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摘編】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方法

【管理摘編】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方法

一、內部控制是什麼?

內部控制,是指由企業董事會(或者由企業章程規定的經理、廠長辦公會等類似的決策、治理機構,以下簡稱董事會)、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合理保證實現企業基本目標的一系列控制活動。

內部控制的作用指內部控制的固有功能在實際工作中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外部社會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和效果。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自我調節和自我制約的內在機制,處於企業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位置。企業規模越大、其重要性越顯著。可以說,內部控制的健全、實施與否,是單位經營成敗的關鍵。

二、企業為什麼難以解決內控上存在的問題?

一個企業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決策管理風險、政策法規風險、制度缺陷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在風險面前,企業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可以通過建立內控體系來防範和化解風險。

但企業最大的風險在於對風險的無知和無視,對已知的風險企業一定有相應的控制措施,而對未知的風險,往往是防不勝防。企業常常發現不了自己存在的風險,一是由於外部時刻在變化的複雜環境造成的,另一原因是隻緣身在此山中。不知道風險在哪兒,當然不可能建立應對風險的控制措施了。我認識的一些企業家曾和我說,企業裡面的人在做事上經常馬馬虎虎,在對待問題上經驗主義,制度都有,但風險事件層出不窮。

三、內控體系建立的四大關鍵步驟

關鍵步驟一:搭框架

企業內控體系的框架搭建依據四層分法,也可以稱為兩橫兩縱:

第一層分法(橫向):按行業劃分,分傳統制造類、化工類、金融投資類、房地產類、建築施工類、物流類、商業流通類、服務類、移動互聯類……;

第二層分法(橫向):按企業所處階段劃分,培育期企業、成長期企業、成熟期企業、衰退期企業;

第三層分法(縱向):按企業類型劃分,分為多元化集團、專業化集團、單體企業、分支機構;

第四層分法(縱向):按專業分類,企業的內控包括公司層面的控制、業務層面的控制和信息層面的控制。公司層面的內控包括組織架構、人力資源、社會責任、企業文化;業務活動層面的內控包括戰略、人力資源、資金、採購、資產、銷售、研發、工程、擔保、業務外包、財務報告、全面預算、合同管理;信息層面的內控包括內部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

企業如果沒有依據四層框架分析來搭建適合自己的內控體系,就會走入內控搭建的誤區,要麼是走形式,要麼建立的內控體系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就好比給自己穿了一件不合適的外套,內控變成了負擔。

舉例:某集團企業的內控體系,這個集團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無關多元化,分子公司多,站在集團的角度,如何實現對分子公司的控制,管哪些不管哪些,內控與集團管控如何融合,面對如此複雜的集團化企業的全面內控體系建設,我們建議企業的內控建設先從財務內控著手,開展財務內控管理體系的梳理和設計其原因有三:

首先,財務管理體系是整個集團運營的核心,解決了財務管理體系的關鍵矛盾,整個集團的內部控制問題就至少解決了一半的內部控制難題。其次,財務管理部門的經理業務水平較高,對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均有深度的掌握和全面的認識,梳理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從財務管理往企業價值鏈的前端延伸,可以一直伸向銷售、採購、生產、物流、研發、信息系統架構等各個環節,甚至可以將管控要求最終延伸到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的組織架構、公司的治理層面等內控環境層面。

思路確定後,諮詢項目組為該集團量體裁身,首先從財務集團管控角度做了一次深度培訓,使集團各層面的負責人都認識到集團管控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系統問題。而財務內控先從資金入手。全面梳理了集團資金管理內部銀行模式中出現的各業務活動流程。項目組為集團設計了資金計劃管理模板、編制了資金計劃上報和資金平衡管理流程;理順了結算部與二級公司之間內部銀行結算業務流程上的不銜接之處,規範了結算部與融資部就銀行業務辦理過程中的業務交接程序和責任界定,重新編制了《資金管理制度》,包括:資金計劃、票據、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信用證、借款、融資、備用金、網銀等各種事項的管理規定。在制度中明確各責任主體在資金活動中的職責與權限,強調資金內控的各項風險控制措施。因為著手準,單點突破,效果很快呈現。

