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調研分析,銀行股為什麼不漲,散戶也可以這樣做!

查理芒格說40歲之前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有人說散戶對於大機構來說信息不佔優勢啊,我們不能去做調研,但其實巴菲特也不怎麼調研的,都是通過公開信息來分析的,他一輩子也沒做出過幾個投資決定,所以長期跟蹤投資信息其實就是調研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你看一家公司一年的數據和看一家公司十年的數據,肯定會有不同的認識,所以投資的功夫要下在平時你投資的公司之前。

投資調研分析,銀行股為什麼不漲,散戶也可以這樣做!

很多人都恰恰相反,投資總是不假思索的,然後都投進去之後才開始收集公司的各種數據和信息研究公司的發展,但此時你已經先入為主了,所以往往只看到好消息而利空消息已經是看不見了,對於這個習慣的投資者建議你可以先買,但最好別超過總投資的5%,這樣的心理能夠保持相對客觀,希望他好,但如果不好賣出去賠錢了,你還能接受。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保爾森基金都青睞於金融股,但金融股在國內好像是格外的冷遇,一個最賺錢的行業,卻在股市上最不賺錢,首先我們國家的銀行業比其他國家的銀行增長還是很快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官辦銀行,有良好的政府信用託底,還便宜,基本都在淨資產上下,也就是PB小於1的時候買,這比一級市場做併購似乎還便宜不少啊,還有就是不良資產問題也不大,中國銀行的資產質量在全世界上來說都是比較好的,不良率很低,撥備覆蓋率也很多,所以押注銀行股也就押注中國經濟的未來。

但這裡面要說一點銀行股為什麼它就不漲呢?因為基本都是機構的倉底貨,由於體量太大,所以如果沒有牛市的話,市場中資金肯定是不夠的,也是抬不動這些機構的,而且確實是增長太慢了,業績太穩定,研究機構也太多,所以幾乎是完全透明的業績,沒有任何的秘密可言,想製造點概念吸引散戶入場,這個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最後就是機構拿銀行股來當債券買,跌到0.7倍PB的時候就跌不動了,股息分紅率比債券收益還要高,這時買債券不如買銀行股,所以就會形成一種天然的估值底部,而買進來之後呢,大家都有一種想法,你不動我也不動,反正誰也不賣,壓箱貨誰也不會拿出去分,除非牛市來臨,散戶進場搶籌,這才會拉動銀行上漲。

投資調研分析,銀行股為什麼不漲,散戶也可以這樣做!

當然銀行不完全代表金融板塊,還有一種股票叫做非銀金融,比如保險和券商以及期貨公司等等,這些公司帶有極強的反身性,也就是說牛市的時候業績會特別的好,市盈率會特別的低,而熊市的時候呢,股價是越跌市盈率反而是越高,但它們的股價波動要活躍得多,牛市的時候最先上漲的就是非銀金融的保險和券商,而到了牛市頂點,最後瘋狂的還是他,只是驅動力不一樣了,一開始呢,大家都覺得跌無可跌了,而到了末期大家都覺得未來的業績充滿樂觀過度的樂觀了。

舉例興業銀行,2008年的時候股價28塊錢每股盈利是兩塊兩毛八,市盈率是12.3倍,市淨率是2.5倍,覺得這已經是極具投資價值了,於是就從這裡開始往下買,一路加倉,銀行一直跌到了11.47元,跌幅高達51%,虧慘了,跌到最後市盈率只有5倍市淨率只有1.1倍,但它的成本也縮小到了19塊錢,最後2008年興業銀行的股息是0.45元,股息分紅率高達百分之3.6,股價也從2009年回到了40塊錢以上,從虧一半到最後賺一倍。

投資調研分析,銀行股為什麼不漲,散戶也可以這樣做!

所以說明的就是越是到恐慌的時候,往往越是買入銀行好時機,因為他們遲早會漲回來的,買銀行是不怕跌的,就怕買貴,千萬彆著急,一旦跌跌不休就是你買入的好時機,一個低點的標準就是工農中建交這樣的五大行0.7倍的PB,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這樣的大的商業銀行7倍在淨資產附近買就好,最好別超過1.2倍的PB,剛剛的例子從2.5倍就開始往下買了,還是有點出手太早了,到最後還是堅持住了,估計要是普通的投資者跌了一半下去,肯定得懷疑人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