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短時工kurzarbeit制度,企業和社會共同對付失業潮的良藥

在新冠危機下,德國已經有1/4的公司申請短時工(kurzarbeit )

德國的短時工kurzarbeit制度,企業和社會共同對付失業潮的良藥

目前在德國,有多達1/4(25.6%)的工業企業,選擇將員工轉為kurzarbeit 短時工。

其中,汽車製造業為41%,機械製造業33%,電子產品行業為32%。

該數據截止到3月,還不是疫情過後的最新數據,這是自2010年後的最高值,甚至有可能超過2009年的金融危機,當時約為50萬員工。

那對於德國人來說,這個kurzarbeit 短時工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kurzarbeit短時工:

德國的短時工kurzarbeit制度,企業和社會共同對付失業潮的良藥

也就是,變成了kurzarbeit 短時工後,員工可以100%不上班,或者每週只工作40%或者60%等。短期薪資代替了原有的正常薪水,聯邦就業署支付因為少上班損失工資的60%,如果家中有孩子的員工,則可以獲得67%的補貼。

這樣企業就馬上降低了員工支出方面的負擔。而員工在短時工期間和企業保持僱用關係,企業也不用馬上解僱員工。

美國媒體報道到:

德國的短時工kurzarbeit制度,企業和社會共同對付失業潮的良藥


這樣的kurzarbeit 短時工模式,或許是拯救德國失業率的一劑良藥。

德國勞工部長表示,這個政策或許可以使數百萬的德國人不用面臨失業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