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孔子的思想邏輯中的德

德者,得也,道得知於心於身者也。德是對道的正確認知、順應、遵從和執守,分別對應三大德:智、仁、勇。道德體用一體,陰陽和合,如果說道是孔子思想體系的一父之尊,那麼德則享有人母之榮,在整個思想家族中,她雖不是最尊貴,但最擔當,最重要。德,是孔子對前代先賢思想的繼承,豐富和發展,並創立自己的以仁為核心的學說。

太上貴德,禪讓首要的條件和法寶就是德。舜"父玩、母嚚、象傲",但他"克諧,以孝烝烝,乂不克奸",堯三番五次考察他,舜"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三載後,受禪於堯。

198、孔子的思想邏輯中的德

德是對天命的順應和反叛,順應,天子只有修厥德、疾敬德、慎厥德,才能永葆天命,永孚於休。堯曰:"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綠永終。"只有擁有真誠和公平的美德,才陪享天命,擁有四海。統治者要做德人,行德政,德行天下。皋陶要求統治者必須修煉九種美德: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寬宏大量而又恭敬謹慎,性情溫和而又自主自立,忠誠老實而又莊重嚴肅,敢作敢為而又心存敬畏,柔順而剛毅,正直而溫和,直率而方正,剛正而充實,堅毅而正義。日宣三德,可做卿大夫;日敬六德,輔佐天子;天子九德鹹事,偉大的功業就建立起來了。

德政,明德慎罰,敬德保民。舜帝上任之後,在器物上畫出五刑(墨、劓、剕、宮、大辟)的形狀警示世人。用流放的形式代替五刑,以表示寬大。用鞭打之刑懲罰那些犯罪的庶人和官吏,用木條抽打那些不服教化的學生,還可以出金贖罪。赦免過失犯罪的人,對於那些犯罪不知悔改的加重懲罰。主要是以懲戒為目的,區別罪行,處罰適度,"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治理的關鍵在於治理人心,一切以教化為主。《康誥》中,周公反反覆覆、苦口婆心告訴康叔"敬明乃罰","用康保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義。"對待老百姓犯罪要像對待自己生病一樣,如此,百姓就會徹底棄惡從善;對待百姓就像養護自己孩子一樣,如此,百姓就會得到安定。《召誥》中,總結夏商滅亡的原因,"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把"敬德"和"天命"聯繫起來,只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敬德就是敬天保民。

三代帝王都相信天命,夏桀更是把自己承受天命看做像天上有太陽一樣天經地義。商相伊尹大膽指呈"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常,九有以亡",以"德"秉承天命,反叛天命。"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於有仁。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天位艱哉!德惟治,否德亂。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惟明明後。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進而把德落實在一個"善"字,"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於克一。""一"',即是始終如一,一心一意,就是誠。《書•伊訓》:"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子的德政仁義思想就是在繼承先前聖賢建立發展起來的。《為政》:"為政以德,譬如百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德政就是明德慎罰重教化,寬以待民。孔子"仁"的概念,就是在借鑑伊尹的"善"的學說的基礎上,潤色之,豐富之。

"仁"字首見於《尚書•仲虺之誥》,是指稱有史以來第一仁君商湯的,"克寬克仁,彰信兆民。"仁是孔子思想學說中的基本思想、核心範疇。若果說禮是孔子道統家族的嫡子,那麼仁便是德性譜系的長兄,仁義禮智信中他是老大,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都是他的兄弟姐妹和血親,他們和仁擁有同一樣的基因和密碼。

什麼是仁?眾說紛紜,但最權威最精準的定義應是孔子說的:愛人。它有兩種表現形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陰一陽,一隱一顯,說的就是推己及人、待人如己,如己如心,其實就是一個"恕"字,本質就是理解人,體恤人,愛人。仁恕一體,《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君子之道費而隱,仁的學說也是博大而精深,大致可分三個層面:仁心、仁行、仁人,仁的思想,仁的行為,仁的境界。孔子從不輕易用仁許人,為何?眾所周知,孔子思想豐富,特別注重層次、步驟,方法、手段。這就使得它具有人性化、科學化、文明化,操作性強,實用性強。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不是不要探討鬼神、天命、性等形而上的東西,而是"子罕""不語",少說、不說,不等於不研究不探討,而是這些知識深奧難明,作為老師,應該保證傳授知識的準確性,理應不能給學生模糊答案,所以少說、不說,這是一;孔子學習教學態度特別嚴謹、務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對於那些不明不白的問題,方法是闕疑待查,少說、不說,這是二;所教的學生層次不同,資質不同,目標不同,不必要每個學生都探賾索隱,許多學生當學習一些經世致用的知識,積極投身社會改革中去,這是三;學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行近致遠,不可躐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近知本也,這是四。

