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區域總體規劃,打造亞洲新中心!

【提要】上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航運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將逐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規模預測全市實際居住人口為1600萬左右,其中非農人口1360萬,城市化水平達到85%,全市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約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規劃人口約800萬,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外環線以內667平方米範圍。

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基本確立上海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地位。

人民廣場威海路:上海心臟

結合拆除所謂八層樓、電信大樓的外立面改建,西藏中路西側地下步行街的進一步伸展到淮海中路和黃陂路沿線13號線、金陵西路沿線14號線軌道交通的建設規劃,延伸地下步行商業體系,建設武勝路地下公交樞紐,整頓和補強廣場變電站及地下水庫;對南京西路自成都路到九江路地段,通過泰興大樓等歷史風貌區域的改建和明天廣場附近區域的舊區改造建設商務綜合體和內廊式公共開放空間,改善這一區域的整體佈局,與靜安區段南京西路有機聯繫起來;對於威海衛路沿線,通過適當拓寬黃陂路和威海衛路,與石門路地下綜合體有機組織車流轉換,形成廣場向西通向銅仁路和陝西路附近的較為完整的高級商務和居住綜合區,並打造中心區的醫療、文教活動的中心區。在延中綠地北部和二大會址附近地區,形成較大的公共活動敞開空間。

靜安寺:城市綜合核心

北起北京西路,東到石門一路,西自鎮寧路,南起鉅鹿路和長樂路。該區域以靜安寺開放公共空間和華山路——萬航渡路——愚園路為第一節點,規劃膠州路東側、北京西路北側的第一換乘樞紐綜合體(2、7換乘),在愚園路中段規劃2、11、14號線與江蘇路車站的換乘樞紐;並在對靜安寺周邊永源浜、百樂門等地塊新開發項目的沿街立面進行一體規劃,以靜安公園為核心,拆除重華新村,進行一體化地下空間規劃,建設 一個具有歷史底蘊、現代時尚的節點商務區。以上海展覽中心和上海商城到梅恆泰地區和大中裡兩側,到陝西路、江寧路和石門路兩側,綜合開發大中裡和石門二路地下空間,推進一系列公共開放空間的建設完善,促進高級商務與都市居住、會展功能的有機結合。推進鳳陽路等平行區域公共車庫和停車集疏體系建設,並建設吳江路時尚美食區和江寧路沿線到玉佛寺附近的系列風情區建設,形成雅俗共賞的社區品位和錯落有致的社區機理。對張家花園等歷史社區和建築,實施有效的整頓,提升其功能,使得該地區的人行空間層次多樣化。

淮海東湖路:迴歸高尚社區本義

是以天平路和衡山路、淮海西路、常熟路、東湖路等為核心的基於歷史風貌區的改造完善而建設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規劃對圖書館、新華分社、上海音樂學院和原跳水池用地實施原地二次翻修或開發,並翻修置換大業裡、比卡迪公寓等歷史建築地塊;拆除一批不符合社區氛圍的歷史建築,整頓街道立面和斷面,有序開發地下空間,整頓高層建築立面,增加適度宜人的公共開放空間;對花園洋房等實施置換和翻新,用於特定的會所和商務用途;對建築高度實施嚴格平衡。對老舊社區實施符合歷史脈絡的翻新和局部重建,使之迴歸高尚社區的本義。

淮海中路:國際商業街道

即對西藏南路到常熟路寶慶路的淮海中路實施一體化設計。其中,對南北高架以東段,結合太平橋和人民廣場地區定位,實施樓宇的翻新提升;對尚賢坊地塊實施類似大業裡的保護性開發,並重點補強這一地塊與1號線車站的地下連通和部分佈置內廊式公共開放空間。中段主要對石門路附近沿線實施拆遷改造,並恢復老公寓和毗連的思南路、南昌路等地區的高端居住功能。西段主要是控制開發強度,在常熟路和襄陽路到陝西南路等節點開發一批綜合性的樓宇商業項目,在復興西路等地修復典雅的社區氛圍,並整頓華亭路等平行的后街支路,適度增加公共開放空間,並利用相關空地增加停車項目的用地。這一區域除了石門路作為地下雙層蜂腰部通道外,一般不去改變路寬紅線;質量一般的老式風貌建築,則合理有序地推進其翻建,置換居住層次;同時對街道斷面的品位實施綜合整新,完善多種購物到達方式的服務功能,把淮海路打造成一條國際領先的商業街道。

北京路:商務大道

自西藏路到西康路的北京西路兩側,通過對道路的適當拓寬,取代南京西路和九江路過多的東西向交通功能,同時結合膠州路、江寧路、山海關路和鳳陽路、黃河路的二次深度開發,建設大批整體協調的甲級智能寫字樓和綜合體,使之與南京西路實現錯位定位,改善中心城區的佈局機理;同時串起大田路、新昌城、協和城等地的劇院谷、文博谷和藝術開放空間。在西段保留修復中行別業和特工總部等歷史紀念建築。

蘇州河兩岸:都市新景觀帶

規劃對白鶴到外白渡橋的蘇州河兩岸實施多元一體化規劃,使之形成都市景觀、遊憩和生態、文化等在內的多重功能。其西段,自白鶴到京滬高速鐵路橋的地段,以溫藻浜口、黃渡越河口和通波塘口、油墩港口為重點,結合商務、居住、研發、生態的綜合功能,佈置生態岸線,適度拓寬河床,開闢生態廊道,同時開發好白鶴新老河之間的會所島;在京滬高速鐵路橋到中山西路橋為中段的地段,結合西郊、長征、長風、臨空等商務區的河濱建設和居住區生態水岸開發,形成與大型綠地綠、水相連,與遊艇設施錯落佈局的都市水岸風光。在木瀆港、搓浦、蟠龍塘等的河口,結合岸線佈局,建設城市節點;這一地區在長風地塊內還將佈置一系列文化會展設施。其中,搓浦以上游還將保留一定的航運功能。下游自外白渡橋到中山西路,則以兩岸公共水岸和樓群為襯托,提高建設品位,保護歷史風貌,改善綠化、創意、校園、橋樑等節點的細部設計,形成舒展有致的天際線;在吳淞路閘橋位置設置埋藏式暗閘。