關鍵步驟二:找風險

中國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差異非常大,不同成長階段,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的企業,企業的風險不一樣,集團企業更多關心戰略風險、管控風險,投資風險,資金風險……而單體企業更關心市場風險、生產風險、質量安全風險。風險不一樣,內控上存在的缺陷表現形式不一樣,控制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發現一個企業的內控缺陷不是看他有沒有制度和審批,如果沒有那是內控設計上的缺陷,如果有了,但企業風險仍然存在,那是執行缺陷,而企業好多的問題就是在設計上有,但執行上不能執行,或設計上沒有,執行上往往形成了約定俗成的不成文規定。那麼,有經驗與沒有經驗的人來判斷這個缺陷就會有很大差異了,當一個缺陷被認定時,設計內控體系時就會按照原定的邏輯來梳理流程,加強關鍵點、風險點控制,並通過制度來固化。當一個內控規定不能在企業的經營實踐中執行時,簡單的提出加強控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種情況一定是企業管理上存在的客觀情況,有的是企業的問題,有的是行業的特色。當如果是企業的問題時,就要幫助企業解決執行上的問題,不是強行要求就可以的,這時內控與企業的業務、與企業生產、質量控制、與企業的激勵放權措施,與企業的管控模式,與企業的用人機制都有關。當發現一個控制事項不能有效執行時,我們會分析其是系統問題還是單項問題,如果是單項問題,解決的辦法會比較容易,如果是系統的問題,需要提供專項的解決辦法。

舉例:某集團企業存在短貸長投,企業也知道這是風險,但長時間這麼過來了,沒有出問題,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從內控要求來看,企業的流動資金緊張,企業存在短貸長投現象時,從內控的角度一定會指出缺陷,在制度上規定不允許短貸長投,但企業資金上的問題一時解決不了,新的風險就出現了,那麼企業解決此類內控問題時,需要從根源上找問題,建立資金風險分析模型和預警模型,為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指引,幫助設計內部資金平衡計劃,平衡內部資金需求。

舉例:當企業存在大量逾期應收賬款,而企業在應收款管理上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銷售合同也按內控要求走了所有審批環節,可企業的應收賬款量越來越大,逾期款也越來越多,如果僅僅從制度上去要求加強應收款控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如果制度上規定不允許賒銷,我相信這樣的內控制度是行不通的。怎麼解決這樣的內控問題,好的內控體系需要從如何建立客戶信用評價體系,如何建立銷售人員激勵體系,如何將回款與責任人員薪酬績效掛鉤來解決問題。

關鍵三:建規則

企業存在風險,存在內控管理上的缺陷,就需要加強內控文化建設,通過完善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形成共同遵守的規則。

內控規則最重要的成果是針對內控形成的各項內控手冊。常規的內控手冊的構成分6大手冊,包括總則、環境分冊、風險評估分冊、控制活動分冊、信息溝通分冊、內部監督分冊。但手冊的內容構成不同諮詢團隊提供的產品會有較大差異。這其中最關鍵差異就是適用。而適用與否,不是誰都能實現的。內控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控制的問題,更多是要解決企業發展與風險控制的協同。

關鍵四:持續評價與提升

內部控制規範體系是一個企業內部控制應有的基本管理要求,在規範的基礎上進行控制才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內部控制改進體系是規範體系運行和完善的機制保障,只有通過監督改進機制,一個規範的體系才能很好地運行、完善。

內控風險和評價,內控風險評價報告有時是為滿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用的。而企業本身需要定期提報一份真實的內控評價報告,讓決策層清楚的知道企業存在哪些風險,通過控制措施降低了哪些風險,還存在哪些剩餘風險。定期評價,不斷改進循環,企業才能處在穩定上升的發展態勢中。內控風險評價上最大的優勢是不僅能幫助企業找到風險,而且有對風險的評估能力,設計應對風險的模型,能清晰的通過風險評估工具指出控制的效果,併合理的評估還存在的剩餘風險。所謂剩餘風險是指那些未能為企業所控制的戰略風險和各經營流程的流程風險。一般來說,剩餘風險往往具有一定的財務後果。它可能導致企業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使企業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增加,也可能導致企業管理層舞弊,嚴重者還可能導致企業破產。

四、專業化的內控諮詢能為企業帶來怎樣的不同?

諮詢公司在風險管理上有自己的諮詢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為多家企業提供過類似的諮詢服務,形成了完整的風險數據庫,也積累了多家企業應對風險的經驗和方法,同時因置身事外,能更客觀公正的評價公司的管理。

內控諮詢簡單的來說是諮詢公司拋開經驗主義,從第三方的角度來幫助企業查找企業管理上存在的現實的問題及潛在的風險,然後幫助企業建立制度化風險評估及科學風險預測、科學風險應對的體系。