198、孔子的思想邏輯中的德

行仁亦然。仁心,就是想愛人,理解、幫助人,這是仁的學說中最表層,應該說,每個人都有愛人的衝動和想法,哪怕靈光一現。在這個層面上,人人都能做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想做好事易,真做好事難,把思想變成行動,需要方法和條件,意志和毅力等。《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路在腳下,事貴人為。這是中層。高層,仁人。仁人就不只是想和做的問題了,就是時時想,處處做,不只是愛自己、愛自己家人、身邊人,而是愛所有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敵人,時時,處處。這就是老人家所說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仁是什麼?仁是一種真誠而久遠的情感,一種真實而廣泛的行為,一種真純而美善的境 界。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體系德性思想中的基礎部分,核心概念,但一定不是許多人所說的最高範疇。為何?一、仁者愛人,愛主要是情感,在人的心理素質知情意中,它只是必備的情的領域,是必須的,基礎的,在三達德中,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它對應的是情的部分,知情意三者缺一不可,沒有高下之分,就好比孟子的四端,仁是惻隱之心,和義禮智不分軒輊。二、《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顯然,在道德評價體系裡,至少"聖"高於仁,聖明一定高於普通人皆有的仁愛,它佔有道德制高點,就是堯舜都難以達到。在評價堯舜的概念中,還有一個詞"大"即偉大,其地位顯然也高於"仁"。《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惟天為大,惟堯則之。"三、《孔子家語•五儀解》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仁,是他們的普遍的基本要求,仁人應該是處於士人和君子交界位置,《論語》中,孔子曰:"君子之道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是君子人格的必需,三者獨居其一。

仁有不同層次,德有不同內涵,有小德、大德,還有至德。在《論語》中,孔子三次用了"至德",一次說中庸,兩次說的是"讓",謙讓。《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可稱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198、孔子的思想邏輯中的德

讓,謙讓,是孔子德性思想體系的最高品德,遠高於仁而處於至高無上的位置,它是中國文化裡最寶貴的傳統,三代禪讓,泰伯讓國,伯夷讓國,季子讓國。謙讓也是孔子家族的優良的家風,孔子十世祖弗父何也是讓國於弟,執事有格的七世祖正考父更是以謙讓簡樸著稱,《左傳•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糊餘口。"《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皆吉最完美的卦象就是大有卦之後的謙卦,地山謙,謙讓不爭,順道而為,"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天、地、人三才皆好謙而惡盈,天以氣言,地以形言,鬼神以理言,人以情言,歸根到底,到最後就是一句話:"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讓,是一種美德,也是最高的智慧,適時的讓是建立在知天知地、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的恰到好處的判斷、權衡和取捨,這也就是孔子極力推崇的"權",見微知著,審時度勢,允執其中即中庸,即誠,至誠。《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

"依於仁",仁是方法和原則,人與人交接的方法和原則,修齊治平的方法和原則,前者是仁道,後者是仁政。為人之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仁政:以德治國,以民為本,明德慎罰,敬德保民,禮樂教化,選賢任能,講信修睦,富民教民安民等。

"遊於藝"。藝,技藝、文藝,熟練掌握和研習,暢遊其間,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格物致知,修齊治平。藝是修德得道的途徑和渠道,有大小之分。小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是士和貴族子弟的必需,入仕的駕照。大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孔子蒐集、整理、校正和編修。孔子一生從不矜伐,惟有兩次給自己點贊:《論語•公冶長》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子罕》,吾何執?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一個好學的人,活到老學到老,且方法正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種人怎麼會保守落後?一個民族好學成風,書卷飄香,怎麼會不生機勃勃、興旺發達?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蔚為大觀,最根本的原因當屬中國人自古好學的學風、民風、政風,而它的開創者、造就者、楷模,正是孔子。

孔子少而賤,故多能鄙事,幫人看牛放羊趕車,應該是他青少年階段的功課。貴族子弟必須考駕照,不只是為駕車,而是要學會平衡管理術。《孔子家語》記載,閔子騫任費地長官時,問孔子治理民眾的方法。孔子說,用德政和法制。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眾的工具,就好像駕馭馬用勒口和韁繩一樣。國君好比駕馬的人,官吏好比勒口和韁繩,刑罰好比馬鞭。君王執政,只要掌握好韁繩和馬鞭就可以了。閔子騫說,請問古人是怎樣執政的呢?

孔子說,古代的天子把內史作為幫助自己執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當做馬的勒口,把百官當做韁繩,把刑罰當做馬鞭,把萬民當做馬,所以統治天下數百年而沒有失誤。善於駕馭馬,就要安正馬勒口,備齊韁繩馬鞭,均衡使用馬力,讓馬齊心合力。這樣不用吆喝馬就應和韁繩的鬆緊前進,不用揚鞭就可以跑千里之路。善於統治民眾,就得統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地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諧。所以法令不用重複申告民眾就會服從,刑罰不用再次施行天下就會得到治理。

孔子很看好射禮,因為它最能體現求仁之道。射箭時先要求自己做到心平氣和、身體端正,然後才開始。發射沒射中目標,不會怨怪靶心太小,也不應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反過來檢查自己的不足。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生民之道,樂為大焉。移風易俗,莫大於樂。樂是讓人聽和看的,只求施與,不求報答;禮是有來有往的,既講給予,也講報答。樂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禮要追溯最初的起點。樂則為同,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是故樂在宗廟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所以,樂和合夫子君臣,附親萬民。

198、孔子的思想邏輯中的德

詩書禮易樂春秋,是道德之途,尋道修德的階梯。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黃00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