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過於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美國的一名博士就講過一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案例。

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小男孩,極其不適應群體的生活,在學校中顯得格格不入。他有極其嚴重的語言障礙,理解起別人的話十分困難,還經常說錯話,導致他越發地不敢開口,而每次輪到他不得不開口時,他急得都快哭了。

這位美國博士一開始認為是孩子有天生的語言障礙,直到他和男孩父親談過話後,才明白這根本不是語言障礙,而是在家庭的成長環境中,逐漸練就的一種"能力"。

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通過博士的瞭解知道,孩子媽媽對孩子沒什麼耐性,動不動就吼孩子,還經常對孩子破口大罵,男孩還有兄弟姐妹,其他小朋友在面對媽媽的"吼叫"時,都會有反應並做出反抗,但這男孩卻沒有,像是什麼都聽不到一般。

可以說,男孩的"充耳不聞"是在這個"吼叫型"家庭中練出的一種求生本能,而這樣的"能力",在孩子長大後弊端就會顯現,等到孩子進了學校、出了社會,這樣的"能力"就成了孩子成長的巨大阻礙。

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被"吼"大的孩子,往往容易有兩種性格缺陷:

第一種:沒有安全感,膽小怯懦。

孩子的安全感,是家庭給予的,長期在家被吼的孩子,對於家庭,會有一種"家裡不安全,隨時被吼"的認識,內心會極度缺乏安全感。

而且,因為家裡比較強勢,孩子比較弱勢,便也沒有勇氣去反抗家長的"吼聲",在外也容易不自信甚至自卑,對處事上也相對懦弱膽小。

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第二種:溝通能力差,不擅長社交。

因為家長只是吼叫,並不是和孩子正常的溝通,而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孩子,要麼延續父母的作風,遇事激動易怒,要麼是在父母長期打壓下不懂得反抗,這兩種溝通能力都比較差,在社交方面也不大擅長。

關於吼叫型家長,楊爍便是代表之一。

楊爍之前帶兒子參加綜藝,但沒想到卻因"罵兒子"上了熱搜,在節目中,對孩子各種行為都是一臉嫌棄,走在路上時不時就蹦出一句怒吼。就連以暴脾氣著稱的陳小春,都忍不住吐槽楊爍 "太兇了"。

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很多人表示,楊爍的教育令人"窒息",其實,在生活中,像楊爍這樣的"吼叫型"家長並不少見。很多家長平時也不見得是多暴躁的人,但一遇到孩子的事情就極其易怒。即便是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不妥,但脾氣一上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氣,對孩子一頓狂轟亂炸,過後又後悔不已。

那麼,吼叫型家長可以如何控制自己的暴脾氣呢?

  • 對孩子降低期望值

家長易怒,歸根結底還是對孩子存在期望,因為希望孩子做到更好,所以總是"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火,但這並不是家長對孩子發脾氣的理由,控制好情緒,首先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 情緒上來時,先冷靜一會

情緒上來後,家長說話容易口不擇言,所以,脾氣上來後,要記得先讓自己冷靜一下,或者事先提醒另一半,讓丈夫/妻子提醒下自己先冷靜下來。唯有情緒冷卻後,才會更多地去思考該怎麼和孩子好好溝通。

  • 溝通時注意語氣把控

和孩子溝通時,需要把控好語氣,有些話,明明本身是為了兒女好,但只要語氣重一點,在旁人聽來意思就不太一樣了,所以需要把控好自己的語氣聲調,避免誤會。

在“吼聲”中長大的孩子,逐漸練就一種“能力”,長大後弊端顯現

  • 反省自己,放下身段向孩子好好道歉

有時候沒能控制情緒兇了孩子,等情緒冷卻下來後又覺得內心有愧。其實,父母也都不是天生的,需要多反省自己,但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欠妥當時,放下身段向孩子承認錯誤,最重要的是,避免再度犯錯。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