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本文看点:十一国庆节快乐!7天的小长假即将开启,在此之前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子游”的最佳打开方式。在旅行中,让孩子真实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受,学习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给孩子机会,体验旅途中的各种波澜,真正参与到其中来,旅行才会成为真正的成长之旅。

周一

观点

全文共3863字,阅读时间5分钟

明天就正式开启十一小长假了,相信很多家庭都安排的出去旅行。

旅行究竟有什么益处?作为家长,这个话题我们经常会拿来讨论。

比如,旅行让我们和孩子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认知边界,获得一些知识技能,丰富了精神世界,这些都成为孩子的软实力。

旅行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变得更加包容多元,拥有更宽广的格局;

旅行是孩子学会独立和成长的宝贵机会,等等……

我们可以说出旅行旅行的诸多益处,但是,我觉得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旅行是让一家人增加感情的重要机会。

平常的我们大多在自己的岗位上,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旅行能让忙碌的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共同解决未知的问题,无形之中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另一方面,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总会囿于生活的条条框框,我们习惯了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

但是旅行中,我们看到了更多是“不一样”:不一样的文化风俗,风土人情,教育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在冲击着我们,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哦,原来人不一定要按照我原来所知道的方式去生活,原来这样生活也可以!在旅行中,我们的心态更加开放,更能接受“改变”。

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我们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也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是这也能帮助我们突破原来的框架,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跟很多家长一样,我也是特别喜欢旅行的。

从女儿三个月开始,当时居住在葡萄牙的我们,就开启了三口之家的旅行。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地方,即便周末两天,也通常会用来“看世界”。

我也经常思考:

如何带孩子旅行的呢?

是安排好一切,让孩子跟随你的步伐,只需享受旅程的快乐?

还是让孩子多一些参与感,让他和你一起去面对旅途的未知呢?

作为大人,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有人替我们计划好一切行程,不用去了解旅行目的地,不需要做行程规划,只要一路吃喝玩乐,最大限度的享受感官快乐,我们自然乐享其成。

但是等旅行回来之后过一段时间,除了一些片段式的记忆,很多旅行的细节都会被遗忘,甚至那些驻足过的小镇,那些最负盛名的建筑的名字,我们可能都想不起来了。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在旅行中缺少参与感,只是服从父母的安排,这样的旅程在孩子心中留下的记忆也很可能是:我妈曾带我去过一个地方,在那里我吃到过一种很美味的冰淇淋……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旅途中的女儿

如何让孩子在旅行中增加参与感和成就感,玩得开心又有趣?根据我的经验和思考,我做了一些梳理,也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 行前规划

1. 学会自己打包行李

我女儿马上三岁了,这次旅行之前,我给了她一个小包包,告诉她可以往里面放她觉得自己需要带的东西。我和她一起列出了生活必需品,比如牙刷牙膏,面霜,小毛巾,衣服等等,列在了纸上,每放进去一件,就打一个钩,保证不会遗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必需品,比如零食,玩具,书籍这些究竟带哪些,由她自己来完成和决定。前提是要都能够放进这个包包里,如果东西太多了就要学会取舍。收拾行李也考验孩子的选择能力、自我掌控和自我规划能力。

最终,女儿选择了她最喜欢的小熊和饼干陪伴她一起旅行。尽管只有三岁,她也感觉到自己是可以对自己负责的。我希望这样的习惯,可以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养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更多更好的支持,允许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可能的范围内,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度。

对于大点的孩子,可以把行前行李准备的清单列一个树状思维导图,里面分成几个大类日用品,衣物,玩具书籍,生存必备品。

在每一类下面让孩子自己去想一下,都有什么具体的物品。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里斯本海边

2. 行前的讨论

行前讨论,可以提升孩子的参与感,也让他对未来几天的旅程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期待。

这次十一,我带女儿去坐邮轮。这是她第一次坐邮轮,作为一个特别谨慎的孩子,她开始有各种担心,船会不会翻呢,我有点害怕……

我跟她说,我们坐的船特别大,就像移动的城堡一样,你记得你去迪士尼的城堡吗?我们坐的邮轮就像移动的游乐场,里面有特别多好玩的好吃的,它也特别大,特别平稳。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这个移动的游乐场玩好不好?

当我把她觉得完全陌生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建立起来连接,她就有了安全感和熟悉感,同时,她又对未知的部分充满好奇,也会对旅行充满期待。

我们还能跟孩子聊一些、做一些什么呢?

比如,去哪里旅行,坐什么交通工具,选择什么地方住宿,旅行路线,每日行程,都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来决定他们的参与程度。

行前和孩子聊一聊旅行目的地,在地图上让孩子看到我们现在在哪里,将要去哪里,增加孩子对地理知识的了解。

如果孩子认字了,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了解一下目的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帮助孩子对旅行目的地建立基本的认知,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或者带着问题去旅行。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三个月的女儿

二. 旅行中

1. 观察、思考和提问

旅行即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我们都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旅行之后留下来的东西不应该只是手机里的照片,而是让旅行中的故事走进我们心里,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怎么做呢?

跟在日常生活中一样,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多观察、提问和思考。这一类的文章我们之前也写过很多。

那旅行中又可以怎么把这三件事情串联起来,又玩得很开心呢?

