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俗語“豬肉提價,豆腐也貴

”。

的確,過去半年,豬肉價格上漲,豆腐也跟著漲價了!

豆子是吃夠了,想吃平價豬肉了!

這一切恐怕還得等到大豆點頭!

此前寫了兩篇有關大豆的文章(有興趣可以回翻),總體的觀點是偏空,但是拐點來臨恐怕需要等大豆種下去以後,在5月份左右。文章發表在豆一2009大概4500的位置,隨後一直上行到4700-4800點左右,近期又開始下跌、反彈來回震盪。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從圖表來看,有點後程乏力的味道,短期創新高後又迅速回落,而且連續出現暴漲暴跌,這往往是頂部的特徵。即使未來還能繼續上漲,自底部短期已經有了1300點的漲幅,現在也會面臨調整的壓力。因此,這時候來說一下豆一,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豆一的需求問題

豆一也就是俗稱的國產大豆,屬於非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更高,安全性高,絕大多數用來食用。前段時間有人分析豆一走勢的時候,認為豆油壓榨利潤上升從而導致豆一需求上升,這就有點扯了。

豆一的價格平時要高於豆二,即轉基因大豆,這點可以從二者以往的走勢圖對比中看出來。豆一出油率低於豆二,價格還高,誰去買豆一榨油?當然,在去年底的一段時間,豆一與豆二的價格接近,從而導致了有部分國產大豆被拉去榨油,但這種需求是暫時的,少量的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豆二主要用於榨油,但是在食用油方面,豆油的需求是相當穩定的,如下圖所示,2016-2019年度,豆油消費幾乎沒有太大增長。影響豆油的主要是供給以及替代品如菜籽油、棕櫚油等等。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在國產大豆的消費方面,專門研究的不是很多。據個人調查與分析,國產大豆的消費主要是豆製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豆腐、豆漿、以及其他生鮮豆製品為主,一種是以零食為代表的的加工類豆製成品。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個人看來,影響國產的大豆需求的主要是豬肉價格的上漲以及疫情。因為豬肉價格的上漲會導致人們對替代的豆製品消費增加,農村更有俗語“豬肉提價,豆腐也貴”的說法(此部分為邏輯推演,沒有數據支撐,僅供參考),同時,豬肉和豆類同食造成腹脹、氣壅、氣滯,二者有點相剋。其次是疫情導致外出消費減少,零食消費增加,豆製品消費需求上升。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從上圖可以看出,豆一的啟動是在豬肉達到高點以後的2個月,說明豬肉價格的上漲的確對國產大豆的消費起到了促進作用。

另外,在國家收儲的部分也對國產大豆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支撐。但直到3月份,受到疫情影響,國產大豆收儲比往年也要更低一些。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豆一的供給問題

供給層面,有人認為大豆的交割規則的改變導致可供交割的大豆減少,從而導致大豆價格上升,這也是站不住腳的,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絕不是趨勢性的因素。因為雖然大豆的交割品質提高了,但是不滿足條件的大豆依然可以貼水交割,也就是降價交割並非沒有大豆可供交割

還有人認為,疫情導致外國進口大豆受阻,所以影響國內的大豆供給,這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如果國外大豆受阻,那麼首先應該受到影響的是豆二,然後才是豆一,至少二者價格應該同步上漲,可是我們看到的是2020年以來豆二價格持續在低位,且近期還在持續下跌,與豆一形成了鮮明對比。當然,也會影響到目前現貨的價格。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疫情對國產大豆供給的影響,恐怕還在於疫情期間,國內物流的阻礙以及經貿活動的阻礙使得導致國產大豆供給的偏緊。當然,這也只能是一部分原因而已,隨著國內復工的增加,會逐步減少。特別是近期黑龍江疫情再度嚴峻起來,對大豆供給有一定的影響。

在生產方面,中國大豆近些年一直在增產,而且國家還出臺補貼政策,四川今年每畝補貼150元,有的地方200元,按照畝產400斤來算,5畝一噸,即補貼750-1000元不等,極大提高生產大豆生產積極性。2019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68萬畝,全國計劃2020年增加到1.4億畝,而2019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還不足1億畝,也就是說,未來大豆生產供給充足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豬肉郎,看你的了!

綜合來看,目前影響大豆未來價格的有幾個因素:

1 )進口大豆:雖然進口大豆不主要用於食用,但大量進口到港,必然帶來豆二價格的大幅下跌,目前已經部分反映,進而會導致豆粕價值下降,豆一價格承壓,目前的消息是這批3月份的大豆有望在4月底到港,但這不是影響豆一價格的主要因素;

2)疫情:長期來看,國內特別是東北疫情帶來的價格支撐遲早會解決,時間長短問題,關鍵在於拐點。目前俄羅斯還在上升期,可能短期還會受到影響,至少得到5月份會有所改善;另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帶來消費需求的降低,而且這種影響目前正在慢慢蔓延,對經濟形成衝擊,而這個衝擊才剛剛開始,也就是疫情對豆製品需求的降低才剛剛開始,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3)豬肉

:豬肉價格的下跌會導致豆製品需求的降低,這是非常關鍵的部分。那麼什麼時候豬肉價格能下降呢?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豬肉一個週期往往是4年,其中上漲週期往往佔據時間週期在40-50%之間,也就是不足兩年,而此輪豬肉週期自2018年7月開始以來,已經過去了近21個月。

告別高價豬肉!還需要國產大豆點頭!

個人判斷此次不需要2年之久,因為價格上漲的太高,大大刺激了商家投產的積極性,供給能夠更快的趕上。而且,前面生豬的價格走勢也顯示目前豬肉價格自2月已經出現下跌

,但是目前價格下跌的還不夠多,不足以刺激國產大豆消費的減少(豆子吃多了也會膩)。

所以,目前我們需要等待豬肉價格的下跌!

時間點上,我個人建議在5-6月份

一,疫情好轉,物流等供給層面會改善;

二,大部分大豆已經種植下去,期貨價格對種植意願影響降低;

三,豬肉價格有望在5-6月份加速下跌,這裡豆粕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因為豬肉的供給增加意味著對豆粕的需求會大幅上升,從而導致豆粕價格上漲。因此,豆粕企穩,且豬肉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