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就覺得,那怎麼擁有勇氣呢?人又不是機器,加點油就能有勇氣啊。


阿德勒說先從做你自己開始,不尋求別人認可,別讓任何人干涉你。但是人就生活在各種羈絆中呀,就有各種不得不,而且很多人是親人不是陌生人,你不能忽視他們的看法啊,比如家人朋友,比如爸媽催你趕緊戀愛結婚生孩子,這能不理會嗎?


如果有人看過電影《囧媽》,裡面那個自我中心,相互干涉,相愛相殺,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熟悉吧?阿德勒認為,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待活著的,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而活,如果尋求別人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捨棄真正的自我,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活在別人的人生中。有的人會說如果沒有別人認可我就沒有自信啊,這樣的人生在阿德勒看來是不算健全的。


還有就是社會靠相互認可才能協作,做自己是讓人都孤獨自私嗎?當然不是,而是我們要先學會課題分離,然後才能有健康美好的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這話說得真到位呀,前面我們也講過不想工作只是想逃避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再去看看。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源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干涉。


課題分離啥意思呢?就是別人的事兒你別干涉,自己的事兒自己做主。怎麼判斷是別人的事兒還是自己的事兒呢?比如教育孩子,孩子學習不好,那是誰的事兒?阿德勒說,簡單,就看這個事兒的結果最終是誰承擔,誰承擔就是誰的課題。


很多家長管孩子,好多時候打著為你著想之類的旗號,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啊,虛榮心啊,支配欲啊等等。孩子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才會反抗。


那很多家長會問,孩子不想學習也放任不管嗎?阿德勒說不是放任,放任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幹啥,家長是要在瞭解孩子在幹什麼的基礎上守護他,就拿學習這事兒說吧,你得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事兒,在他想學習的時候隨時準備給他幫助,然後他不向你求助的時候也別指指點點。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課題。你放下了他才可能認真思考自己的課題。愛和信任都是需要課題分離的,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便他是你的孩子,戀愛關係中其實也一樣。

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那另一方面,在戀愛工作家庭中,我們被父母干涉的時候,無論讓父母多傷心都沒關係嗎?阿德勒認為,沒關係,現在很多心理流派也是這麼認為的。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別人怎麼評價你,那是別人的事兒,你根本管不了,這個別人也包括父母。


如果你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就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那就是還不會進行課題分離。


再舉個例子,有些小夥伴討厭自己的領導,但如果得罪領導,就沒法工作,阿德勒認為這仍然是人生謊言。因為被領導疏遠所以沒法工作,工作幹不好全都是因為那個領導,其實是搬出領導作為“幹不好工作”的藉口。事實是因為無法好好工作,不想工作,所以才製造出一個討厭的領導,因為不願意接受自己無能,所以才製造出一個無能的領導。


退一步講,無論領導多蠻橫多不講理多亂髮脾氣,那都是領導的事兒,不是你的事兒,你既沒必要討好,也沒必要委曲求全,你應該做的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正確面對自己的事兒,不去幹涉別人的事兒,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事兒。

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人沒必要討好任何人,認可的願望是不想被別人討厭,但是卻扼殺了自由。而且你也做不到讓所有人滿意,只會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很多大人看著活得自由的年輕人會說年輕人是享樂主義,這其實也是他們為了讓自己接受自己不自由生活,而編造出的人生謊言。


不想被討厭是人很自然的傾向。但是你如果想要自由,就需要付出代價,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並不是說故意惹人厭,而是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以上這些代價,那就沒辦法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也就不能獲得自由。


如果有人不喜歡你,那不是你的事兒,不害怕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自由。


如果你面前有兩個選項,一個是被所有人喜歡的人生,一個是有人討厭自己的人生,這個時候要勇敢地選擇後者,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自己過得怎樣更重要。如果你不再尋求認可,能做好課題分離,那人際關係的王牌,就永遠掌握在你自己手裡。

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岸見一郎提到他老爸沉默寡言不好接近,小時候總被老爸打。他認識到如果不修復關係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如果自己人生不順利,還可以歸咎於父親,甚至還能報復父親。


當他認識到不是因為被打所以才和父親不和,而是因為不想與父親和好所以才會總是搬出被打的記憶。 然後他下決心修復關係,不是為了改變老爸,老爸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怎麼看他,對他主動接近有什麼態度,這些都沒關係,即使他老爸根本不想修復關係也無所謂。


一提到人際關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兩個人的關係,或者和很多人的關係,但事實上首先是跟自己,也就是認識到自己為什麼做或者不想做一件事情。岸見一郎的修復行動一開始也沒讓他老爸有什麼變化,老爸後來才對他說謝謝,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不找理由,勇敢決定修復關係並付出行動。


如果自己被“認可欲望”困住,可能會覺得人際關係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是如果你不再尋求認可,能做好課題分離,那人際關係的王牌,就永遠掌握在你自己手裡。

被討厭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