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我聽得見民族的吼聲,它帶著鞭痕,悲壯地生存著。

我望得見國家的希望,它帶著創傷,驕傲地屹立著。

我摸得到人民的信仰,它帶著鮮血,頑強地挺立著。

我感受到正義的使命,看著它帶著莊嚴,神聖和人道,光榮地戰勝了邪惡,侵略與野蠻,哪怕只有涓埃之微。

戰爭是野心的象徵,華夏子孫不願觸碰它,它卻絲毫不領會人們的心意,帶著附敵作惡者的醜惡靈魂肆無忌憚地隨著盧溝橋事變的爆發向北平的小羊圈奔去…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四世同堂》是一部以戰爭為背景的書,故事發生在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以祁老太爺過八十大壽的事件展開敘述,描繪了小羊圈衚衕各住戶人民的榮辱浮沉和生死存亡。雖為一本描繪歷史的小說,但絕不是枯燥無味的,它帶著老舍對戰時人民的關懷,一步一步地向我們打開了體味北平小羊圈人民精神面貌的畫卷。雖為以歌頌抗戰時期每個平凡而不平庸的英雄為主線,但又不全盤的對立中國民眾與日本民眾。就是透過這不上經傳的淪陷的小衚衕,老舍用細膩,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描繪了中華民族及國家的命運。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01、北平,一個在世界人的心中是已經“死去的地方”,北平人卻和中國一起活著

(1)戰爭會創造人,壞的也許更壞,而好的會更好

祁瑞宣,“四世同堂”祁家第三代,舊時代遺留下來的性格特徵,在接受了新式教育後,使得他的內心和行動都充滿了矛盾。

他是祁家的長房長孫,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來自新與舊兩方面的作用力。他善良,正直,具有愛國思想,卻又軟弱任從,受著傳統文化思想的束縛,既想“盡孝”,又想“盡忠”,只得在不能兩全的境地中優柔寡斷,苦悶不已。

他是純粹的民國人,雖與祖父在年紀上只差四十歲,而在思想上卻相差有一兩個世紀,是四世同堂的頂樑柱;是一個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識淵博,懂英語,為謀生而屈於英國府作事。也因之被日本人帶入獄一次,後配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於承擔大事,時時憂國,是書中真正的主角。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祁瑞宣是理性的象徵,是戰時人心的一縷陽光,他是小羊圈智慧的代表,令衚衕的每一位住戶安心。祁瑞宣在北平剛剛淪陷時就早已按捺不住他炙熱的愛國之心了,他惶惑於淪陷的事實,卻理智於抗戰的信心,與中國一同活著。

瑞宣沒法像弟弟瑞全那樣走出去,不顧生死去尋找光明。因為他不僅僅是祁瑞宣,他還是祁家的長孫,同樣還有著丈夫和父親的角色,雖說國破家必然也亡,他不應侷限於家人生命的安危,但帶著根深蒂固的家的情懷,使他不許拋下守護祁家的重任。

他也自嘲自己是名懦夫,愛和平卻沒有勇敢,和平便變成屈辱,保身便變為偷生。但這想法不過是偶一為之而已。他從不屈服於日本侵略者,誓死不做日本人的走狗。在最後抗戰之際終於不只侷限於家人情感之中,開始了宣傳者的工作。在我眼裡,他更是教育者的形象,上陣殺敵者實為英雄,但在黑暗的年代中,不惜生死地做青年者的明燈也貴為俊傑。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2)如果孩子的眼睛能夠反映戰爭的恐怖,那麼孩子的眼睛裡就有

妞子,祁老人的重孫女,她跟她的父親一樣,有著身為中國人不可辱滅的氣節,有時候,孩子遠比大人敏感,當她餓的只剩含有砂子、穀殼的共和麵卻仍然說不吃時的眼神裡,彷彿有她那小生命裡獨有的尊嚴,她眼神裡的憤怒,代表著大家對侵略戰爭的憎恨。


這覺醒在戰爭搖籃裡的未來人眼睛裡充滿著光,這光是中國必將勝利的希望,她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可這四世同堂裡最幼小的一代沒能經受住戰爭的折磨,在她還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時死去了。死亡終結了生命,但沒有終結感情的聯繫。愛是永存的感情,妞子離開了人世間,卻永遠溫存於小羊圈人們的心裡。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祁家四世同堂這一大家子是一部歷史,一部改變中國的近代史,祁老太爺是祁家的最長者,代表著擁有已腐朽文化的清朝人。其兒子與兒媳代表著清朝與民國之間的人,保留著一些老規矩但又無法阻止新事物的興起。祁瑞宣是個純粹的民國人,所受的教育以夠他對時事產生自己獨有的見解。瑞宣的兒子與女兒則是未來人。而正是這位老人,更能推動歷史的進程,記錄歷史的本質,讓自己從不在這黑暗的八年中迷失自我,不忘自己是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而不被日本侵略者所奴化。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3)“他”要證明一件事:失去一切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


錢默吟老先生是整部書中受戰爭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從前的他愛花草,愛詩集,不與人為爭,也不願涉入世俗,在他心中,愛與和平就是人生的真諦。可就是這樣有著一片心靈淨土的老人被無辜的捕進監獄,伴隨著是一個又一個的親人慘遭迫害,jia po。


待他再次站在小羊圈人們的面前,經過死神的親吻後,他得知自己失去了夫人以及僅剩的唯一的兒子,無比心痛,可失去一切的錢老人卻沒有失去他的愛國心。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錢詩人不再是從前的錢詩人了,他無心再關注詩集與花草,自出獄那天起,就只堅定一個信念——鼓勵更多的中國青年激發出內心的勇氣,並付出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對抗戰爭。他心中依然有著和平,他心中仍然有愛有善。他須拿起刀,燃燒自己的靈魂,把這愛化做成實際,去做一個北平人該做的事。


