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動議、擱置、再出發,起底閩粵聯網工程

全文5925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email protected]

文 | eo記者 姜黎

從“七五”到“十三五”規劃,閩粵聯網工程終於在2020年收穫了一份新的時間表。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2020年特高壓及重點電網項目前期工作計劃,閩粵聯網工程由國網福建電力牽頭,2020年5月計劃完成合資公司成立事宜;國網發展部牽頭,華東分部、國網福建電力配合,2020年8月獲得核准。

而在此之前,該項目已有實質性進展。2020年1月17日,廣東省梅州市自然資源局官網對500千伏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辦理選址意見書進行批前公示。

據eo瞭解,至少從“七五”醞釀西電東送開始,有關推進福建和廣東電網互聯的設想就已經展開討論。2016年,閩粵電網聯網工程被列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開始逐漸推進。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伊始,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國為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使出渾身解數,全力推進電力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被賦予了超越行業的意義。

國家電網將年內需推進的特高壓及重點電網項目分為特高壓項目、提升特高壓通道效率效益項目和330千伏及以上電網項目三類,閩粵聯網項目就屬於第二類。

項目從動議到推進的數十年間,電力工業格局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福建、廣東兩省的電力供需關係也在不斷髮展之中,期間擱置又重啟,串起了一段省間電力互濟的微縮史。

西電東送備選方案

閩粵聯網是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之間的第二條互聯通道,目前其定位並非送受電幹線,而是互補餘缺、互為備用和緊急事故支援。連接福建、廣東兩省電網的最早動議可以追溯到西電東送戰略醞釀之時。

2000年,原國家計委主持召開了西電東送發展戰略研討會,並向國務院提出加快西電東送工程建設的建議,獲國務院同意。同年,貴州、雲南的第一批西電東送電力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我國西電東送工程全面啟動。

西電東送有三條通道,北通道是從陝晉蒙能源金三角輸往京津地區,目前包括從新疆、河西走廊、寧夏向華北、華中、華東送電;中通道是從三峽輸往華東地區,現在又加上了將金沙江和川渝水電輸往華東電網;南通道是從雲南、貴州將主要為水電的電力輸往珠江三角洲。

其中,解決南部省份廣東的缺電問題是西電東送的一大任務。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生前回憶,2000年8月初在北戴河舉行的中央辦公會上,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李長春同志帶去的一個重大議題就是要求中央批准在“十五”期間廣東省新建1000萬千瓦機組。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建議在貴州、雲南建設1000萬千瓦發電機組,以水電為主,然後將電送往廣東省,這樣可以一舉兩得,既滿足廣東省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又為西南部的經濟落後省份找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但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之後,還是有相當缺口,因此,三峽向廣東送電300萬千瓦至關重要,這樣就有了從三峽到廣東的三廣±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第一條是2002年4月動工、2004年6月投運的三廣(三峽—廣東,±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原電力部副部長姚振炎同志曾提出,將川渝電網與雲貴連接起來,既可解決二灘電力消納問題,也可增加對廣東的送電。但是後來在論證過程中,由於從四川連接雲貴的輸電線路建設也有諸多困難,最後還是放棄了該方案。

此外,還設想過將福建電網和廣東電網相連,將福建省內多餘的電力送往廣東。

回顧西電東送工程的決策和實施時,張國寶曾對媒體表達過閩粵電網分割不合理、應順應兩個沿海省份經濟發展速度聯網的意見。

原國家電力公司戰略規劃部、動力經濟研究中心在《2000年全國電力市場分析》一文中指出,2000年全年GDP增長預計將達到8.1%左右(實際GDP增長率8.49%)。其中福建電網有一定富餘,海南電網電力裝機過剩較多,廣東電網電力供需緊張。據當時的測算,“九五”前四年福建裝機增速為10.4%,用電增速為7.6%;廣東分別為7.2%、8.0%。單從供需來看,兩者具有一定互補性。

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李榮敏曾發表論文提到,“十五”期間,廣東省全社會用電量將繼續保持高度增長,抓住廣東“十五”期間缺電的機遇,實施與廣東聯網工程,向外拓展電力市場,參與廣東電力市場競爭,可以解決福建近期電量相對過剩的問題。

張國寶曾透露,“對於廣東、福建電網聯網,福建省當時很積極,但廣東省由於仍想著在自己省內建設發電廠,對兩省聯網不太積極,直至今天也未能實施,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擱淺“十二五”

兩大省網聯網的想法擱置了數年,直到“十二五”時期,似乎看到了重啟的曙光。

2009年6月10日,時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黃龍雲晚上在廣西南寧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福建省副省長葉雙瑜,雙方就加快推進廣東電網與福建電網聯網前期工作有關事宜進行了會談。

當時媒體報道,時任福建省政府副秘書長林昌叢、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林英,福建和廣東省發改委、經貿委以及南方電網公司、福建省電力公司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談,“雙方對於加快推進閩粵電網聯網工程形成了廣泛的共識”。