內控體系所要實現的目標是進行內控體系建設的出發點和指導;一個完善的內控體系能實現多方面的目標。但是,不同的企業在發起內控體系建設項目時,往往對內控體系所要實現的目標有側重點或階段性的要求;從企業諮詢需求的角度,不同階段,不同類型、不同狀況的企業對內控的需求也不一樣,很多諮詢機構在應對客戶的諮詢需求時都會面臨兩種或三種諮詢思路,一種是合規性需求的諮詢思路,一種符合企業應用需求的內控制度、流程體系梳理,第三種是幫助企業建立真正防控風險,能落地實施的內控體系。這三者的區別主要在是否符合企業實際,是否能落地實施。企業請諮詢公司做內控體系就像買衣服,買衣服的標準不同,最後的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是想要時尚,還是想要品牌,還是想要合適,時尚的東西好看不好用,品牌的東西貴還不一定合體,真想買到適合自己需要的衣服,首先需要企業自己有鑑賞能力、有執行的能力,如果自己的鑑賞能力和執行力不夠,那麼至少能把自己的真實需求表達清楚,而且還要配置與需求匹配的資源(包括時間、參與實施推動的人,內部協調機制),量體裁衣做出來的衣服肯定是最合身的,能願意為合適的內控體系付成本也是很關鍵的。

諮詢在一定程度上能協助客戶進一步明確其對內控體系的要求和期望,在諮詢和客戶之間,以及客戶決策層之間形成一致認知。

諮詢通常是一種思路和方法。給同一企業做同樣的諮詢內容,常常不同的人做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會有很大差異,客戶得到的體驗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這樣的諮詢,每一次都是在做一個新的項目,諮詢師前期很辛苦,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分析,閱讀,形成對企業的判斷。這往往需要諮詢師有很豐富的諮詢經驗,諮詢師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在有限的服務週期內,可能為客戶提供不了滿足需求的成果。

內控諮詢項目經過過去幾年的實踐,已經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諮詢產品。根據過去幾年我們的實踐經驗發現該諮詢產品涵蓋內容廣泛、邊界與其它專項項目相比邊界模糊;同時,不同的諮詢機構或會計師事務所在這幾年也都在不斷的摸索尋找一種更加有效率且客戶滿意的諮詢方案,有時在同一個諮詢項目中可能同時出現幾種諮詢思路,造成進度不統一,項目成果存在差異難以融合。

我們諮詢團隊旨在統一項目思路、規範項目成果文件,並通過所提供的諮詢工具幫助諮詢顧問快速掌握諮詢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項目進度,為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提供適合客戶需求的內控成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諮詢產品。

內部控制體系的搭建和完善分集團型多元化企業的內控,集團型專業化企業的內控、單體企業的內控,不同企業在體系設計上,在內控要求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四層分法基本上涵蓋了企業內控涉及的方方面面。面對不同客戶的需求時,我們隨時能運用我們的內控諮詢產品,輕鬆的完成前期體系的搭建。這每一步都會形成專項的諮詢服務模塊,這種模塊的切分不僅滿足客戶分專項的需求,也為我們流水化的作業形成了可能。我們標準化的諮詢流程如下:

接著上面的諮詢流程,我們在每一模塊都形成了標準化的框架。

第一階段:項目啟動階段,這個階段有些諮詢公司是在項目合同約定的現場完成的,而我們可以做到進場前先完成了,這個時間就為客戶節約了成本。

第二階段:內控現狀調研,我們內控諮詢產品的研發也是經歷一個過程,前期研發其實很多是在諮詢現場完成的,在做每一個諮詢項目時,我們開始積累行業特徵、企業特徵,梳理風險點。然後我們通過EXCEL軟件功能開發內控調研問卷,問卷的優勢一是在問題的設計上,二是在風險統計上能實現自動風險統計。比如第一次梳理一個企業的風險我們需要用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但第二次再做類似項目時,我們可以減少一半時間,第三次時可以再減少一半。再接類似項目案例時,我們運用調研問卷,參照分行業風險地圖,對照企業現狀情況,核對一遍,再進行穿行測試,就基本上可以把企業的風險點確定,形成針對該企業的風險數據庫、缺陷整改建議、風險控制矩陣。

……

企業內控體系的建設不是推倒重來,而是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將散佈於企業管理各個方面的相關元素按照框架的要求和標準進行補充、修正和組合。使企業的內控體系更具系統性和科學性。內控諮詢產品的形成,一是能保證工作的有序推進,二是對開展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整體策劃,明確了建設目標、建設思路、建設方法,確定了項目建設階段,併為企業提出明確的實施工作計劃。企業建立內控體系就應該真正把內控作為強化企業管理的抓手,緊密結合企業實際,總結管理經驗,優化控制環境,不斷創新,推進管理水平提升。(文/張衛君)

汲取管理智慧,分享最佳管理實踐、標杆研究及經典摘編guanli_j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