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簡史》:世道會變,唯讀書不變

《讀書簡史》:世道會變,唯讀書不變

來自網絡

◆◆聖人造書契◆◆

書,最早是“書寫”的意思。

書寫,就需要文字符號。所以,讀書,始於造字。

《易經》上說,上古結繩紀事,後來有聖人出,仰觀宇宙——日月星辰的之列,俯察大地——山川河流之形,觀鳥鳥羽獸皮之紋而作文字符號。

文者,紋也。

伏羲畫八卦,其實就是最早的文字符號。

到了黃帝之時,開始形成系統的文字,故有倉頡造字之說。

倉頡造字之法,有六種方法: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為主,轉註、假借為輔。

傳說,倉頡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龍潛藏”。

何以如此驚天動地?科學的解釋是:人類有了知識,生產就會大發展,所以叫“天雨粟”;有了知識,就會摒棄迷信,因此“鬼夜哭”;知識就是力量,人們不再去祈求神靈,故而“龍潛藏”。

文字是文明成形的象徵,倉頡造字時代約在5000年前,所以,中華文明號稱5000年!

書,與文明,相伴而生!


◆◆讀書,就是“上墳”?◆◆

記錄文字的,叫書。

中國最早的書籍,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墳,就是高高的土堆。

按孔安國《尚書傳序》的說法,上古伏羲、神農、黃帝時代的書,都是把字寫在高高的土堆上,或刻在山岩上,謂之三墳。

由此看來,最早人們讀書,就是“上墳”。

寫在土堆上的書,因被歲月的風沙湮沒,如今已不多見;但5000年前的摩崖石刻,如今已發現不少。

十九世紀,西方學者在兩河文明的遺址上,發掘了50多萬塊

泥版書,經鑑定,它們多數產生於公元前1800年到1600年之間,上面的楔形文字,後來被破譯出《吉爾伽美什史詩》等書。

泥版書,就是在泥土上寫成的文字,然後燒製成陶片。

有意思的是,中國四千年前的少昊、顓頊、高辛、堯、舜時代,也有一疊疊的陶片書,史稱“五典”。這個“典”,正是一個象形字:在案几上直立擺放的陶片書。

八索,相傳就是八卦。掛者,掛也;索者繩也。把用繩子表達的文字符號,掛在繩子上,共有八條,稱之為“八索”。

比墳小的土堆稱之為丘,九丘,就是九州各地在土堆、山岩上書寫的文字。

看來,上古之人,想讀幾本書,就要走萬里路!

想到這裡,我等現代讀書人,何其幸福也!


《讀書簡史》:世道會變,唯讀書不變

來自網絡


◆◆“書”史,就是文明史◆◆

文明進步,可表現在多個方面,其中,文字的載體——書,卻是最集中的體現。

書寫載體的進步,正是文明進步的標誌!

如今我們所見的中國書籍,最早的是甲骨文,即3700年前的商朝,那些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此後,更珍貴的文字,還會寫在青銅器上,稱之為“金文”。

再後來,就是竹簡,用刀刻在竹片上;用毛筆寫在絹帛上。所以,書,又叫竹帛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就是把穿竹簡的繩子讀斷了三次,類似於後來的一個成語:讀書破萬卷。

直到東漢的蔡倫發明了紙,從此,紙質書一直流傳到今。

不過,在宋朝以前,雖然有紙,但文字還是抄上去的,印刷的很少。

晉朝的左思寫了一篇爆文《三都賦》,人們爭相傳抄,弄得洛陽紙貴。看見沒,貴的是紙,不是書,沒印刷出來。

大量印書,是印刷術、包括活字印刷術大發展以後的事。宋朝人讀的書,可比唐朝人多得多,就是印刷業大發展的緣故。

所以,唐朝書生主要是行萬里路,長見識;宋朝書生則真是讀萬卷書,長的是知識。

因此,同樣是知識界的大咖,李白是天才,蘇軾是通才。其實,唐朝人想當天才,真的不易。不是不用功,實在是書太少。

不過,也因為如此,唐詩反而寫得更形象,宋詩則多用典,比學問,多了學究氣。

紙質書一直沿用至今,雖然出現了電子書,但主流還是紙質書。

我們對讀書的理解,指的就是讀紙質書。那“沙沙”的翻書聲,加上特別的書香,成為讀書的獨特魅力。


《讀書簡史》:世道會變,唯讀書不變

來自網絡


◆◆學富五車◆◆

莊子在談到他的好朋友、名家代表人物惠子時,說了一句“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從此,“學富五車”就成為一個成語,比喻一個人學問大,知識豐富。