在兩省主要領導會面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將福建與廣東電網聯網工程列為重點前期項目,並彙報要求國家發改委牽頭推進項目。根據當時的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兩省政府、兩大電網公司等八個單位正形成合力推進閩粵電網工程,力爭2010年開工建設。

據eo瞭解,“十二五”期間,在福建方面的推動下,閩粵聯網工程有了初步方案。

翻閱福建省“十二五”能源規劃,可以找到這樣的表述:電源點佈局與負荷分佈不協調,北電南送容量呈現擴大趨勢,電網面臨極大的送電壓力;與省外電網聯繫亟待加強。

根據規劃,到2015年,福建電力總裝機容量要達到5200萬千瓦,新增裝機1720萬千瓦;電網要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推進與周邊電網聯網;全社會用電量從2010年的1315億千瓦時增加到2015年的22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

但是,在2013年9月發佈的廣東“十二五”能源規劃中則難以找到與周邊電網聯網相關的文字。

廣東判斷,“十二五”是廣東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時期,能源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但一次能源資源匱乏,對外依存度高,能源供應容易受到運力緊張、價格波動和極端氣候等因素影響。電源方面,特別提出“合理增加接收西電,爭取西電送粵電力增加1300萬千瓦,其中雲南1000萬千瓦,貴州300萬千瓦,同時,在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穩步發展核電,進一步優化火電發展佈局和結構;電網方面則集中推動省內500千伏骨幹網絡、220千伏及以下輸配電網和西電東送通道的建設。

不過,2014年9月,福建能源監管辦向福建省政府遞交《關於福建省2014年上半年電力運行情況回顧及下半年形勢分析與對策建議的報告》。當時,福建能監辦相關人士指出,經過大量工作和艱苦努力,促使閩粵電網聯網工程進入項目可研階段是上半年能監辦的工作突破之一。

這個時候,全國電力供需的寬鬆趨勢在福建已悄然顯現。

2014年3月,作為外送端的福建,受浙江用電需求減弱以及外送通道受限等因素的影響,上半年送華東電量僅11.6億千瓦時,同比減少60.9%。而省內沿海三地用電增長快速,內陸地區勢頭趨緩,上述報告中數據顯示,南平、三明、龍巖等內陸地區平均用電增速僅3.9%。2015年,受經濟下行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福建全省全年用電同比下降0.2%,其中工業用電下降1.5%。到了2016年需求才恢復增長,全省用電量累計達196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呈中速增長。

而《2016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廣東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尾5610.13億千瓦時,增長5.6%,低於當年全國增速。其中,工業用電量3602.65億千瓦時,增長4.5%。

廣東電力供應的主力軍之一西電也在“十二五”期間遭遇了嚴重的供過於求狀況。從2013年起,雲南棄水現象日趨嚴重,2015年在全省來水偏枯近三成、煤電利用小時數僅有1557小時及外送電量近千億千瓦時的情況下,棄水電量仍達152億千瓦時。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認為,“十二五”末期、“十三五”初期是福建最希望促成閩粵聯網的時間段,2013-2017年間福建連續投產8臺核電機組,省內消納吃力。根據2018年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浙福特高壓交流等十項典型電網工程投資成效監管報告》,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投產以來,發揮了一定的聯網功能,但輸電能力發揮不充分,這意味著外送電途徑承壓。廣東則一方面存在其他外來電消納壓力,另一方面要保本地電源消納,雙方缺乏合作動力。

2001年1月1日原國家經貿委發佈《電力工業“十五”規劃》之後,“十一五”、“十二五”電力專項規劃未見蹤影。福建一方的“單相思”也由此被擱置了下來。

納入“十三五”

2016年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外正式發佈《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這是時隔15年之後,電力主管部門再次對外公佈電力發展5年規劃。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華東地區電網將初步形成受端交流特高壓網架,開工建設閩粵聯網工程,長三角地區新增外來電力3800萬千瓦。

《規劃》發佈後僅一個月,國網福建省電力公司發展部一行就到福建能源監管辦圍繞福建省“十三五”電網發展規劃、閩粵電網聯網工程及沿海第三輸電通道建設方案的前期工作進行彙報。時任福建能源監管辦張建平專員及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彙報會。eo查閱相關消息,張建平目前已調任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局長。

據當時的官網消息,福建能源監管辦主要負責人強調,閩粵電網聯網工程已列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要從投資模式、運營模式、管理模式三個方面考慮加快前期工作,編排項目建設進度表,力爭“十三五”期間完成建設任務。

據eo瞭解,由於聯網工程牽涉到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投資模式一直難以達成共識。在早期以送受電為目標建設項目擱置的情況下,閩粵聯網的定位隨著福建、廣東兩省網源結構的發展變化,也發生了一些調整,進而引發了圍繞投資回報模式的討論。