太平橋:文化時尚街區

規劃南自復興中路兩側,西到南北高架,東到西藏南路,北到太倉路,面積0.63平方公里。規劃以人工湖和一大會址為核心,對道路網絡進行改造,對地下空間實施分步綜合整體開發,保留東臺路和黃陂路兩個特色石庫門街區,在南部結合13號線和10號線換乘樞紐,開發時尚街區和文化休閒街;在西部,結合舊區改造建設高級居住區;在北部,結合與淮海中路的聯體,建設適度宜人的公共開放空間和,並圍繞超高層主體建築佈置劇院、藝術文化設施和高端商業以及公寓、賓館等。

曹家渡:商辦居住綜合區域

利用長寧、靜安、普陀三區的66公頃綜合改造項目,綜合開發地下空間,增加地上公共活動空間,建設一個商辦和居住綜合的地區中心。

老城廂:保護傳統文脈

包括西藏南路以東、人民路和中華路以南,大興街到迎勳路和陸家浜路附近區域。其中,結合南外灘開發,推進豫園沉香閣地區和方浜路的進一步改造升級,將體現老上海民俗的傳統商業集中於四牌樓路以北、河南南路以東區域,並且與軌道交通站點實現緊密結合,在復興東路北側光啟路附近,另外佈置一個旅遊巴士和私車停車區域。整頓提升東街舊貨市場和生鮮市場,修復小東門地區歷史風貌,同時形成復興東路兩側現代時尚的居住風貌。對於老西門到大境閣和四明公所區域,在舊區改造過程中圍繞歷史文脈,增加開放空間,建設時尚街區,並建設停車和換乘樞紐區。在文廟地區和南門、陸家浜路東段區域,結合重大市政工程建設,整頓舊小區,發展文教和衛生設施,完善社區商業,建設宜居社區,並建設若干的公共開放空間,保護傳統文脈。

外灘源:歷史風貌區

秉承北改南建的方針,集中在北片進行老建築的保護和充實調整,建設巴洛克風情的街區,改善人行活動空間,開發高端商業和金融、商務功能及歷史博覽功能;在新開河和河南中路金陵東路佈置大型的地下空間,並與十六鋪和豫園地下空間相連;在東門路以北地塊上建設文化和金融綜合體;重點開發復興東路到南碼頭的沿江區域,建設董家渡地塊公共開放空間和商住混合區;對王家碼頭、薛家浜歷史遺產實施保護性開發置換,打通外馬路濱江空間,預留陸家浜東延伸實施空間;在四川南路建設與聯誼大廈隔開延安路以地下空間相通的商務綜合體,改造延東隧道風洞和自然博物館老館。通過與外灘通道的錯位佈置,擴充陳毅廣場等外灘的公共活動空間,充分利用中山東路地下空間。以金陵東路、新開河、河南中路和中華路四個樞紐站,合理佈置公共交通,控制強度,塑造宜人的中央商務歷史風貌區人行空間的功能佈局。

五東地區:城市商業經典名片

是將河南中路以西、人民路和淮海東路以北、西藏中路以東、蘇州河以南地區的傳統市級中心區,計2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結合對南京東路步行街的延伸改造、對福州路文化街的深度開發,對雲南南路美食街和金陵東路騎樓風情商貿街的整合定位,對北京東路生產資料街的轉化和中央商場附近沙市路的小吃街恢復等,對天津路、廈門路、廣東路、寧海東路、九江路、漢口路和南蘇州路的不同取向的改造,剷除劣質和陳舊建築,補強公共設施,增加宜人適度的公共開放空間,引入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增加天津路和漢口路等地的地下公共空間,結合軌道交通站點的建設,開發大世界和明珠中學等地穿越延安東路的地下通道,實現整個區域的一體化和對公共交通、車流的有效引導,禁止非機動車爭道,形成有序漸進的街道界面和宜人舒適的步行空間,成為上海作為商業城市的經典區域、名片區域。

黃浦江世博南延伸段(浦西):會展+高端居住區

其南界為浦西關港銀都路、浦東蘆恆路,北界為南浦大橋。浦西一側規劃範圍為內環線——宛平南路——龍華港——龍吳路;浦東一側為浦東南路——耀華路——濟陽路。這一區域,以世博建設為契機,以快速路網絡和軌道交通的有機結合為骨架,推進沿江企業搬遷,發展為綜合的商務、外事、會展、居住及公共建設、生態專項用地,以疏解市中心區功能,有利於城市技能提升。規劃在浦東以南碼頭到盧浦大橋之間,結合世博會主體建築佈置,合理推進會展和商業商務居住項目後續開發,整合地下空間,形成上海國際會展業的核心區;規劃在盧浦大橋到川楊河之間的區域,建設以領事機構集聚為特色的,集合標誌性商業辦公設施的浦江耀華國際商務區;在川楊河到蘆恆路之間,規劃建設東方體育中心、交通換乘樞紐和世界民居博物園等以及大片的生態專項綠地;在徐浦大橋南側的生態專項工程用地內,佈置部分總部研發區域和公共建設用地。浦西一側,則重點放在北段黃浦、盧灣區境內的南園世博地區,通過對工業遺產的置換更新,擴展公共綠地,發展換乘設施,佈置生命科學研發基地和會展博覽商務用地,呈現小組團分佈,與軌道交通密切結合。在徐彙區境內的中環線以北岸線,結合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建設,調整龍華機場用地為航空及電信產業研發區,並佈置龍華地區中心和龍耀路附近的濱江商辦居住混合用地,與浦江耀華和東方體育中心隔江呼應;南段則結合澱浦河口節點,規劃水上運動和會所、旅遊、高尚居住用地。注意譜系一側與上海南站、徐家彙副中心開發的聯動和與吳涇地區規劃的持續性,增加互聯通道,整頓區塊內已經建成的部分舊小區。

