊址,北方局黨校舊址,新華日報社舊址,魯藝學校舊址,後勤部舊址,總部科室舊址,太行新聞烈士紀念碑,左權將軍殉難處等景點,現已全部開放。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黨、政、軍首腦機關曾在此駐紮,是華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左權、楊尚昆、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戰鬥、生活達五年之久。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左權將軍殉難處位於麻田鎮東北方向北艾鋪村南1公里十字嶺峰頂,紀念建築有左權將軍殉難處漢白玉紀念碑、臨時埋葬處石灰岩紀念碑和紀念亭。1942年5月25日,左權在指揮後勤人員突圍時,不幸被敵炮彈擊中以身殉國,時年37歲。

No3. 大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大同煤礦煤峪口礦建新街1號

概述:遺址紀念館佔地33.7萬平方米,主景區面積25萬平方米。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者佔領大同煤礦後,大批被摧殘致死和奄奄一息的礦工被扔到荒山野灘或廢棄礦井中,該礦區形成了20多處白骨累累的“萬人坑”,座落在煤峪口南溝的“萬人坑”是國內保存較為完整和規模較大的一處。日本佔領煤礦8年間造成6萬名礦工喪失生命。遺址紀念館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二戰期間在大同煤礦犯下的滔天罪行。

2.靈丘縣平型關大捷遺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臺鄉

概述:遺址位於縣城西南30公里的蔡家峪、小寨、喬溝、白崖臺、關溝一帶,包括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紀念碑、將帥廣場、主戰場喬溝、老爺廟爭奪戰遺址和115師指揮所舊址、烽火臺等13個景點。為配合第二戰區國民黨軍隊防守平型關,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喬溝及其東、西兩側伏擊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後續部隊及輜重車隊,經過6個多小時殊死血戰,殲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及其它軍用物資,取得八路軍出師抗日的首戰大捷,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3.平型關烈士陵園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縣城東新華街路

概述:原名為“靈丘縣烈士陵園”,始建於1962年7月。全園總佔地面積60畝,有烈士紀念館、烈士塔、紀念碑、烈士墳塋等主要建築,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有主墓區和附墓區,主墓區的24座墓丘安放著平型關戰役犧牲的八路軍戰士及同時期犧牲的抗日烈士遺骨566位。附墓區安放著修建京原鐵路時犧牲的74位解放軍戰士遺體。陵園東墓區安葬著為修建京原鐵路、靈丘空軍機場而犧牲的烈士86位。紀念堂內牌位上敬錄著在各個歷史時期參軍、參戰或從事黨政工作的1002位靈丘籍烈士。

No4. 忻州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 五臺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金崗庫村

概述:紀念館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的基礎上建成於2003年11月7日。司令部舊址在金崗庫村之西南,坐西朝東,居於山腳,全院面積720平方米,共有30間磚瓦房屋,分內外兩院。1937年11月晉察冀軍區在五臺縣成立,聶榮臻司令員兼政委。1938年3月8日聶榮臻司令員率軍區指揮機關進駐金崗庫,司令部就設在這所院子裡,同年秋離開,在此約半年時間。晉察冀軍區是我黨、我軍抗戰初期深入敵後創建的第一個最前線的軍事指揮機關,它在整個抗日戰爭史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徐向前故居和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冶鎮永安村

概述:故居始建於清道光初年,1990年進行了修繕,為典型的晉北四合院建築層,一進兩院,院內的三間正房為閣樓式建築,兩側是配房,佔地面積216平方米。徐向前(‪1901-1990‬),徐向前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3.代縣雁門關伏擊戰遺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鄉太和嶺村

概述:遺址位於代縣雁門關鄉太和嶺村西北約5000米的石牆溝南,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200米,現留被炸燬的大橋墩。1937年10月,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雁門關的兩次伏擊戰共殲日軍約500人,擊毀汽車數十輛,一度截斷了繁峙至忻口間的交通,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隊與日軍正面對陣的忻口戰役。2005年代縣人民政府立紀念碑。毛澤東在《抗曰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

4.夜襲陽明堡機場遺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陽明堡鎮

概述:機場遺址位於陽明堡火車站西南,位於幾個村落之間,佔地兩千多畝,原為閻錫山初建,1937年9月日軍佔領後搶修擴建,成為日軍攻擊忻口的前線機場。1937年10月中旬,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以速戰速決的手段夜襲陽明堡機場,殲滅日軍100餘人,毀傷飛機24架。陽明堡戰鬥削弱了日軍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國民黨軍與日軍展開的忻口會戰。

No5. 呂梁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劉胡蘭村

概述:紀念館建於1956年,後兩次擴建。館舍坐北向南。館前廣場的紀念碑上刻著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烈士墓前聳立著漢白玉烈士石雕像。館內還有烈士生平事蹟陳列室、烈士被捕處、斥敵處、就義處等。劉胡蘭(1932—194),優秀共產黨員,10歲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在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15歲英勇就義。

2.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興縣東會鄉莊上村

概述:紀念館是為紀念王若飛、秦邦憲等空難烈士而建的紀念館,始建於1960年,建築面積378.7平方米,佔地面積1730平方米,整個建築坐北向南,陳列有烈士遺物、遇難飛機殘片等文物。1946年4月8日,出席重慶國共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又名博古)為了向中共中央彙報請示,與新四軍軍長葉挺、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鄧發等冒著惡劣天氣飛返延安,當日下午,飛機在興縣的黑茶山遇濃霧失事,機上人員全部罹難。

