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女工劉英:無論何時都不會丟棄任何一個孩子

在豫皖兩省交界的永城市,有一個特殊的孤兒家庭——劉英孤兒院。但誰也不會想到這個特殊家庭的創辦者卻是一個下崗女工,她就是被評為2010年度“感動河南十佳母親”之一的劉英。

60多歲的劉英當過紡織工人,下崗以後外出打過工,有了一些積蓄後,1998年創辦了安徽省亳州京久技校。由於國家政策扶持加上經營得當,學校的效益不斷提高。然而,就在生意紅紅火火的時候,一次偶遇改變了劉英的生活軌跡。

下崗女工劉英:無論何時都不會丟棄任何一個孩子

劉英為孩子過生日


2007年1月,劉英去香港考察返回途徑廣州火車站時,看到一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在乞討時被凍得瑟瑟發抖。心地善良的劉英就問孩子是哪裡人、爸爸媽媽是幹什麼的。孩子告訴她,不知道家是哪裡的,沒有爸爸媽媽。劉英給孩子買了餅乾、牛奶,孩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劉英說:“當時我心裡特別難受,這麼小的孩子咋能生活下去啊?”回家後,那個乞討的孩子久久縈繞在劉英腦海裡,揮之不去。她的腦海裡就萌生了一個念頭:要創辦一所孤兒院,讓更多無家可歸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經過考察,劉英決定將孤兒院建在自己丈夫的老家永城市。於是,2007年8月,劉英在該市鋁廠家屬院對面租賃了一處院落,投資80餘萬元創辦了孤兒院。

“這些孩子多數來自河南永城、安徽亳州等周邊地區,有的父母雙亡,有的是因為先天缺陷,出生沒多久就被父母遺棄。”劉英說,“雖然他們的父母不要他們,但是對我來說他們都是寶。”

孤兒院最多時收養了30名孤兒。為更好地照顧孩子們,劉英僱用廚師1名、保姆4名、勤雜人員1名,僅僱用人員的工資和生活費用每月就達7000餘元。

劉英有一個美好的願望,她希望自己在做好商人的基礎上,再做好這些孩子的母親,但事實證明這並不容易。因為京久技校地處亳州,劉英每次回永城處理孤兒院的事情,往返要坐幾個小時的汽車。看到母親這樣辛苦,兒子心疼地勸她說:“媽,您別折騰自己了,等咱們把企業做大了,再多為社會捐些款就是了!”劉英批評兒子說:“辦孤兒院與捐款是兩回事。”為了不那麼辛苦,她把部分生意交給兒子打理,自己則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孩子們身上。

孤兒院的孩子們各自都有不同的心酸經歷。一個叫喬引的小女孩翻開床頭櫃,拿出一疊衣服說:“這是夏天的花裙子,這是冬天的棉衣,這是秋天的毛衣,還有內衣內褲,共有5套,這都是劉媽媽給我買的。”喬引的命很苦,剛出生不久便被父母遺棄,是養父把她撿回家的。2003年3月,養父患病去世,剛滿8歲的小喬引便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2007年7月,當喬引第一次看到劉英時就摟著她痛哭不止:“俺從小就沒有得到過母愛,您就是俺的親媽媽!”17歲的張業祥家住永城市演集鎮胡牌坊村,他出生兩個月時,父親摔死在打工的工地上,母親因受刺激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他和姑姑相依為命。“我以前上不起學,是劉媽媽把我接到這裡,還把我送到學校讀書。現在我很幸福!”張業祥說。

劉英救助過的30個孩子全是孤兒。在孤兒院裡,這些孩子一個個面色紅潤、精神愉快,如果不是生活在這兒,根本看不出他們的心靈受過傷害。這些孩子有個普遍的特點:乖巧、懂事。

缺少愛的孩子,突然感受到了愛,感覺是那麼強烈。孤兒劉順在日記裡寫道:“從小我就習慣了棄兒的生活,‘母愛’兩個字對我來說只是兩個冰冷的漢字。但現在,我有媽媽了。你看,這冒著熱氣的飯,就是媽媽為我做的,我真是捨不得吃啊,我想一直捧在自己的手裡……”

由於收養的孩子們大多患有先天性疾病或有生理缺陷,先後有三位孤兒雖然花費高昂的醫療費用,但因疾病嚴重,醫治無效而不幸夭折。每當提及此事,劉英便潸然淚下。2010年農曆十月十五是劉英揪心的日子。那天,她精心撫養半年有餘的孤兒劉家旺,在花費23萬餘元的高昂醫療費用後,因先天性心臟病醫治無效,死在上海心胸醫院。回想起在亳州市五馬鎮吳小閣村剛撿到劉家旺時的情景,劉英心痛欲裂。當時劉家旺剛出生十幾天,已經好幾天滴水未進,體重只有1.3公斤,生命奄奄一息。為了照料劉家旺,劉英不知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不知流下多少辛勤汗水。劉家旺夭折後,骨灰撒進了黃浦江,回家後劉英為此大病一場。

從孤兒院走出去的孩子也會經常與她聯繫,並要給她送來自己打工掙的錢,但劉英就是不要。她說:“他們在外打工也不容易,我不能要他們的錢。他們能想著這裡,我已經很高興。不求他們回報我啥,讓他們回報社會就行。”

2012年5月,劉英因車禍碰傷了手臂,年幼的孩子們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就簇擁在一起給受傷的劉英按摩。5月13日母親節這天,孩子們把兩張寫滿“媽媽,祝你母親節快樂!”的賀卡送到劉英手裡的時候,劉英眼淚汪汪……

“有困難我自己慢慢克服,無論何時我都不會丟棄任何一個孩子。”劉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