北外灘:依託航運發展高尚住宅區

北外灘區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航運服務功能核心區。他北起周家嘴路,東起大連路,西至吳淞路,結合提籃橋和外白渡橋的歷史風貌保護修整,在東長治路、東大名路沿線結合國際客運中心、提籃橋兩個地下空間綜合體,形成航運企業和航運金融總部區域和高尚居住區,並建設商業和公共空間。規劃在黃浦江沿岸形成綠化開放空間,並佈置專題博覽項目。對區塊內的已有建築,按照功能定位實施不同的處理。在匯山碼頭地塊佈置摩天輪,並限定建築高度高於外灘、低於陸家嘴。注重與北橫快速路和蘇州河沿岸快速通道的連接,與新建路通道和地下環路緊密銜接。保留公平路輪渡,服務水上旅遊。

不夜城:一體化現代商圈

北起中華新路和太陽山路,南到天潼路和長安路,東到南北高架,西至恆豐路。結合蜂腰部和北橫快速通道的建設,以及鐵路地下化、上海站北廣場綜合開發,增加公共空間,形成服務於遠程商務和綜合商業、居住的一體化現代商圈。在漢中路和長安路地塊,建設換乘樞紐和綜合地下空間,使之互相連通,克服幹道的阻隔。保留番瓜弄地塊現有建築。

海寧路商務大道及北站和田地區:舊城改造重點

自南北高架到大連路的天目東路海寧路沿線和自蘇州河到柳營路的西藏北路沿線,以及自蘇州河到花園路的河南北路和東江灣路和寶山路沿線,以及舊北站地區,通過道路系統的整頓和補強以及舊區改造,大幅度增加公共開放空間;在商務大道北側的海口路和虯江路,南側的唐山路和海拉爾路,綜合佈置結合綠地和換乘樞紐組成的停車專用道路網;保留七浦路和乍浦路的平價購物商圈,原樣修復上海北站和兩路局大樓;形成一縱兩橫道路的沿街天際線和與南北通道、四川北路交匯處的城市節點。實現對該區域陳舊社區的徹底改造,補強衛生和文化設施。

東方漁人碼頭:城市商業新地標

地塊分南、北兩塊,南塊為楊樹浦路以南、楊樹浦港以西、自來水廠以東區域,結合軌道交通18號線和沿江輕軌,建設展示表演和商業高端區域,聚焦海洋文化,體現建築創意。北塊為景寧路、昆明路等連帶改造用地,主要為擁有較多公共開放空間的時尚居住用地。

四川北路:商業文化商務街道

自花園路到蘇州河的四川北路沿線,通過增加公共活動空間,以虹口足球場樞紐綜合體為節點,維持歷史路寬,拆除改造舊區,有序推進山陰路地區歷史風貌的保護和開發,使得四川北路成為一條科技時尚和定位適中的商業文化商務街道,成為北區市民的多種選擇之一和企業的性價比駐地。

大連路:創意科技企業總部基地

大連路地區,包括周家嘴路以南、懷德路以西、大連路以東地區。其核心區為長陽路以南、楊樹浦路以北、荊州路以西區域,建設為創意和科技企業的總部集聚區,並佈置大型公共開放空間,配適高尚居住用地和公共設施;在楊樹浦路沿江建設換乘樞紐和水門式地標建築,保護楊樹浦自來水廠歷史建築,保留功能的基礎上加以改造。

徐家彙:是中心,不是副中心

通過華山路地下快速路、肇嘉浜路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建設徐家彙中心項目,並提升已有的商業項目;搬遷上海電影製片廠,建設公共開放空間和電影博覽園區,整頓天鑰橋市級體育中心,開發旅遊集散中心項目;加強與濱江地區的道路體系連通建設。

上海南站:濱江商務區

規劃結合南站的功能定位,開發集散性質的、服務於浙江省在滬企業機構的商務區,並配適延伸到上海植物園的公共開放空間,東側與濱江地區開發進行聯動。

法華中山:保護歷史風貌

是指新華路沿線、中山公園和東華大學以及交通大學周邊等用地範圍,實施拆除老舊社區,充實調整住宅和商辦設施佈局,佈置和強化若干重要的文化設施,保護整體的歷史風貌,實施公共空間的敞開化,並結合地下道路和軌道交通建設有序利用地下空間,置換提升居住層次。

真如長風:服務長三角

該區域是中心城輻射長三角、集聚商務資源、疏散中心城公共活動功能的重要區域。結合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上海西站地下鐵路樞紐,形成滬寧發展軸起始段的集散中心,並在銅川路、曹楊路軸線佈置商務活動中心區和西區文化娛樂中心區、開放公共活動區。通過對長風工業區的改造,沿蘇州河形成開放公共空間,補強醫療衛生和基礎教育用地,合理配系商務和會展、文博功能。兩個地區都將進行體系先進、綜合高效的地下環路、步行街、人流輸送系統等地下空間綜合開發。