3.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興縣蔡家崖鄉蔡家崖村

概述:館址即原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這裡曾是晉綏開明紳士牛友蘭先生的宅院和花園。1940年2月,這裡成立了晉西北行政公署,後改名為“晉綏邊區行政公署”。1942年,晉綏軍區司令部暨120師師部移駐此院,同時成立了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從此,蔡家崖成為當時晉綏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晉綏黨政軍主要領導人賀龍、關嚮應、林楓、續範亭、周士弟、李井泉等同志長期生活和戰鬥在這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也先後移居這裡。

4.臨縣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臨縣三交鎮雙塔村

概述:中央後委機關舊址包括中央外事組舊址、作戰部舊址、中央書記特別會計室舊址與鄧穎超舊居、楊尚昆舊居、葉劍英舊居、糧草院舊址等共7處院落。1947年,蔣介石集中兵力重點進攻陝甘寧邊區,中央決定把中央和軍委機關一分為三。4月11日,中共中央決定由葉劍英、楊尚昆、李維漢、李克農組成中央後方委員會,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大部分機關轉移到晉西北的臨縣地區,組成中央後方委員會,負責中央同各解放區的聯繫,統籌後方工作。

5.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

概述:舊址為窯洞形制,兩個院落,有習仲勳、馬明方、馬文瑞等領導人舊居。中共中央西北局1947年8月到10月曾駐紮於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在短短兩個月時間,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勳與他的戰友們在晉綏各界和臨縣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出色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統籌陝甘寧、晉綏兩區後方工作,支援西北戰場的神聖使命。

6.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舊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林家坪鎮沙垣村

概述: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舊址為清代建築,坐北面南,分為上院、下院、衛生所院、伙房院四處院落。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任命賀龍為聯防軍司令員,關嚮應為政治委員,徐向前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7年8月,國民黨進犯延安,賀龍、習仲勳率部東渡黃河進駐臨縣沙垣、南圪垛一帶,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駐沙垣村。

No6. 太原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1. 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路小北門

概述:紀念館位於1991年9月18日建成開館。舊址原為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學校,始建於1919年,是閻錫山創辦的一所專門培育全省小學教師的師範學校。後來成為繼山西省立一中之後,山西革命活動的堅強堡壘之一,是第一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山西開展革命活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基地之一。

2. 太原解放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太原市東山牛駝寨

概述:紀念館所在的牛駝寨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戰場之一。為了緬懷攻打東山四個要塞爭奪戰犧牲的烈士,1959年,太原決定在牛駝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園,之後經過四次大的擴建修葺,在烈士陵園基礎上擴建太原解放紀念館,於1989年竣工落成,佔地面積245畝。分為太原解放紀念碑區、徐向前元帥銅像紀念區、解放太原展覽區、烈士陵園區、雙擁展覽館五部分。

3. 高君宇故居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太原市婁煩縣靜遊鎮嶺底村

概述:故居始建於清咸豐年間,以窯洞為主,灰磚青瓦,典型的晉西北民居風格。由六座院落組成,佔地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是高君宇同志誕生地和16歲前生活和學習的地方。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靜樂人。五四運動時為北京大學學生會負責人,1920年與鄧中夏共同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三屆中央委員,1925年在北京病逝

4.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太原市文瀛公園內文瀛湖南側

概述:紀念館佔地面積6866平方米,建築面積5656平方米。館內設有彭真、高君宇、賀昌生平業績陳列和中國共產黨山西曆史陳列等永久性展廳。這裡原是清朝山西貢院,1913年更名為山西省立第一中學校,是中共早期黨員、山西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高君宇、賀昌、彭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讀與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1925年,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省立一中成為太原革命活動的中心。

5.雙塔陵園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太原市迎澤區雙塔南巷甲字8號

概述:陵園是太原市東南的制高點,1949年解放太原戰役中,解放軍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攻克了雙塔寺附近的閻錫山守軍,打開了解放太原的門戶。1954年為了紀念解放太原烈士在雙塔寺南側修建雙塔烈士陵園。陵園佔地面積360多畝,坐東朝西,在主軸線上有133級臺階。主墓區是解放太原烈士墓區。陵區主建築有並立三座紀念廳,正廳二層仿歇山式建築為骨灰室,北廳是“高君宇烈士紀念展覽”,南廳是“革命烈士事蹟陳列室”。

No7. 陽泉市獅腦山百團大戰遺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獅腦山風景區

概述:遺址位於陽泉市西南的獅腦山頂,建成於1987年6月30日,整個建築群佔地25畝,主要建築物有百團大戰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名錄牆等。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為了粉碎日本侵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出動105個團約40萬兵力,在華北戰場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破擊戰,史稱“百團大戰”。獅腦山上打響了“百團大戰”第一槍。

No8. 呂梁市石樓縣紅軍東征紀念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東征大街

概述:紀念館依山而建,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主體建築1100平方米,分展廳與紀念碑兩部分,整體建築氣勢恢弘,造型優美,1996年5月正式對外開館。是為了紀念1936年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東渡黃河,建立抗日山西根據地的歷史業績而立。

No9. 晉中市昔陽縣大寨展覽館及長治市平順西溝展覽館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昔陽 大寨村/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

概述:大寨展覽館位於昔陽縣大寨村,展覽館始建於1971年,現館是在1996年基礎上於2011年4月改擴建完成的,總建築面積2480平方米。大寨村地處太行山腹地,由於長期風蝕水切,形成了七溝八梁一面坡的地形地貌。經過幾代大寨人的艱辛改造,現在的大寨已成為一個優美的公園山村和農業旅遊區。

國家公佈認定:山西9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晉大地的硝煙與華章

西溝展覽館位於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始建於1968年,2005年擴建並重新布展,現展館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系統地展示了著名全國勞模李順達、申紀蘭帶領西溝人民艱苦奮鬥、建設山區,積極探索中國農村、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光輝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