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4月23日,“雪龍”號、“雪龍2”號回到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雙龍探極”、南大洋業務化觀監測、考察站基本建設、“綠色考察”四項重點任務。

為應對新冠病毒肺炎全球疫情影響,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調整航線,按計劃完成任務,兩船相伴從南極直接回國。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雪龍”號、“雪龍2”停靠上海極地研究中心碼頭。 中國極地中心供圖(下同)

開啟“雙龍探極”新模式,歷時198天

首次以“雙龍探極”模式組織實施南極考察,“雪龍2”號2019年10月9號從上海出發,10月15日從深圳啟程,“雪龍”號2019年10月22號從上海啟程。考察隊下設12個船、站、隊,由來自105家單位的394人組成,歷時198天,兩船總行程約7萬海里,冰區航行4900海里,順利完成站基、空基、陸基考察和相關海域調查等62項任務。考察隊科學考察取得新突破,包括在南極地區首次實現激光雷達協同觀測、對艾默裡冰架區域首次自主航空調查、在長城站所在菲爾德斯半島進行多要素航空遙感觀測、在泰山站開展空間環境和天文自動觀測等多項突出成果。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緊靠碼頭的“雪龍”號 、“雪龍2”號南極科考船。

“雪龍2”完成首航任務,驗證破冰能力

艏向和艉向破冰試驗現場驗證了“雪龍2”號在全功率破冰、冰厚1.57米、冰強500KPA的條件下航速可達到2.6節,符合設計指標。中山站卸貨期間,為“雪龍”號破冰引航,將卸貨點推進至距離中山站約10公里處,大大縮短了直升機吊運物資的距離,極大降低了海冰卸貨的風險。

“雪龍2”號通過科學決策積極應對各種大風浪、能見度不良、冰區航行等嚴酷挑戰,順利完成各航段航行任務。成功6次穿越魔鬼西風帶,在氣象條件惡化、躲避氣旋的過程中,開展走航觀測。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部分科考隊員站在“雪龍”號艙蓋上揮手。

為中國南極多站點補給物資,回運廢棄物

依託“雪龍”號,通過冰面運輸與空中吊運相結合的卸貨作業,連續10個日夜,向南極中山站運送物資1582噸,運回廢棄物336噸,完成恩克斯堡島新站83.9噸物資卸運;依託“雪龍2”號向南極長城站運送物資222噸,完成111噸物資回運。

其中,船載“雪鷹102”、“雪鷹301”、“海豚”直升機累計飛行近170小時,運輸物資1200餘噸,運送人員1505人次。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雪龍”號為南極中山站補給物資。

宇航員海綜合調查,獲取“最長柱狀沉積物”

2019年12月3號至2020年1月8號,依託“雪龍2” 號首次實施宇航員海綜合調查,行程5000海里,順利完成9個斷面83個綜合站位的調查作業;回收潛標2套、布放4套。首次獲取南大洋11個站位的中層魚標本286尾,採集了18.36米長的沉積物一支,是中國南極科考史上獲取的“最長柱狀沉積物”,對揭示南大洋與氣候變化、南極海冰與生態系統、南極底層水形成等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發現了達恩利角冰間湖形成底層水並向西流動的證據。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宇航員海綜合調查。

發現阿蒙森海冰間湖為側紋南極魚產卵場

2020年1月1號至2月6號,依託“雪龍”號實施阿蒙森海-羅斯海調查,共完成9條斷面58個站位的全深度、多學科綜合調查以及3個區塊的地球物理調查;布放深水潛標1套,完成35小時水下機器人試驗,完成了3540平方公里水深資料空白區的全覆蓋海底地形勘測;獲取了總長68千米,17個百米深度剖面的海洋環境數據;首次進入阿蒙森海冰間湖區,完成12個站位的綜合調查,發現了阿蒙森海冰間湖為側紋南極魚產卵場和育幼場。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阿蒙森海-羅斯海綜合調查。

泰山站完成新能源微網系統等建設

內陸泰山站隊2019年12月10號出發,15號到達泰山站,2020年2月14號返回中山站,在站工作55天,共投入7輛雪地車、26臺雪橇,裝運物資300餘噸。全面完成新能源微網系統和無人值守電源控制系統等站區工程建設,完成天文、高空物理、冰雷達等科學考察項目,取得重要科學數據和成果。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泰山站能力建設。

固定翼飛機作業,飛行近5萬海里

“雪鷹601”固定翼飛機作業隊已具備獨立開展南極航空科學調查的能力,飛行總里程近5萬海里,完成東南極區域10次測線飛行及5次國際合作航空科學調查飛行。完成雪面機場候機樓和氣象預報系統建設並投入使用,將為後續我國自主運行冰雪跑道機場打下堅實基礎。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雪鷹601”固定翼飛機作業。

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初步具備碼頭功能

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隊歷時57天,實施30餘次野外測繪任務;地勘完成鑽孔12個,在規劃主體建築區域的7個孔位發現基岩;碎石填運規劃碼頭區域約360立方米,碼頭功能初步具備;臨時設施設備運行正常並順利完成驗收。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中國36次南極科考隊回國

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

此外,本次考察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活動,執行與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0餘個國家的國際合作項目。“雪龍”號協助新西蘭完成“阿代爾角遺址修復”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