虹橋:涉外商務一體化

是對遵義路和內環線以西,雙流路以東,長寧路和婁山關路以南,凱橋綠地以北以及古北新區三期地塊的用地,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和天山路沿線改造,實施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和路網補強,在2、15、10號線工字形網絡下建設一批涉外國際機構駐華總部和精品高端商業設施,以及古北新區辦公、步行街綜合配套項目。同時考慮到天山路和仙霞路下穿虹橋機場,對剃C萬源路以東,錦江樂園以西的區域,佔地680畝,考慮與滬杭鐵路地下化餘量土地,結合1號線與16號線的換乘節點建設和蓮花路的擴建,帶動張暮村地塊改建,合理開發地下空間,建設以百聯南方、新都會等項目和總部研發、商務街區等公共空間組合、水景生態綠地有機排列的地區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長征:輻射江蘇省的生活港和企業基地

該區域在中環線兩側銅川路以南以及建德花園至金沙江路之間的區域內佈置。結合軌道交通體系,建設以多個功能園區和購物中心為一體的輻射江蘇省的生活港,以及中小企業總部基地。

桃浦:國際摩爾物流城

該區域通過對居住、物流、公共建設和生態用地的合理佈局,結合軌道交通,組合物流綜合產業和地區性質的商業。

彭浦大寧:市北中心

北起場中路,東起俞涇浦,南起延長路,西自滬太路和龍珠港。該區域內,結合軌道交通換乘樞紐和環大寧綠地的上海多媒體谷、彭浦汽車大道和大寧國際商業中心、市北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和萬榮軟件園區、共和國際商城等開發,整合運城路和寶興路等的社區商業,合理闢通完善道路網絡。為江楊和田通道和光新靈石通道建設闢出空間,加強其與真如、五角場等的縱向聯繫;增強廣中路到大連路的通行能力,闢通經過南北通道到陸家嘴地區的道路。

平涼黃興:空間再改造

重點是結合二鋼地塊搬遷和松潘路舊區、方子橋舊區和江浦公園周邊區域的改造,立足對平涼路地區中心的深度開發,提升東宮附近地區氛圍,增加二鋼地塊公共開放空間和綠地,改造鳳南和唐家塔地塊為居住和東區專業貿易用地。規劃結合楊樹浦港沿線開發,增加水面,整頓路網,更新楊浦區級的體育、少兒、文化等設施。這一地塊不建超高層建築,但應提高居住和商業用地的密度,街道斷面和沿線天際線、人行空間都應有較大改善。

江灣五角場:居住、商務、科技創新總部聚集區

規劃範圍為國定路、國和路、殷高路圍合區域,其重點為10號線和17號線的三站區間,自五角場環島到淞滬路兩側及鐵獅門地塊。南塊結合環島,佈置商業區域。特別針對停車位不足的情況,在國和路口布置大型地下和地上結合的公共車庫;利用江灣體育場附近地下空間,建設步行體系,在創智天地、閘殷村地塊和鐵獅門地塊(虯江以北),建設地下環路系統,形成居住、商務、科技創新總部集聚區,與附近的高校和新江灣城生態科教居住綜合區相結合。該區域服務於中心城東北地區,並以科技商務為主要特色。

上海浦東總體規劃

陸家嘴:“一道三區金鑲邊”

立足於建設有國家級、輻射全世界能力的金融產業核心區和浦東新區的標誌性區域,貫徹“一道三區金鑲邊”的規劃原則,調整提升擴展整合現有用地佈局。

整個區域需要配適和增強越江交通、地下空間、軌道交通和過境快速道路體系的佈局;其中,對東昌路以北、浦東南路以西的陸家嘴中心區,擴張東昌路沿線地塊為摩天大樓後備區,並結合中心綠地的二次開發和上海中心、高寶大廈的用地佈局,結合軌道交通樞紐,建設連通外灘和北外灘的人行交通傳送系統。整頓早期部分樓宇的外立面,整頓步行體系和公交換乘設施,在世紀大道南北兩側各自形成一個地下環路停車網絡;樓宇之間增加連廊,提高綠化和道路斷面的佈置品位。

改造濱江大道,使之形成休閒、停車、防汛、綠化的一體功能。針對金融城發展的後備用地,將福山路以西的梅園、嶗山、乳山新村地塊拆除,對少量高層實施整頓整合,結合16號線和2號線、9號線、14號線等軌道交通車站,以及上海船廠地塊沿江開發,增強東方醫院功能,建設金融機構總部和公共廣場、財經傳媒集聚區,沿世紀大道、浦東大道、東方路形成建築立面的一體化,合理佈局建築高度和商業配套,綜合開發先進的地下空間體系。針對金融交易平臺和企業總部用地需求,在開發東方路世紀大都會結點以外,拆除竹南和燕喬用地,補強陸家嘴軟件園區和竹園地區的地下空間體系,建設中國金融交易廣場和國家金融監管駐滬機構項目。

在浦東行政中心地塊,結合9號線、18號線、16號線的佈局,建設塘東總部園區,以及10號地塊的上海國際藝術文化中心,完善世紀廣場區域的地下環路和商業、創意休閒、張家浜水岸步行體系,開發外圍三個站點的地下空間一體化體系。針對東方路到洋涇港和張楊路到南浦大橋之間的沿江用地佈局,建設敞開、有效的高尚居住和部分商業休閒用地,並與保留建築形成有效過渡;保留民生路糧庫用地和北洋涇碼頭倉庫,改建為歷史博覽和創意休閒區域。注重與浦東南路、浦東大道沿線的協調定位。