在春秋戰國那個時代,書是竹、帛,因為貴,所以少,能有五車書,實在了不得。

那時的知識分子,確實是因為讀書多。

老子為什麼最厲害?因為他擔任東周守藏吏——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兼博物館館長、兼文史館館長、兼文獻室的主任。歷代的好書都在那兒。

孔子學問第二,他看到的是魯國國家藏書。魯國是周公的封國,藏書自然是列國中的第一,僅次於周王室。

了不起的是墨子,他出身低賤,進不了天子、諸侯的圖書館,只能自己收集、購買一些民間藏書。不過,他卻成了當時最大的藏書家。史料上說,墨子出行時,要帶著好幾車書。學富五車第一人,應該是春秋時代的墨子啊!

墨子的書,自己自然是熟讀之,還會讓弟子們讀,教天下人讀!所以,墨子才是天下最偉大的讀書人!

為了讀書,便要藏書,於是,後世就有了藏書家。比如,中國最大的藏書樓名叫天一閣,它的創建人是明朝中期的範欽,他當時擁有各類圖書七萬冊以上,遠遠超過文人嘴裡的“萬卷書”。

後世還有很多人,讀書之多、藏書之豐,冠絕一時,從而獲得很多雅號,例如:

晉代的皇甫謐,沉溺於典籍之中,常常廢寢忘食,人們稱之為“書淫”;

晉代的傅迪,好廣讀書而不解其義,被同僚諷刺為“書簏”;

隋代的公孫景茂,“少好學,博涉經史,時人稱為“書庫”;

唐代李泌,喜讀書,家中藏書巨多,被譽為“書城”;

南唐人彭利用,說話不顧對象與場合地引經據典,包括對兒童、奴隸說話,都是讓人半懂不懂的史書經典上的章句,人們便稱他“掉書袋”……

五代人孟景翌,終日手不釋卷,讀書所坐之處,四面皆書卷,時人謂之“書窟”;

唐人竇威生逢亂世,諸兄弟皆尚武藝,唯他整天讀文史,被兄弟們嘲笑為“書痴”;

宋人李綱,以博覽群書、博學強記聞名,人號“書櫥”;

南宋陸游,在山陰家居營造書房,自命為“書巢”;又自稱“書癲”;

元末明初的宋濂,因家貧無力購書,只好四處借閱、抄錄,被時人稱為“書迷”……


《讀書簡史》:世道會變,唯讀書不變

來自網絡


◆◆著書、毀書與讀禁書◆◆

東周之前,最早都是官方著書,因為知識被官方壟斷著。

直到春秋戰國之時,開始有私人著書。

根據現有記載,老子是第一個著書的人;接著是鄧子(鄧析),寫法律書;然後是孫子(孫武),寫兵法。

孔子也修訂古書、增刪史書,但沒有專門著書,《論語》《禮記》都是他的弟子、弟子的弟子們編的。

戰國時,著書的人特別多,著名的有天文數學方面的《算經》、地理方面的《山海經》、醫學方面的《黃帝內經》;思想方面的書特別多,即所謂的諸子百家;還有文學方面的,如神話著作《齊諧》、詩歌《九歌》《離騷》等;此外,就是歷史書,除了各諸侯國修自己的歷史《春秋》之外,也有私人寫史,如《左傳》《國語》。

私人著書,就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結果,書籍就遭到獨裁者的禁燬。

早在商鞅變法的時候,秦國就開始禁書;到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乾脆大規模地禁書,並上演了悲摧的“焚書坑儒”。

後來的歷朝歷代,都有禁書、毀書的事兒,尤以明、清兩代為盛,而且手段很殘酷、也很“高明”,如清朝借官方修編《四庫全書》之機,毀了很多書。

除了歷代統治者禁書之外,還有很多書,葬身在戰火之中,如項羽焚燒秦王宮,不知道燒燬了多少古籍。

我們有理由相信,商朝有許多書籍,在周武王伐紂過程中被毀,在周朝建立後被埋葬,其中許多被埋在地下的甲骨文,直到1899年,才重見到光日。

如今,考古界依然沒有發現夏朝較有體系的文字,最大的原因,是像甲骨文一樣被毀了!

