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人如何做職業規劃?

VenusKong


30-35歲的人應該怎麼做職場規劃。

1.慎重跳槽,由於這個年齡段,基本都成家了,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的,因此這個年齡段做任何決定都要慎重。

即使是跳槽,最好選擇跟行業,專業的關聯度高的,這樣你之前的工作才有累積,更容易取的成就。而且基本現在招聘對於行業,及公司背景都極為看重,對跨行業的人才,都持謹慎態度。

2.這個年紀,如果你還沒有到管理層,那麼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專業,工作態度,以及為人處世,為什麼不被看重。或者乾脆深挖專業,因為確實這個年齡如果還沒辦法到達管理層,後面晉升的機會也非常有限了。

3.打造副業,這個年齡隨時都有可能被裁員,面臨失業的風險,因此,要提前規劃好副業,這邊的副業最好也是跟自己專業相關聯的。另外,選擇副業最好是有重複疊加效果的,我個人不建議兼職體力活,如開滴滴之類的,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說明這個事情附加值很低。

4.拓寬自己的社交圈,以及知識面,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掙認知範圍以內的錢,因此要不斷的拓寬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找到新的機會。

5.最後總結,不要把時間過多的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如遊戲,刷劇,刷小說,未來5年後的樣子,其實是從今天開始的,加油吧!


HRM布魯斯


35歲的職場中人,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呢?職業生涯規劃(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是故,到了35歲的職場中人,工作已有一定年限,工作能力與成績也已經有所呈現,甚至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裡也有一定的水準,從事管理線的大多數應該經理層以上,從事技術線的大多數已經在工程師以上的級數,這個時候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給自己明確一個全面、具體、可導向性的職業方向。這個職業生涯規劃具體應該這樣思考:

一、一個大前提的自我思考:

1)有一個清晰的人生認知:從個人的價值、社會認知進行分析;

2)審視自己的優劣勢,如何再上一層,需要補充什麼、努力什麼;

3)夯實眼下的路:如何夯實眼下的每一步,不好高騖遠,抬頭看天,而又腳踏實地。

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組織對你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結合性:

1)首先要明白組織對你的規劃與你個人的規劃是否衝突?即發展路徑是不是同一個方向;

2)組織如何保證使你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實現的可能性,如果沒有可能,你打算怎麼辦;

3)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是自己,而不是組織。

良性的組織,都有職業生涯規劃,都有每個職場線裡的職場發展通道,只要你個人重視你自己的人生規劃,職場規劃,並持之以恆,就一定有亮麗的職場生涯。





虛谷傳聲


要想知道35歲該如何做職業規劃,就必須知道35歲你到底跟別人有什麼不同。

35歲既可以是黃金年齡,也可以是你成功的絆腳石

很多職場人士在35歲其實已經混得非常好,無非是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他們擁有很強的業務和專業能力,走了專業路線。第二,他們已經坐上了領導崗位,在管理和帶領團隊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如果你是以上兩種情況,那麼恭喜你,你往後的人生依然會很順利,因為你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在這種情況下35歲並不可怕,只是成功的開始罷了,只要你還堅持進步和提升自我,就沒有人能夠停止你的腳步。

但是另一種情況卻很危險,就是你既沒有在專業上做出成績,也沒有走上管理崗位。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35歲就是一個很尷尬的年紀,很多高科技和互聯網公司傳出的35歲職場危機就是典型的代表。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確實要開始重新考量,你的職業規劃到底該如何進行。

35歲如果一事無成,該如何做職業規劃

如果到了35歲還一事無成,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你在之前的人生中,也就是在你進入職場的前10年,肯定做錯了很多東西。

這個時候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總結問題,你到底是選錯了行業,還是選錯了公司,還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又或者是因為精力不夠集中。

要先把問題找出來,不然以後可能還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找到問題之後,下一步就是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路徑,其實職業規劃並不複雜,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有三條路可選,前兩條是選擇工作的,就是我們剛才講的,要麼你走專家路線,要麼你走管理路線,這兩條路線,只要你能優於同齡人或者從工資水平的人,你就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第3條路就是選擇創業,但現實是非常殘酷的,創業這事兒成功率可比打工掙錢要低多了。所以在選擇這條路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行業一定要選擇有發展前景的,否則在45歲甚至是40歲的時候,很有可能還要再面臨重新選擇。

另外對於這個年紀來的人來說,一定要為自己規劃一下副業,這樣做是為了規避失業的風險。任何人都不可能預測到未來到底會如何,我們只有通過分散風險,降低風險對我們的影響。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全部看法,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