在洋涇地區開發涇南、海事大學、東鎮和楊浦大橋匝道地塊,開發匝道和海事大學地塊的地下空間體系,形成與陸家嘴定位互補的總部和商業、居住綜合區;在塘橋地區完善寧陽路到浦建路的地區中心規劃,開發寧陽路到塘橋站的地下空間。在花木地區,結合龍陽路大型換乘樞紐、國際博覽中心的建設,改造龍溝和滬南路王家浜沿線地塊,補強居住和商務綜合功能,形成特色服務業集聚區,並開發地下空間。

黃浦江世博南延伸段:上海未來城市中心

其南界為浦西關港銀都路、浦東蘆恆路,北界為南浦大橋。浦西一側規劃範圍為內環線——宛平南路——龍華港——龍吳路;浦東一側為浦東南路——耀華路——濟陽路。

這一區域,以世博建設為契機,以快速路網絡和軌道交通的有機結合為骨架,推進沿江企業搬遷,發展為綜合的商務、外事、會展、居住及公共建設、生態專項用地,以疏解市中心區功能,有利於城市技能提升。

規劃在浦東以南碼頭到盧浦大橋之間,結合世博會主體建築佈置,合理推進會展和商業商務居住項目後續開發,整合地下空間,形成上海國際會展業的核心區;規劃在盧浦大橋到川楊河之間的區域,建設以領事機構集聚為特色的,集合標誌性商業辦公設施的浦江耀華國際商務區;在川楊河到蘆恆路之間,規劃建設東方體育中心、交通換乘樞紐和世界民居博物園等以及大片的生態專項綠地;在徐浦大橋南側的生態專項工程用地內,佈置部分總部研發區域和公共建設用地。

浦西一側,則重點放在北段黃浦、盧灣區境內的南園世博地區,通過對工業遺產的置換更新,擴展公共綠地,發展換乘設施,佈置生命科學研發基地和會展博覽商務用地,呈現小組團分佈,與軌道交通密切結合。

在徐彙區境內的中環線以北岸線,結合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建設,調整龍華機場用地為航空及電信產業研發區,並佈置龍華地區中心和龍耀路附近的濱江商辦居住混合用地,與浦江耀華和東方體育中心隔江呼應;南段則結合澱浦河口節點,規劃水上運動和會所、旅遊、高尚居住用地。注意譜系一側與上海南站、徐家彙副中心開發的聯動和與吳涇地區規劃的持續性,增加互聯通道,整頓區塊內已經建成的部分舊小區。

金橋南區及華夏旅遊區:綜合功能區

包括龍東大道以南、華東路以東、浦東運河以西、川楊河以北,以及華夏東路以北、成山路延長線以南到三甲港附近區域。

金橋南區西北片通過部分劣勢企業的用地置換,轉為經濟適用房用地;在上川路以東的地塊則整合為科研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高科東路以南作為都市工業和園區配套用地以及交通擁地。

三甲港地區和川楊河東段兩岸則著力生態工程建設,完善海濱旅遊休閒居住等功能,保留漁港功能。

張江:功能拓展一體化整合

對已經基本建成的川楊河以北區域進行提升充實,對華夏中路到川楊河之間的區域實施重點開發,對申江路和唐鎮、合慶地區境內的後臺配套產業園區進行有機整合。

其中,對早期開發的西北片區 進行結合軌道交通建設的配套補強和研發設施置換;對金張路沿線的醫藥工業區進行合理的置換搬遷;對服務園區的物流用地和集電、生物醫藥用地和光源工程等實施一次性高標準配套。在保護錢萬隆醬園等老街風貌的基礎上,整頓改建張江老鎮,補強鎮區的商業和公共交通設施,提高鎮區東部的後續開發強度,形成城市景觀。

將張江鎮工業園區改建為園區中小企業孵化基地;開發張江中區和中科院浦東園區,前者為張江功能區的核心區,將全面進行先進的地下空間開發,並集聚時尚休閒、科技商務和商業文化設施;十村基地建設大型動遷住宅基地安置村民。

針對呂家浜、馬家浜、川楊河、四灶港、長浜沿線,實施生態專項工程。預留外環線到華夏中路之間的南區,繼續在紅線內開發孫橋社區和短期保留部分工業項目、農業園區,長期規劃要考慮生態專項工程和磁懸浮線隔離帶的需要,實施綜合平衡,開發總部經濟和低密度居住、科研中試等綜合區。

御橋:浦東核心居住產業功能區

為川楊河以南、浦東新區邊界以北、羅山路以西、錦繡路和三林鎮邊界以東區域。

規劃完善陳橋、御橋大型居住區的商業配套,結合軌道交通和民生路快速通道建設、中環線工程,合理佈置交通導向。

對北蔡鎮工業園區用地實施合理的引導置換,改建為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提高開發強度;在長征村地塊,加大實訓基地和警察用地的開發投入,打造一個工業設計集聚區;對浦東農產品批發商城用地實施合理的擴充,特別是改善流程、增大內部的休閒和餐飲娛樂等功能。

對潘橋地塊,規劃為市政建設用地和生態工程、中等密度總部研發基地;注意與南匯區邊界道路的連通和與北蔡鎮區、張江中、南區穿越羅山快速路道路的建設。

保護御界橋、一六庵等鄉土記憶。

周浦中心鎮:醫藥產業園區加電信產業園區

北起外環線,東起羅南高速公路,南起東塔高速公路,西起林海快速路。以整頓後的老鎮區和秀沿路、周浦東站軌道交通樞紐為節點,以醫藥產業園區、電信產業園區為支撐,吸引中心城的人口搬遷,注重與浦江鎮、航頭新場鎮、六灶鎮的有機組合。規劃面積為50平方公里。

