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 全文共 2195 字,閱讀時長約 5 分鐘

· 本文來源:亞當斯密經濟學(劉勝軍微財經出品)

“開放”使中國找到了破解“歷史週期律”的法門。

作 者 | 劉勝軍


01

1978 年“三落三起”的鄧小平,以非凡的歷史遠見,提出“改革開放”,徹底扭轉了國家命運,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大門。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不乏勇敢無畏的改革家——商鞅、王安石、張居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兩千多年來無數次“變法圖強”的努力,最終不過也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朵浪花,始終無法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句話似乎成了歷史魔咒。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拉長曆史視野來看,鄧小平開啟的“變法”,不僅是新中國發展的轉折點,也是兩千年來中華文明的一次“歷史性大突圍”:

• 從方法論角度看,在歷史上第一次將“改革”與“開放”聯繫起來,這不僅順應了 20 世紀後期的世界潮流,也讓中國得以“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發揮“後發優勢”,更通過“以開放倒逼改革”解決了改革動力不足的難題。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 總體上來看,“封閉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質,從秦朝“修長城”到明代“禁海運”,都是這一“內向文明”的心態體現。然而,“封閉性”必然導致“保守性”,在歷史的停滯期這無關大礙,但一旦遇到“人類文明突破期”,落後捱打就不可避免。“改革開放”徹底揚棄了中華文明的封閉性,因為開放的大門一旦打開就沒法再關上。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改寫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 印度現在的人均 GDP 只有中國的 1/4 。但是如果回顧一下歷史,你會大吃一驚。1978 年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人均GDP(156 美元)比印度(205 美元)還低,直到 1991 年中國才第一次超越印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龍象漸行漸遠。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中印人均GDP對比


02

鄧小平的“開放”思維,或許來自多重因素:

• 他早年法國勤工儉學的經歷塑造了他的世界格局。

• 1978 年穀牧率團歐洲考察“整體上至少落後 20 年”的結論深深刺痛了領導層。

• 冷靜的觀察:1979 年 1 月鄧小平訪美,陪同出訪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美國研究所所長李慎之(80-90 年代的頂尖思想家:南有王元化,北有李慎之)在飛機上問鄧小平:“我們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同美國的關係?”鄧小平回答說:“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凡是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起來了。”話雖直白,但的確是小平同志幾十年冷靜觀察思考的洞見。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開放”並非小平的一時權宜,而是基本國策。他的這種歷史堅定感在下面兩段話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他談到保持香港製度不變時說,“我們說不變。只講不變還是空的。我們考慮定個年限,總的是保持香港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還有法律等等。我們先來個 50 年不變好不好?50 年夠長了。講 50 年比不講年限好,更能使大家放心”。

• 鄧小平在退隱之前提出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的錦囊妙計,更是富有歷史深意:1)雖然彼時還沒有提出“修昔底德陷阱”這個名詞,但小平內心是極為敏感的——這情商真是爆棚!;2)他深知,要以“開放”來融化中華文明的“封閉性”特質,非一日之功,必須要有歷史定力。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03

經典名著《槍炮、病菌與鋼鐵》指出:

• 歐亞大陸率先馴化出動植物,推動了人類定居,這是歐亞大陸迅速與非洲、新大陸拉開距離的原因。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但,同屬歐亞大陸,“為什麼新月沃地和中國把它們幾千年的巨大領先優勢讓給了起步晚的歐洲”?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對這一“李約瑟之謎”,《槍炮、病菌與鋼鐵》給出了一個獨特的解釋:

• 瞭解中國把政治和技術的卓越地位讓給歐洲的關鍵所在就是去了解中國的長期統一和歐洲的長期分裂。中國在公元前 221 統一後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獨立的國家可以在中國出現並長期存在下去。分裂局面最後總是重新統一。歐洲就連拿破崙、希特勒這些鐵腕征服者都無能為力——羅馬帝國鼎盛時期所控制的地區也沒有超過歐洲的一半。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英國脫歐折射出歐洲分裂的悠久歷史傳統

• 中國在地理上的四通八達最後卻成了一個不利條件:某個君主的一個決定就能使改革創新半途而廢。歐洲地理上的分割,形成幾十個相互競爭的小國和發明創造的中心,如果某個國家沒有去改革創新,另一個國家會去那樣做的,從而迫使鄰國也這樣去做。

• 中國在政治上是統一的,明朝皇帝一個決定就使整個中國停止了船隊的航行。那個一時的決定是不可逆的。在歐洲情形截然不同,哥倫布出生於意大利,後來為法國的公爵服務,又後來改事葡萄牙國王,航行探險的請求被葡萄牙國王拒絕後,他又求助於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他們拒絕了他的第一次請求,但再次請求時同意了。如果歐洲在這三個統治者中任何一個的統治下統一起來,它對美洲的殖民也許一開始就夭折了。

正是由於歐洲是分裂的,哥倫布才成功地在幾百個王公貴族中說服一個來贊助他的航海夢想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我指著大海的方向:巴塞羅那哥倫布紀念碑

• 歐洲的分裂所產生的這些結果與中國的統一產生的結果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朝廷還作出一系列停止其他活動的決定:放棄開發一種精巧的水力驅動的紡紗機,在製造機械鐘方面領先世界後又把它拆毀或幾乎完全破壞了,15 世紀晚期以後不再發展機械裝置和一般技術。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英國特使“求見”中國皇帝

• 中國距離歐亞大陸其他先進的國家路途遙遠,使中國實際上成為一個大陸內的巨大孤島。這令人想起了太平洋上的孤島。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鄧小平的驚人遠見

△長期與世隔絕的新幾內亞島

讀到此處,不能不為鄧小平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所深深折服。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一下打通了中國社會轉型突破的“任督二脈”,千年玲瓏棋局就此破解。

我想起了德國俾斯麥那句名言:

政治家的任務就是傾聽上帝在歷史上走過的腳步聲,並當他在身旁經過時努力抓住他上衣的後下擺,跟他一起前進。


- END -

記得轉發給你腦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