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詳解

2020-04-20 08:57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14日發佈的“‘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受到各界關注。榜單的二級指標有何內涵?高校在二級指數指標中有怎樣的表現?對此,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門採訪榜單研製團隊。

綜合指數

“‘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以人才培養指數、科學研究指數、社會服務指數和綜合聲譽指數四個一級指標構建綜合指數,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不含軍事院校,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實行“一個校名、兩地辦學”,分別進行評價)進行評價。

在此次評價的137所高校中,清華大學以綜合指數為100.00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大學,為99.83,浙江大學以89.76排名第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分別位列4到10位。

人才培養指數

人才培養指數的評價原則是“產出為主,投入為輔”,包含高校高考錄取分數、考生嚮往度、畢業生薪酬、人才卓越度、國家教學成果獎等二級指標。

其中,高校高考錄取分數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考生嚮往度對10萬個高三畢業生進行調查,畢業生們根據自身實力和大學辦學水平,填寫自己嚮往的高校,考生嚮往度TOP3高校依次是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畢業生薪酬TOP3高校依次是四川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才卓越度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教學成果獎TOP3高校依次是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

137所高校中,同時進入高校高考錄取分數、考生嚮往度、畢業生薪酬、人才卓越度、國家教學成果獎TOP10高校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有4項二級指標進入TOP10。

科學研究指數

科學研究指數聚焦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對高校學科基礎水平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分類評價文科、理工科高校科研產出。科學研究指數包含優勢學科平臺指數和科研產出指數等二級指標。優勢學科平臺指數TOP3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科研產出指數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

社會服務指數

社會服務指數理工科與人文社科並重,強化分類評價,衡量高校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引領和服務功能。其二級指標包括理科社會服務指數和文科社會服務指數。其中理科社會服務指數通過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專利授予及轉讓和國家重點基地進行評價;文科社會服務指數通過教育部人文社科獎、智庫成果和教育部人文基地進行評價。

在理科社會服務指數中,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專利授予及轉讓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基地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在文科社會服務指數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獎TOP3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智庫成果TOP3高校依次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育部人文基地TOP3高校依次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均有3項二級指標(理科社會服務)進入TOP10;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均有3項二級指標(文科社會服務)進入TOP10。

綜合聲譽指數

綜合聲譽指數反映的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社會認可度,其中包括同行聲譽、媒體聲譽、國際聲譽。同行聲譽TOP3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媒體聲譽TOP3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聲譽TOP3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學、西南大學、上海大學。其中,同時進入同行聲譽、媒體聲譽、國際聲譽TOP10的高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有15項二級指標進入TOP10,其次是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有12項進入TOP10。

(全媒體記者徐靜、張曉宜 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冼栩陽、姜瑋、鄭曉雲、張文、鍾蝶對此文亦有重要貢獻)

建議

研製團隊認為,圍繞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目標,高校應多點發力、綜合施策,確立科學的建設理念和發展模式,助力國內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

高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需要突破“重規模輕質量”“重投入輕產出”“重科研輕育人”等舊有的思想理念,樹立科學的質量觀與發展觀,以人才培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高校應結合自身特質優化戰略定位,在均衡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優勢學科與特色學科。高校還需更重視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間的契合度,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與成果轉化能力,實現高等教育發展與國家發展的同頻共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