毀書、禁書,禁絕不了著書,更阻止不了讀書。

在文字獄盛行的明清時代,人們甚至把“雪夜讀禁書”列為人生一大快事。

四大名著,都曾被列為禁書,但依然流傳後世,而且早在乾隆年間,就有諺語: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讀書也枉然。


◆◆刻苦讀書與快樂讀書◆◆

知識就是力量,而書籍又是知識所在之處,所以,許多人為了獲得力量,便下苦功夫讀書。

史上記載的第一個苦讀書的人,名叫蘇秦,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

蘇秦看到天下七國的形勢:要麼是秦國與西方的齊國連橫,各個擊破地滅掉六國;要麼是趙國與左邊的楚國、右邊的燕國合縱,抵抗秦國。於是,他先去遊說秦國,結果,碰了一鼻子灰,花光了盤纏,貧困潦倒地回到家,連父母兄嫂都不待見他。蘇秦認為是自己讀書少了,知識的力量不夠,於是,發憤讀書。為了防止夜晚困了打瞌睡,就用椎子刺大腿,終於學有所成,再去遊說趙、楚、燕等國君,果然獲得重任,最後身掛六國相印,讓六國合縱而抗秦。

到了漢朝,朝廷以“五經”取仕(即精通儒家五經,便可當大官)。受功名的誘惑,許多文人開始苦讀書。從西漢到晉朝,出了一批苦讀模範:車胤囊螢照書,孫康映雪照書,匡衡鑿壁取光,朱買臣負薪讀書,李密牛角掛書,孫敬懸樑苦讀,等等。

其中,東漢人孫敬,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閉門讀書,廢寢忘食,不分晝夜。為了防止打瞌睡,他把長髮綁在房樑上,如此一來,只要頭一動,頭皮就會扯痛,人也清醒了。

後人將蘇秦、孫敬的故事合起來,叫“頭懸樑、椎刺股”,專指用功讀書。

到了科舉時代,因朝廷的提倡,苦讀書的人,就更加多起來,類似於現在的高考。不同的是,現在即使做了高考狀元,也不一定能立馬改變貧窮的命運;但在那時,一旦進士中榜,就有了功名富貴。所以,科舉,也叫考功名;文人,又多了個名稱:讀書人。

宋朝汪洙有《神童詩》,專講此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宋真宗趙恆專門寫有《勵學篇》,詩曰: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其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成為廣泛流傳的諺語。

民間也流行兩句話: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名天下知!

然而,這種為了考功名而讀書,卻讓很多人讀成書呆子,因為畢竟考取功名的比例很小;最大的問題是,科舉考試內容很狹窄。唐朝科舉,除了儒家典籍,還會考《老子》《莊子》;北宋王安石變法之後,只考五經;明、清兩代,只考四書。

真正的明白人,從來不鼓勵這樣讀死書。人們最欣賞、最喜愛的,是陶淵明的讀書境界: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

如果讀書的目的,真的是為了追求知識的話,那麼,該提倡的也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萬千人!

畢竟,我們既要有知識,更要有見識。

能把書讀活了,活學活用,才是讀書的正道。

宋朝宰相趙普說,他只讀過一本《論語》書,就夠用了:前半部輔助太祖皇帝治天下,後半部輔助太宗皇帝治天下。

當然,這話說得有點誇張,但確確實實應該成為活學活用的典範,所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成為一句名言,告訴人們:

讀書不在多,在於理解、在於有所得、在於應用!


《讀書簡史》:世道會變,唯讀書不變

來自網絡


◆◆電子書◆◆

進入數字時代,文字信息的載體也發生了大變化,出現了電子書,就是將訊息內容數字化,通過屏幕終端來閱讀。

短短50年,電子書已經經歷了三代翻新:電子閱讀器,網上閱讀,手機移動終端。

如今,電子書幾乎可以囊括一切知識形式: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曾幾何時,人們還在說,網絡時代,是“讀圖時代”;可是,沒幾年,人們更熱衷於影像了,比如抖音。

僅從技術角度而論,電子書是處處超過紙質書,甚至做到了紙質書無法達到的效果,例如:不用花錢買書,便於攜帶,圖、文、音、像俱全,及時與作者、讀者交流……

然而,2000多年的紙質書閱讀,已經形成一種讀書文化,其中,手持一本書的感覺、書香的味道、翻書的聲音,無不成為讀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體驗。

因此,如今,人們倡導“讀書”,往往特指閱讀紙質書。


◆◆永遠的讀書◆◆

中國的紙質書出現於2000年前,但竹簡書、絹帛書在這兩千年間,並未消亡;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千年之內,紙質書也決不會消亡!

甚至有一天,電子書也不需要了,科技會直接把知識置入我們的腦子裡。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相信,紙質書依然會存在,讀書,依然是我們人類所必須的行為!

因為,讀書,已經成為文化基因,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間,植根於我們的骨髓裡!

世道會變,人心會變,唯有讀書不會變!

祝普天下讀書人,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