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東兩廣的“廣”字指的是哪裡?

以前廣西廣東合併作為一個行政區域,漢朝時叫廣信府,後來宋朝改叫廣南府,廣東廣西大名字叫廣南,政府駐地在現在的廣西梧州市,而在東邊的廣東被叫廣南東路,在西邊的地區被叫廣南西路,簡稱廣東和廣西,這個最早的叫法,一直沿用到現在,廣東廣西人也稱為廣府人,而廣字,據考察,乃是皇帝所賜,意思就是,梧州在三江合攏之地,平原遼闊,意為廣,廣字就這樣沿用下來了。事實上,真正最早的粵語也是從梧州過來的,廣西叫白話,廣東人叫粵語,都是一種語言的不同稱呼。

廣西、廣東兩廣的“廣”字指的是哪裡?

廣字來源有兩個。一是楚國設置“蒼梧郡”之前,派員考察嶺南。該員考察後向楚威王呈書說:“嶺南廣漠之地,可藏龍臥虎”。二是南越國被滅後,漢武帝說:“應廣而信之。”楚蒼梧郡治所封開被漢改為廣信。以廣信為界,宋代始分兩廣。

粵語是移民到廣東來的人命名的,說的白話帶有普通話口音,自名粵語,繞舌頭很困難,說得很費力,噢噢聲很難聽,只有幾個音表達能力不清晰。白話是廣東世居民族的日常語言,字句有力清晰動聽,表達能力豐富優美。但比普通話多了幾個聲母、韻母,造成北方人怎麼說都說不出白話音色。

開始是姓大歐(祖先),後來,兩兄弟分家,大哥姓歐,小弟姓區(區),至於歐陽,是姓歐的媳婦帶胎兒嫁給姓陽的,所以複姓歐陽,姓陽的將他養育成人材(國家棟梁之才)。

太行山的東邊叫山東,西邊叫山西,洞庭湖的南邊叫湖南,北邊叫湖北,黃河以南叫河南,以北叫河北,廣南東邊叫廣東,以西稱為廣西

廣西、廣東兩廣的“廣”字指的是哪裡?

交廣分局 !指的是嶺南土著人的腳趾 !大趾二趾沾一起相交的就叫交 !大趾二趾分很開的就叫作廣了 ! !所以得看土著人的腳趾啊 ! 交地那裡山多 ,土著人打獵的多 ,經常爬山爬樹 ,所以腳趾相交的很多 !所以就叫交了 !而廣西土著人在小艇上打漁的多 ,需要站穩 把腳趾張得很開 ,所以腳趾都分得很開 !所以就叫廣了 ! ! 交廣交廣就是這樣來的 ! 後來在三國東吳時期就交廣分治 !以合浦為界把膠州分成兩個州 ,一個廣州 ,一個交州 !原來的交州州治番禺做為廣州州治 !交州在新的交州地界再選地點作為新交州州治 !至於交州州治搬去哪裡了 ,我沒有研究過 ,所以不知道搬去了哪裡了 !肯定是不太著名的城池啦!

廣西、廣東兩廣的“廣”字指的是哪裡?

以前湖廣府,好多人認為湖廣是指湖南和廣東或湖南與廣西,其實湖廣是指湖南與湖北。後以湖廣為座標,廣南東路叫廣東,廣南西路叫廣西。廣東廣西就是這樣區分得來的。

梧州上古稱廣信,後稱蒼梧,唐時設梧州,後複稱蒼梧,再後來又改回梧州。兩廣歷史上曾同屬一個行政區,設廣南省,治所就設在梧州,廣字就取自梧州的古名稱"廣信″的廣字,再後來兩廣分治,以廣信為中線,把廣南路一分為二,以東稱廣東,以西稱廣西,不管稱路也好省也好。兩廣的稱謂就由此而來。只是簡單地說下,如要說得詳細,需要很多篇幅才能闡述得比較清楚,有興趣的可到圖書館書查閱資料。還有兩廣人不能簡單地統稱廣府人。兩地基本上以三大民族為主,講壯語的壯族,講客家話客家族系(漢族的一個分支),還有的就是講粵語、也就是俗稱的廣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