唐鎮新市鎮:張江功能區副中心,下一代國際社區

東起華東路,北起張家浜,南起川楊河,西到外環線,另外包括王港社區,面積20平方公里。以香華山娛樂城、高科東路總部基地和天主堂附近的軌道交通樞紐為三個支撐點,以高級居住和農民動遷、市區人口遷移為依託,以張江銀行卡產業園區和金融信息後臺園區等為中點,建設張江功能區域的副中心。

外高橋:自貿區核心

指港城路以南、趙家溝和五洲大道以北、浦東北路以東、楊高北路以西範圍內的地區。他結合外高橋保稅區的保稅功能二次開發和生產性服務業的轉換,整合高橋老鎮,挖掘民俗文化;開發荷蘭風情新鎮;在航津路附近區域佈置大型綠地和公共敞開空間,佈置功能區行政和文化商業中心,形成中等密度的生態型城市新區;在北部結合港城路樞紐,和外高橋物流園區及其配套道路有機隔離,改善居住環境。注重與周邊區域的有機銜接,特別是到南翔的地下快速路和航津路隧道的建設;為地方經濟發展計,在高南地塊留下部分樓宇經濟用地。

曹路新市鎮:金橋功能區東片主體

西起外環線,東至海濱,南起張家浜和浦東運河、合慶鎮界,北至五洲大道,面積45平方公里。

以大學城、總部基地和市區人口外遷為依託,結合交通樞紐和濱海生態產業地帶的建設,規劃為金橋功能區域的東片主體。

川沙:迪士尼點燃區域一體化

規劃北起川楊河,東至凌空路,南至周祝公路,西至外環線和滬蘆高速公路;以浦東運河和迎賓大道形成分區,浦東運河以東,形成依託軌道交通的總部經濟和居住區;運河以西,除保留妙境路以西、三灶港以南的奧運會預留地和環東村聯動預留地外,根據現在建成區佈局實施充實調整,開發體育場和川楊河濱,置換城南工業園區為功能區公共活動中心;迎賓大道以南區域,除了保留六團和黃樓、六灶三個社區的動遷綜合預留用地外,均作為迪斯尼樂園的用地及其聯動開發項目;並注重與軌道交通和機場的道路聯繫。

南匯中北部的羅南高速公路以東、周祝公路以南區域,除了橫沔地區佈置依託周浦中心鎮的部分經濟適用房用地外,其餘地區作為發展備用地暫保持現狀。

航頭新場新市鎮:商貿加古鎮

西起林海快速路,東至羅南高速公路及宣橋社區,南至大治河,北至東塔高速公路。在航頭形成商貿集聚區,和軌道交通樞紐區;在新場形成古鎮旅遊區和畫家村等;開發和利用境內幹河沿岸,建設低密度居住區;建設航頭四高社區;依託宣橋社區,加強產業和環保導向管理,提升完善大麥灣工業園區。

祝橋及臨空地區:做空港樞紐文章

北起華夏東路,南起大治河,西起遠東大道、下鹽路、南六路和凌空路。這個區域依託浦東國際機場這個世界最大的樞紐型航空港,結合磁懸浮和軌道交通,發展物流業,合理佈局江鎮、施灣、鹽倉、黃路社區和祝橋新市鎮,形成面向川沙、惠南的門戶景觀和迪斯尼樂園、江浙地區轉運的前臺服務業佈局。地區規劃特別注意在機場跑道的南北兩側佈置特色農業保留帶,並注意合理的建築限高。

惠南中心鎮:兩港之間路上交通樞紐,上海市東南部商貿教育重鎮

北起下鹽公路,東至遠東大道,南起大治河,西沿滬蘆高速公路。規劃定位是兩港之間的陸上交通樞紐,上海市東南部的商貿和教育重鎮。規劃深化對老鎮區的改造,和東部科教居住混合區的發展;利用浦東鐵路過境段地下化,結合軌道交通,建設浦東鐵路客運樞紐,並在其周邊發展商貿區;結合民俗園區和野生動物園,佈置三灶低密度居住區;大力發展服務當地經濟的南匯工業園區。

臨港新城:國際航運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的主戰場

西起五尺溝和南匯區界,北起大治河,同時還包括奉賢四團聯動基地和大小洋山港區,面積為340平方公里。

這裡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的主戰場,規劃了自由港區、滴水湖主城區(包括文教、居住、文化休閒和商務功能)、裝備產業園區、臨港海洋產業區、老港地區的生態科技居住綜合區、四團後方物流樞紐、萬祥等四個鎮級綜合現代社區。規劃了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廊道等為骨幹的公交系統,以及貫穿全城的生態體系,著力發展貿易、物流、會展和裝備、汽車、環保、光電子、航空等製造業,也是上海今後發展先進製造業最主要的基地。

他是上海乃至全國最大的完全新建的城市,建設的規模達到了江浙地級市的主城區水平。

滴水湖主城區按照還滬天際線和十個組團功能分區的要求,在21號線樞紐站、觀海公園北側的“上海之門”商務區和三個湖中心島嶼上佈置全城的標誌性建築。老港地區建設標準看齊東灘生態城。