2006年,曾有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聯合發表論文分析了聯網效益,結論包括:福建、廣東聯網有明顯的錯峰效益;有利於更大範圍競爭性電力市場的建立, 擴大電網公司和用戶的選擇範圍, 降低購電成本;聯網後, 兩省電網可在緊急事故時相互支援, 降低運行風險等等。

一位曾長期從事電網規劃的人士指出,福建和廣東兩省的電源、負荷結構相似,體量、規模也相差無幾,兩省聯網,實現省間互濟的效果並不明顯,互為餘缺備用更加“實在”。

據悉,閩粵聯網工程在廣東落點在梅州,屬於粵北地區,若通過點對網方式從福建送電至廣東,難以直接補充到廣東的負荷中心,必須經過省網內部輸送,而廣東省內從粵北送電到珠三角負荷中心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線路阻塞,該方向上可用電網資源稀缺,而第一落點所在地本身又並不缺乏電源。

“落點的選擇意味著只有當兩省其中一個出問題了,發生了緊急情況才派得上用場。”上述業內人士說。

2018年8月21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在深圳組織召開“閩粵聯網”項目推進會。國家能源局、廣東省能源局、福建省發改委、南方能源監管局、福建能源監管辦、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電規總院、中諮公司、國網經研院及我院相關人員參會。時任電力司副司長趙一農主持會議。

會上趙一農強調,有關各方應統一思想,打破壁壘,共同努力推動項目進展,並提出項目應具備適應未來市場化發展的能力。

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要在2018、2019兩年核准開工九項重點輸變電工程,合計輸電能力5700萬千瓦。這九大工程中,共有七個特高壓工程,另外兩個則是雲貴互聯通道工程和閩粵聯網工程。

工程附表中閩粵聯網的建設方案是建設直流背靠背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必要性為“加強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之間的電氣聯繫,互補餘缺、互為備用和緊急事故支援”,輸電能力200萬千瓦,預計核准開工時間為2019年。

相關媒體報道,該項目由國網和南網共同投資,擬採用直流背靠背聯網方式建設,規劃在福建境內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換流站,通過2回交流500千伏線路分別接入福建東林和廣東嘉應500千伏變電站(梅州首座500千伏變電站),途經漳州市漳浦、雲霄、平和3個縣。

以往絕大多數跨省區輸電工程都是電力輸送為主要功能,因此可按照容量+電量的模式回收投資,但對於主要功能是餘缺備用的跨省聯網工程缺乏可供參考的投資回報模式。

前述業內人士告訴eo,由於不能使用電量回收模式,閩粵聯網工程的投資最終將分攤至福建、廣東兩省的終端電價當中。但在當前電價約束趨緊、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情況下,分攤標準又成了棘手問題。

“工程資產並非平均分佈在兩省,如果按省界劃分,分攤至相應省份的電價中,雙方始終覺得不公平。”一位知情人士告訴eo。

2019年,在穩投資、特高壓重啟的背景下,閩粵聯網工程持續推進。如若參照特高壓跨省區投資,則由送受端省份均攤,閩粵聯網如何確認,還要靜待最終的結果。

雖然細節有待商榷,但供需“天平”微妙的變化使得廣東對閩粵聯網的意願似乎有所增強。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2018年到2019年間,雲南來水偏枯,加上高耗能產業西移,省內負荷上升勢頭明顯,而廣東最高負荷也屢創新高,推進氣電、海上風電等高價電源投資最終將推高省內電價,給正在進行的市場化改革帶來新的挑戰,如何繼續“穩住”西電東送成為遠期焦慮。“‘十四五’全國電力供應總體趨緊,就廣東來說,‘十四五’末期偏緊,‘十五五’的電源‘著落’不明。而福建2019年燃煤機組利用小時數已達到4700小時左右,過剩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2019年3月15日上午,閩粵聯網工程可研工作啟動會在福州召開。趙一農在會上說,閩粵聯網工程籌備已久,是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首次合作的工程,具有歷史意義,要創新性開展各項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由行政方式推動雙方合作,面臨較大的波動,尤其是當送受兩端供需出現大幅度變化,呈現極端賣方市場或者買方市場時,不僅會影響電力電量的交互,還將影響相關源網工程的規劃與投資,情急之下的選擇長遠來看未必具有最佳的經濟與環境效益。

2015年新一輪電改啟動至今,省間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其中市場化交易電量增加顯著。根據北京電力交易中心近期公佈的數據,2019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域各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交易電量208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6%;電力直接交易電量161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5%。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完成西電東送電量22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

但省間交易大部分電力電量仍然由送受端政府通過框架合同確定。多位業內人士提出,“協議”模式未來應藉著市場化的“東風”“升級”,通過合同、法律約束相關市場主體,這樣既能實現相對可預期的供應,又可為投資主體提供更確切的決策參考,降低規劃滯後需求變化的程度。

https://mp.weixin.qq.com/s/eulR3pP2CCSYjcjtixQJug

歡迎添加作者微信jennyjiangl交流,添加好友請註明供職機構及真實姓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