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下“指令”才有效

如何給孩子下“指令”才有效

最近蝸牛爸爸發現,小蝸牛對於接收蝸牛爸爸,蝸牛媽媽,蝸牛奶奶的“指令”有一種“過濾性”的聽不見或者接收不全面。尤其是每次蝸牛爸爸跟小蝸牛說話:“小蝸牛,你寫完作業把書桌收拾乾淨,書包放到門口……聽到了沒”“聽到了”,可是結果往往是書桌收拾乾淨了,後邊的全部沒有做到。

蝸牛爸爸對於這個問題一直很惱火,也很苦惱。一直沒有找出問題的根源。

直到今天早上的一件事,蝸牛爸爸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今天早上,小蝸牛起床後,

蝸牛媽媽:“小蝸牛,起床了”

“哦”,小蝸牛。

蝸牛媽媽:“衣服媽媽給你放到……”

“知道了”,小蝸牛。

蝸牛媽媽:“把牙刷乾淨,洗臉的時候把靠近耳朵的地方洗乾淨……”

“哦”,小蝸牛。

蝸牛爸爸:“刷完牙把杯子洗乾淨。”

“好”,小蝸牛。

蝸牛奶奶:“小蝸牛,吃飯了,你快點。快遲到了”

“來了”,小蝸牛。

蝸牛奶奶:“吃快點,快遲到了,趕快系紅領巾,穿襪子。”

蝸牛奶奶:“你先把書包背上,衣服穿上再穿鞋,你的水杯別忘了。”

蝸牛媽媽:“你怎麼還沒出門,遲到了。”

“……”,小蝸牛。

就只見小蝸牛慌亂的答應著,手忙腳亂的應付著。

蝸牛爸爸發現在上學前短短的半個小時內,爸爸媽媽奶奶總共下的指令超過20多個。蝸牛爸爸的腦仁都已經亂成一團麻了,何況對於小蝸牛一個小孩子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接受這些個指令並正確的執行是非常困難和辛苦的。

蝸牛爸爸琢磨了一上午,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這裡暫且不討論蝸牛家的大人是否過多的干涉孩子的行為,我們來考慮一下如何給孩子明確清晰的“指令”)

如何給孩子下“指令”才有效

給孩子下“指令”,要遵循以下幾點:

1, 指令不應該太長。

指令應該簡短並且句子清晰。這樣孩子才能有效的接收並理解這條“指令”的意思。

2, 一條指令內的信息應具有邏輯性。

每條指令內包含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邏輯性。

比如我們在下達“吃飯的指令”時,如果還夾雜著其他信息,比如“洗手,吃飯,吃完把碗筷洗乾淨放到櫥櫃裡,記住漱口,然後把你的髒衣服放到洗衣機裡。”

蝸牛爸爸敢保證,髒衣服的事,十有八九就會被遺忘。

3, 指令來源不應太多。

同一個時間段,應該由一個人來下指令,就像上邊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奶奶同時在下指令,孩子自然會不知道該接受誰的,並且會漏掉很多信息。

4, 指令下達完成後就不要過多幹涉。

指令下達完成後,在該條指令執行完以前,不要干涉。等指令執行完後,再跟孩子一起檢查指令的執行情況,找出問題。

如何給孩子下“指令”才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