閔行松江總體規劃

虹橋樞紐地區

東起外環線,南起滬青平高速公路,西起嘉金高速公路,北起蘇州河,面積為70平方公里。以虹橋樞紐及鐵路地下化、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為核心,集合站前綜合區、新虹橋生態商務區為商務骨幹和中心城與西部城市帶的結合點,建設諸光路換乘樞紐;以閔北商務區、華新農副產品批發城集聚中低端產業;保留紀王地區部分都市工業。除了農民動遷基地外,僅安排諸翟、徐涇東區低級密度住宅區和華新經濟適用房基地。注意主要河道沿線的生態系統和50米限高,以及交通流的停駐與流向。

七寶莘莊顓橋地區

依託中心城和滬杭發展軸的帶動機能和虹橋樞紐的輻射效應,在閔吳鐵路以北、沙港以東、滬青平高速公路以南、外環線和4號高速公路以西的區域之間,建設和整合現有居住用地、莘莊工業區和上海航天城;建設七寶商貿旅遊、體育休閒區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莘莊交通換乘型商業區和閔行區的公共活動中心以及以水景結合佈置為特色的東吳商務區(注意地下空間開發);建設顓橋元江路總部區,調整提升北橋常青工業園區,重點整合七莘滬閔路軸線城市設計。注重對顓橋、北橋鎮老街等地塊的改造,注意合理的建築限高,注意生態綜合效應。形成上海中心城西南的亮點集聚帶。

九亭新橋一體化

整合滬松路南側居住區,結合南新鐵路地下化,打通前往顓橋、莘莊、七寶的直接道路,減輕滬杭高速公路等幹道的壓力;與4條過境的軌道交通緊密結合開發商業;推進久富、新橋都市工業園區向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轉化;完善新橋地區的高端郊區型配套設施佈局。注意建築限高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注意原農民動遷點的整合提升。

泗涇新市鎮

泗涇鎮作為松江新城與虹橋樞紐、中心城聯繫的結合部地區,結合對老鎮區的改造,適當佈置工業和總部經濟用地,在滬松路以東、老鎮以西兩地佈置經濟適用房和中心城人口外遷基地。

松泖九峰地區

重點推進國家植物園、華僑城、月湖、紫園、天坑酒店等項目及其周邊的高端居住、配套會所及論壇等設施建設;合理調整小崑山、佘山集鎮的功能;完善過境軌道交通和旅遊樞紐的佈局;適度增強廊道性的綠化。

華涇鎮

包括梅隴鎮金都路以北、老滬閔路以東區域,計11平方公里。規劃外環線以北為長橋物流基地和綜合居住用地;澱浦河口到徐浦大橋兩側規劃水上運動俱樂部和會館用地;中部規劃鎮行政和商業中心;華涇港和黃浦江沿岸規劃為生態屏障。整合現有居住區,以及關港、建華園區,發展小而強的科技產業和商貿服務業。推進宅基地改造。合理佈局建築限高,與黃浦江沿岸和吳涇地區開發相銜接;置換碼頭用地,改建為中低密度居住區。注意不過多增加龍吳路沿線的交通壓力,注重與15號線和濱江輕軌的對接,建設換乘樞紐用地。

浦江地區濱江

即黃浦江中游南段區域,立足於吳涇煤炭化工企業的搬遷,在浦西一側釋放出虹梅南路以東、銀都路以南、劍川路和紫竹園區邊界線以北的40平方公里區域的規劃能級,並建設銀都——蘆恆、金都——友誼越江快速路和虹梅快速路、濱江大道以及龍吳路雙層道路等工程,加強與浦江鎮沿浦路以西濱江的聯繫;利用濱江輕軌和16號線越江等規劃優勢,在金都路和濱江大道及與之隔江相對的浦江鎮意大利水門(江月湖軸線)、陳行路及車溝橋水門相對處,形成兩個江岸景觀的構築物組合,在浦東一側以中低密度總部經濟和居住用地為主;在浦西一側以中高密度居住和商務商業用地為主,並在櫻桃河到虹梅南路之間規劃中低密度的居住區和生態屏障。吳涇地區原有工人新村社區通過部分拆遷和部分保留整頓,改建為蘇維埃風情的市井化社區和動遷安置基地。

松江新城

包括以大學城、泰晤士小鎮、新城樞紐、行政文化景觀區為四個節點的36平方公里新城區,和二期廣富林、永豐高鐵樞紐地區的後續開發,以及10平方公里舊城區的整頓;注重與東片的新橋總部園區和車墩鎮松江保稅區的協調,並逐漸調整石湖蕩地區建設,以及預留24、25、26和1號線等軌道交通進一步實施的空間。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

馬橋森林體育城

森林體育和總部基地、高端休閒區,規劃範圍在鐵路閔吳線以北,閔行區界和沙港之間,有必要調整歸併工業用地,合理佈局農民動遷基地,大規模建設低密度住宅區和培訓、研發綜合基地。

閔行老衛星城地區

包括閔吳鐵路以南、女兒涇以東、紫竹園區以西區域。這一區域定位為機電工業和都市工業基地,以及中等居住和文教為載體的綜合社區。規劃搬遷閔行發電廠和熱電企業,整頓機電工業區的汙染源,推進技術創新,發展工業歷史博覽功能,整頓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彭渡附近和昆陽路越江工程節點的生態項目和換乘樞紐建設,擴建閔行鐵路貨場,充實整頓東川路和江川路社區商業,整合劍川路和滬閔路附近用地發展總部經濟;調整濱江功能,合理分區,實現景觀的一體化,並整頓滬閔路以東路網和區域內老住宅區。

