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僵化,中國式婚姻危機如何解圍,良藥在此!

從古至今,婆媳關係難處,司空見慣。因婆媳關係僵化抑或是惡化,導致中國式婚姻危機四伏,直至崩潰,比比皆是。那麼,如何解圍?有什麼良方良藥嗎?有的!請看本人以下的闡釋與建議。

做兒子兒媳的當竭力創造條件與父母(公婆)另起爐灶,分開生活,分清責任。

你知道嗎?父母(公婆)與兒女的空間距離感,通常會熬煎出更濃釅的血肉親情感的。

婆媳關係僵化,中國式婚姻危機如何解圍,良藥在此!

誠然,分開生活應當考慮在父母(公婆)老有所居、生活可以自理為前提,分開生活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卻不可丟棄。眾所周知,孝父母孝公婆,應許誡不可忽,二十四孝傳今古,在世長壽多得福!做兒子兒媳的,應時常清醒自己贍養雙親應盡的職責與本分,理當經常去看望父母(公婆),噓寒問暖,排憂解難,即便是三天五天、十天八天給他們打一次電話問長問短的,也會令雙親樂呵好一陣子的。如此一來,兩代人的諸多摩擦(主要是因婆媳之間的微妙關係引起)不但可消逝得無影無蹤,還拉近了兩代人的情感距離:一方面,父母常會因此感激、唸叨子女的孝心義舉,甚至是逢人作見證說兒女兒媳的孝;另一方面,子女因撫養孩子付出心血,會反過來深感父母當初生養自己拉扯成人是多麼的艱辛與不易,感恩孝親之心便油然而生。

婆媳關係僵化,中國式婚姻危機如何解圍,良藥在此!

婆媳之間的糾葛於是開啟了破冰之旅,逐步得到迎刃而解,兩代人很快轉為彼此饒恕,相敬相愛,全家充滿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如此幸福和睦氛圍,神人共羨,還會發生小兩口整天貌合神離、冷戰異夢抑或是嚷嚷著鬧離婚之現象嗎?我想應該不會了。

本人認為,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應儘快破除“四世同堂”“三代同堂”之東方舊俗!這正是根本所在!畢竟,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眾口難調,觀念不同,為人處事觀點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亦有迥異,久而久之,老的承擔了家中大部分家務,看不慣小的那慵懶邋遢的生活方式;小的呢,“依靠大樹好乘涼”,身在福中不知福,還嫌老的囉嗦、喋喋不休。從此,因瑣事而產生出許多摩擦,甚至大搞嫉妒紛爭,便是必然趨勢了。

婆媳關係僵化,中國式婚姻危機如何解圍,良藥在此!

我們觀《大宅門》《四世同堂》,亦可豹窺一斑, 鼎嘗一臠。常言道:“一國自相紛爭,這國則成為荒場;一家自相紛爭,這家必然敗落。”農村亦有俗語云:“一代管一代”、“各人苦各人受”。自己的孩子就得自己操心養育,還需要長期勞煩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代管嗎?不然的話,結果往往落得個“嫉妒紛爭無休止,岌岌可危近懸崖”的危險境地!實屬得不償失、三敗俱傷矣!有一位突患肺癌晚期的女士,婚後她一直都跟公婆住在一起。雖然丈夫一家對她還不錯,但她非常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空間,跟丈夫提過幾次想搬出公婆的家都遭拒絕。後來她也慢慢不再提這件事了,直到去年她在毫無徵兆的情形下得了肺癌,檢查出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她家經濟條件特別好,除了接受西醫的治療外,家人還幫她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療師。當心理治療師在一次催眠治療中問她,這輩子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她只說了一件事:“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只跟丈夫、兒女在一起,不用很大,不用很久,幾個月就好。”她平靜地說出自己的心願,嘴角滑過一抹連她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微笑。

婆媳關係僵化,中國式婚姻危機如何解圍,良藥在此!

因此,權衡利弊,我們還是應當與公婆(父母)分開生活,分清責任。做父母的大可不必對兒子兒媳的生活能力不放心,而總想事事從中插管,也不必顧及所謂的顏面,怕分開生活後別人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孝;做兒子兒媳的也無需顧及別人的不理解或是說三道四,譬如說什麼自己不孝了,竟然婚後不久就與父母分家了,等等。終歸,“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夫妻合一,夫妻恩愛,這在整個家庭中確實應該擺在至上的地位,在此前提下,我們才談得上如何去盡心盡力地孝敬在堂的父母、公婆,如何去殫精竭慮地教育在下的子女成人成才。

婆媳關係僵化,中國式婚姻危機如何解圍,良藥在此!

請仔細思想,是不是這個理?算不算中國式婚姻危機解圍的一劑良藥呢?如果您有特效的良方良藥,歡迎在下方討論與我們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