試想一下,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會像錢老人一樣,經歷死亡的催打,仍然不屈不從呢?他是勇氣的象徵,錢默吟和瑞全,瑞宣一樣代表進步,代表反抗,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愛國者,他們是有高度民族節氣的人,他們有許多可愛可敬的品德和不少可歌可泣的行為。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02、那些寧可失掉自己的國籍,也不肯失掉威風的人


戰爭也是一面“照妖鏡”,會照出愚昧之人的貪婪,他們心中沒有中國,也沒有亡國這個詞,相反,他們心中有日本軍國主義者,並無懈可擊地擁護侵略者。

冠曉荷作為老舍筆下的反面形象,是日本侵略者的朋友,準確的說只是他單方面認為自己是這“偉大”的東洋人的朋友。他與夫人大赤包一起加助日本侵略者殘害中國的百姓,好像這是他們的使命,生來就是以踐踏中國人結交日本人來提升自己地位的,他們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毫不相干,女兒們是可以出賣肉體來保全他們的。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愚人之所以為愚人,是因為他們以為自己很有思想。”以為靠自己的殷勤諂媚以及所謂的忠誠,就可以換取一生的榮華。大赤包,這位比他丈夫冠曉荷更自信的女性,帶著她那西太后似的氣焰死在“日本友人”的獄中。而關曉荷,在被日本人因發生瘟疫,被以“要消毒”為由,拉到荒郊野地活埋了,活埋之際,還在稱日本人為“朋友”。

老舍是愛憎分明的,對賣國求榮冠曉荷之流可謂恨之入骨,言語中無不充滿無情的諷刺和鞭撻,與此同時他們更是抗戰八年中愚昧、軟弱者的代表 。然而老舍也避開了慘烈的戰爭場面、正面戰場的描寫,而是營造一種戰爭帶來的凝重、沉悶的氛圍和背景。由此《四世同堂》也時刻散發著平和的自然狀態,呈現充滿正義的力量,與“邪惡”的無力,更由此突出了邪終不勝正的觀念。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03、“我不能因為我的國籍,而忘了人類與世界”


身為中華兒女,我們的確應時刻敲醒內心歷史的警鐘,但這警鐘須有是非,有善惡,而非全盤的否認與極端。《四世同堂》一書中有許許多多的妙筆,但對大的一筆就是“日本老太太”這一形象,這一筆,價值無窮。這一角色令我著迷,她雖是日本人,但說話的口氣與動作都像個西洋人,她指人用大拇指,而不用食指,這是她特別的指法,這一小小的細節,足以看出她特有的教養。


準確的說,她是一位擁有日本國籍的人而非日本侵略者,她反對戰爭,更反對日本人殘暴的行為,很少有人不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判斷行為的對錯,而這位日本老太婆,拋開了她的國籍,同情中國人,視小羊圈的人民為朋友,客觀地評判侵略者的行為。她的思想已經超越了國家和民族的界限。


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儼然把歷史的錯誤歸咎於每一個日本人的身上,帶著狹隘的眼光去吸收他們的文化,殊不知,戰爭同時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應當埋怨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並不是日本人民,我們時刻銘記歷史的同時不應盲目排斥日本國民,對於戰爭來說,愛好和平的人不分國籍,他們當得起人民二字。這是一本表現和歌頌中國人民愛國的書,但老舍的這一筆卻把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心連在了一起,至少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04、勢在必行,理由固然,打破“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態,不做毫無意義示眾的材料與看客

“四世同堂”作為中國人的家族理想,歷來人們所崇尚家庭模式,也是老舍筆下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誇耀的資本。他盡一切可能去保持這個家庭的圓滿,享受別人所沒有的天倫之樂,因此,他對祁瑞宣未經他的允許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滿,對瑞宣在中秋節日驅逐瑞豐不以為然,對兒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殺深表憤怒,對孫女被飢餓奪去幼小的生命義憤填膺,他在忍無可忍之際終於站起來向日本人發出憤怒的吶喊。

然而抗戰結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過的苦難,對他的重孫小順子說,"只要咱倆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麼要緊!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這把年紀,當你那個四世同堂的老宗。這份"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負,便是這樣一代一代沿襲下來的。

人類的許多行為方式是不可思議的,偶然想起時,總會暗暗吃驚。譬如,戰爭就是一件怪事,戰爭帶來死亡,死亡則引來更多的死亡。人類成了武器的奴隸,“沒有出息”。

經歷戰爭的的人們更是手足無措。好在人類也會冷靜下來,結束戰爭。然而幾千年燦爛文明的大國為什麼遭受侵略,這不得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內的知識分子以及大眾的深刻反省。

如今,我們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山河無恙,國富兵強,我們要為先烈們多看看祖國的強盛。重溫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讓歷史不再重演,凝聚更多和平的力量。小羊圈裡的每一位平凡英雄,都不畏義死,不榮幸生。這黑暗的八年,英雄從未倒去。

《四世同堂》:民族抗戰文學,黑暗中由惶惑到覺醒的鏗鏘人文精神

錢先生曾起過誓,抗戰不勝利,決不沾酒盅,而勝利的這一天,他可以喝上一大杯了。祁老太爺曾為自己過不了八十大壽而擔憂,而勝利的這一天,他已開始想象過九十大壽的熱鬧了。

而小羊圈裡,槐樹葉兒拂拂地在搖曳,起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