紫竹科學園區

地處黃浦江急轉彎突出部鄒家嘴,結合閔行大學城擴建和研發基地建設、公共配套區的佈置,重點建設浦江森林半島區域。注重與軌道交通和快速幹道的分層聯繫。

青浦總體規劃

青浦新城及青浦工業園區

青浦新城建設東部公共活動中心區,西部休閒居住區和調整後的中部商貿區,為綠色水都新城;朱家角古鎮和新鎮以及大澱湖附近為特色居住和總部、研發基地;青浦工業園區主要發展支撐地方經濟的先進製造業。規劃注重與重固、白鶴、澱山湖、黃浦江上游區域的遠期聯動,注重軌道交通和城際客運的貫通換乘。東起油墩港,北至北青路,南起滬青平高速公路,面積82平方公里。工業園區公共活動中心佈置在松澤大道兩側。

趙巷商貿中心及特色居住區

南起澱浦河,北起徐橋路,東至嘉金高速,西至油墩港和北竿山,以滬青平公路為軸線。另外包括徐涇鎮規劃西北區域。該區域以趙巷超級商貿區為核心,建設大型休閒商務區;注重軌道交通的連通;注重徐涇和趙巷新市鎮的中等密度綜合區和滬青平公路以南、徐涇鎮西北區的高級低密度別墅區的建設,並在北青公路北側留下城鐵通道;聯動蘇州河沿岸的生態湖沼、低密度研發區等;和重固老鎮附近較高密度的居住區。其目的是不過分增加虹橋樞紐的壓力,以及滬青平、蘇虹高速的壓力;又能與白鶴重固附近地區的高能級規劃相銜接。規劃滬青平公路局部地下化。

澱山湖板塊

整合水上運動中心、大觀園、東方綠舟和一系列度假村資源,完善配套設施,合理佈局用地,特別是調整澱浦河的定位。

白鶴重固地區

白鶴地區包括北青公路以北、市界以東、嘉金高速和徐涇鎮西北邊界以西、嘉定區界以南;重固地區包括嘉松中路與松澤大道交叉口附近地區和趙巷鎮東部邊界以西、徐橋路和盈港路以北、油墩港以東、北青公路以南區域。白鶴地區定位為輻射長三角地區的總部經濟和生態居住區,規劃在蘇虹高速公路以南、郊環線兩側直到油墩港附近區域建設中高密度的總部經濟園區;沿滬寧高速公路南側和吳淞江濱,建設後現代風情的新市鎮,並注意調整整合白鶴鎮工業園區和保護開發白鶴鎮老區,使之融為一體。白鶴地區油墩港以東到華新鎮境內,其蘇虹高速以北區域規劃為以金沙江西路和申隆大道為軸線的中等居住區和生態隔離地帶、滬西地區體育中心等;其蘇虹高速以南區域,規劃為交通綜合用地和生態用地。重固地區定位為西部城市發展帶的核心區域,以申隆大道和松澤大道為軸線,通過一系列地下道路和對老通波塘水系湖泊的塑造,形成文化公建設施的集聚和與軌道交通的緊密結合;精耕細作地下空間的開發,注重與嘉定組合新城、青浦新城和松江新城,江浙兩省和虹橋樞紐區的直達聯繫,構成類似武漢王家墩、天津于家堡那樣的地標式天際線,合理配組商業金融、商務辦公和綜合居住用地;在地塊內安排地下化的青浦城鐵客站換乘樞紐。同時在松澤大道與嘉松中路交叉口附近安排次要換乘樞紐和與趙巷華新地區規劃緊密銜接的城市景觀設計群落。

上海寶山和嘉定總體規劃

寶山西城區

在顧村、月浦、楊行地區88平方公里範圍內佈置。是中心城人口疏散、服務寶鋼的物流和貿易研發產業基地、配套特色產業區;在外環線北側和主要河道、顧村電臺附近佈置大型綠地,以寶楊路為城市發展功能佈局軸,並結合軌道交通建設若干進入中心城的換乘樞紐;以楊行、月浦、顧村形成三個大型居住組團;在楊行佈置鐵路貨運樞紐。

羅店新市鎮

這一區域,是寶山區滬太路發展軸的樞紐,以水鄉古鎮和北歐風情結合,發展特色杜市工業,保護生態,疏散城市人口提供合理成本的居住,實現農民生活城市化,注重組團和傳統市街商業形態的結合,與軌道交通7號線及四條快速路緊密聯繫。

嘉定組合新城

規劃面積(除安亭外)250平方公里。主城區在老城區和菊園社區、嘉定工業區、馬陸鎮區基礎上,建設標誌性建築集聚的紫湖、遠香湖主軸區和白銀路、馬陸、南門三個輔助地區中心,並在11號線基礎上預留24、25、26號線實施空間,特別注重核心區地下空間的開發建設,達到超過江浙所有縣級市中區的水準;南翔則規劃建設總部基地、文化旅遊和都市工業、休閒居住區;朱家橋地區建設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和工業設計核心區;江橋地區以承接中心城人口擴散為主,以西郊蘇州河濱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曹安商貿區為支撐點,整合金寶工業、物流園區等輔助產業。華亭、徐行、馬陸鎮東區為備用區。

上海國際汽車城

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遠期68平方公里),是嘉定組合新城的專業副中心,也是區域交通樞紐區,與崑山花橋、青浦白鶴聯動發展。在已有的大眾汽車城的基礎上,力圖形成全國最主要的汽車研發、文化、貿易、展示基地。規劃主要有德國風情新鎮區、老鎮區、製造區、研發區、黃渡居住區、商務聯動區、北區樞紐區、賽車特色區、配套區和方泰、婁塘社區及配套產業區,以及望新後備區。曹安路南側的商務區建設,要注重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和天際線的保持,力爭在開發品位上超過花橋商務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