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服務美好生活,貿易連接中外

在人們的第一印象中,貿易和貨物密切相關,在古典經濟學裡,紡織廠裡的羊毛和種植園裡的棉花,構成了人們對全球貿易最初的記憶。然而貿易從一開始就不止於此,從運送羊毛棉花的船運,到交易時需要的貨幣匯兌,都指向貿易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服務貿易。

熱評丨服務美好生活,貿易連接中外

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憑藉強大的製造業能力,已經獲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在全球的貨物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相比在貨物貿易領域顯赫的地位,中國在服務貿易方面顯得大而不強。最直觀的指標是中國在貨物貿易方面擁有巨大的順差,在服務貿易方面卻長期逆差。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國際收支貨物貿易順差為1844億美元,服務貿易則有765億美元的逆差。

服務貿易其實早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從球迷看歐洲五大足球聯賽,到影迷看好萊塢大片,從學生選擇國外大學繼續學習深造,到人們尋找海外目的地度假休閒,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確幸”都和服務貿易有關。商業運行同樣離不開服務貿易,無論是資金流動還是戰略諮詢,無論是技術支持還是勞務外包,也都是服務貿易的範疇。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服務貿易是有待突破的方向。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6.5%,中國正在堅定地從服務大國向服務強國邁進。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提供了向服務強國加速邁進的契機,提供了讓優秀的服務外引內聯的平臺。在這個貿易平臺上,一方面可以促進中國優質服務走出去,在穩外貿促就業的同時,擴大中國服務產品的覆蓋範圍和輻射區間,促進中國服務標準的滲透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交易會吸引了多國代表和大量跨國公司參加,讓更多國際優質服務能進入中國,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

熱評丨服務美好生活,貿易連接中外

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是構成美好生活的“硬件”,而服務貿易則讓生活更流暢。服務美好生活,貿易連接中外,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這兩位一體的目標被生動呈現。當然交易會往往呈現的都是各方最精彩的一面,展位總會亂花漸欲迷人眼,讓人發出“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感嘆。不過在邁出腳步之前,先紮實做好手頭的事更為重要。

向服務強國邁進,首先要解決國內服務貿易發展不均衡問題。目前各區域國內貿易總額與其經濟規模成正比,貨物貿易在西北、西南等欠發達區域更加重要,服務貿易在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中部等發達區域影響更大。服務貿易偏弱的地區需要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有針對地強弱項、補短板,實現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局面。

向服務強國邁進,還要解決國內服務貿易發展同質化問題。一提服務貿易,很多地方第一反應就是高大上的跨國銀行、國際融資公司及其他金融服務業,結果是往往在10個城市裡,能找到10個如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CBD和15條同樣高樓林立的金融街。同質化競爭的結果是大多地方的服務貿易都陷入吃不飽、餓不死的窘境。其實服務貿易遠不只是金融服務,還有在綠水青山間發展旅遊產業、腦洞大開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藉助地理優勢建設航運中心……以靈活多樣的形式提升服務競爭力,才能充分發揮各地優勢。

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是個長期的過程,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在貨物貿易中,中國積累了大量的技能點和經驗值,這會為服務貿易升級提供有力借鑑,讓“世界工廠”也能儘早掛出“全球服務中心”的招牌。

(文丨孔令龍)


(編輯 唐澤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