我和女儿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找不同”。

“你能发现我们旅行目的地,和我们在北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论是旅行目的地的人,还是植物,交通工具,气候都可以拿来做比较。

比如,我们去年十二月份去了泰国,我会做一些示范,跟女儿说:我发现这里的人都穿拖鞋,北京的人现在都穿很厚的鞋子呢;我发现这里的人大多皮肤黝黑……我也会问她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这个过程就把观察思考和提问融入进来了。

女儿也不甘落后,她也列举了她观察到的一些不同,“妈妈,在这里可以天天喝椰子诶,在北京就不行;这里的植物比我们的小区多;这里可以天天游泳;我在这里坐车会晕车(泰国司机开车很快,又多山路)。

其实每个观察背后,都有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原因和讨论的议题。只是我们可以以更加轻松有趣的形式和态度去平等讨论,把它当作游戏。

通过有意识的玩这一类游戏,孩子也会把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问题当作一种习惯。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和女儿在普吉岛的海边

2. “天马行空”的讲故事游戏

讲故事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思维和表达能力。

有了观察和思考,就能更好的讲故事了。旅途中的见闻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故事素材。

如何讲好故事?有几个要素可供参考: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比如,有一次我们在旅途中,看到一个哭泣的小女孩,被大人呵斥了。女儿立马被哭声吸引,她问我这个女孩怎么了?

我说,你可以观察一下,也可以想象一下。我引导她思考:女孩和大人是什么关系?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可能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哭啼?最后如何解决?女孩的感受是怎样的?

这里面既有对事实观察,又有个人的想象。

女儿用她有限的人生经验去解释:这个女孩和他爷爷在外面玩,他爷爷想带她回家,她不肯回去,爷爷训斥她了,她就哭了,她应该很伤心。她回家了,爷爷可能又安慰她了,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说:小宝贝别哭了。

我会按照讲故事的五个要素,引导她多观察,梳理一些逻辑。也会帮助她丰富一些词汇。比如,女孩的衣着神态是怎么样的: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正在悲伤的哭啼。细节丰富了,语言也更加生动,故事也更加生动。

所以,一路上,只要是她有兴趣的点,不论是人、物品、风景,都可以成为我们编故事的素材。

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的,基于事实,或者基于想象的,都可以天马行空的讲故事。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和女儿在波尔图

3. 就地取材玩游戏

旅行中,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充满惊喜的,总有一些让人感觉无聊和乏味的时候,比如排队,以及在饭店等餐。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这种时候往往是没有耐心的。

比如我女儿在三岁以前。我会就地取材设计一些小游戏,因为我不想让她养成无聊的时候就看手机的习惯。

以下几个小游戏是我们在餐厅经常玩的。

吹纸巾是拿一张面巾纸,我和女儿比赛,看谁能把它吹得更高更远。我们也会给它取各种名字。“看我的飞机飞得多高”,“我的这片云飞远啦”。

摆牙签是拿几根牙签,摆成小房子,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后来为了避免浪费,我也会随身带一小盒小木棍,可以随时随地玩。)

数数桌子上有几个碗,筷子,勺子,够我们用吗?还缺不缺呢?

帮爸爸妈妈和自己分一下面巾纸吧,一共几片,每个人分几片合适,不会浪费呢?

在排队的时候,我们会玩一些单腿跳的游戏,看谁跳得多。

这些游戏,女儿都非常喜欢,甚至比看风景的时候还开心和投入,因为她感受到了,爸爸妈妈是全身心的和她在一起,这是她最享受的时刻。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在海洋馆

4. 鼓励孩子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

旅行城市遇到的人往往是和善、亲切又笑脸相迎的,这个时候是提升孩子沟通能力和自信心的好机会。选餐厅、结账、买门票、问路、拿着地图带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来做。

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可以让孩子一起想办法去解决,问下孩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意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也让孩子对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基本的认知。

比如,旅途中迷路了,我们该怎么办?

有时候我女儿会说,我们打车吧,让司机叔叔来接我们……

大点的孩子可能回答,问一下周围的路人。可能也会回答,看手机导航,看地图。

可以鼓励孩子给出多种问题解决的路径,然后验证一下哪种方案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让孩子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迷路,是做的攻略不够细致吗?还是我们看导航看错了呢?

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的根源,下次才能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我们在亚速尔

三. 旅行后

共同制作保存美好的回忆

每次旅行中,或者旅行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本旅行手帐,坐在火车上,坐在咖啡馆,坐在广场上的时候,留出一些可以发呆,可以记录的空白时间。

一幅即兴创作的小画,路边捡到的美丽的树叶、小花,一张博物馆的门票,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记录有趣的小见闻、灵感和感受,或者在旅行结束后,把照片打印出来,贴上去,更详细的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或是补充更多旅行地的背景知识……

这也许会成为最好的旅行纪念品。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旅行手帐不一定要做的多么精美,只是记录一些你和孩子一些旅途中想记录分享下来的美好瞬间或美好事物,让孩子在旅行中更加有参与感。一起回味白天的见闻,学习用图文或者符号的方式记录的下来。

旅行手帐不仅是很好的回忆,而且在记录的过程中对旅行中的所见所闻都会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就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不会轻易消逝了。

在制作手帐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更用心的去观察,去理解,去收集资料和图画,也就自然而然对不同地方的风景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

这也是深化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帮助孩子建构自己的知识模型的过程。在旅行中学习,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教育要回归生活,生活本身也是教育。在旅行中,让孩子真实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受,学习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给孩子机会,真正参与到其中来,旅行才会成为真正的成长之旅。

愿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互动话题

假期会去哪里玩呢?你和家人在旅途中又有哪些趣事?欢迎在文末留言区,我们一起分享美好吧~~

拓展阅读

限时福利

扫描海报

购买年度大课《哲思之旅》直减60元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12 田倩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童行学院内容主编

毕业于法国高等商学院

正面管教讲师

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博士在读

育有三岁宝宝

相信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明天就要去旅行,如何让亲子游更有趣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