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秦岭 致敬父亲山 刘东风

阅读大秦岭 致敬父亲山 刘东风

社长专栏

浩瀚书海,常困于择书。读身边好书,读权威推荐。为迎接第25个“4·23世界读书日”,华商报文化栏目特别推出就在我们身边的著名出版社的社长专栏,特邀陕西出版界的领军人物谈谈他们近日的阅读心得,并重点推荐陕西出版界的精品力作。好书就在身边,共赴全民阅读月“盛宴”,让我们一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刘东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编审。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荣获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2019年中国十大出版人物称号。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韬奋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生导师。

贾平凹老师说:“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关于秦岭,有无数的疑问需要解答。作为出版人,我们期望能承担起解读秦岭的重任。我们策划了《中国秦岭志》,试图组织全国的学者共同来解读秦岭。《中国秦岭志》作为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党双忍先生是秦岭方面研究的专家,我们在为《中国秦岭志》组稿过程认识了党先生,他对秦岭的热爱和熟悉,他对秦岭的深刻解读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于是,就有了《秦岭简史》的先行诞生。

秦岭是一座特殊的山脉,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孕育了华夏文明,见证了中国历史。《秦岭简史》以六省一市的大秦岭视野,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秦岭地理、人文、生态演进发展史。全书内容丰富,包括秦岭简史、秦岭真相、秦岭四兄弟、十全秦岭、秦岭生态、文化根脉、秦岭芯学、经略秦岭等,从多学科角度阐述了秦岭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和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全书共33万字,图片近50幅,引据扎实,行文流畅,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生动展示了秦岭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秦岭简史》用丰富的史料、可靠的数据、缜密的思考启发我们换一种角度看秦岭。

本书是一部秦岭通史。自古以来,沿着河流的地区正是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的区域,秦岭以北的黄河、秦岭以南的长江,这一独特的“一山两河”地带孕育了无数华夏子孙。秦岭优越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丰沛雨水、旺盛植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物质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一深邃的历史观,在秦岭得到了直观反映。

本书是重新发现秦岭的全书。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大秦岭是走下青藏高原的昆仑山,昆仑山是走进青藏高原的大秦岭”“从大秦岭到阿尔卑斯山,构成了亚欧大陆的脊梁,也是世界岛中央山脉”等观点。你会看到大视野下不同以往的秦岭。

本书是秦岭生态的科普书。通过对秦岭之水、林、气、景等自然要素的阐述,唤醒人类的生态自觉。秦岭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始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只有秦岭的命脉在,人的命脉才在。

《秦岭简史》对大秦岭进行了地理—生态—人文三维耦合系统研究,涵盖学科很广。本书可能是目前秦岭相关著作中,涵盖学科最广的一本书。

阅读《秦岭简史》,会发现有诸多创新之处。首先,它将秦岭中广义秦岭的概念推广开来,跳出陕西秦岭的区域概念,提出六省一市大秦岭。其次,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确定了大秦岭的全部自然边界,并进行细化分区,提出“秦岭,大秦岭的东北板块;大巴山,大秦岭的东南板块;西倾山,大秦岭的西北板块;岷山,大秦岭的西南板块”,这是一个全新的认知,也是一个全新的分类体系。再次,在剖析了秦岭的方方面面后,作者提出了“秦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也是秦岭学的核心概念——大秦岭是“中国芯”:丝路中国芯、地理中国芯、生态中国芯、人文中国芯、美丽中国芯。秦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我们提供了青山绿水,它更是孕育了周秦汉唐风华,是珍藏了中华民族记忆的父亲山。最后,作者针对目前秦岭的现状,提出“秦岭法学”,就如何保护秦岭、如何建设秦岭中央国家公园阐述了自己深刻的见解。

《秦岭简史》作者党双忍是经济学教授、生态文化学者、三农治理专家,现任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大秦岭研究院院长,本书是其长期潜心研究大秦岭的成果。本书出版后收到读者广泛欢迎,获得2018年度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资助,被评为2019年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2020年3月入选陕西省党员干部学习书目。

《秦岭简史》出版的意义,在于唤醒每一个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对绿水青山的向往,让更多的人自发地用实际行动保护秦岭,还山色鲜媚、气象蔼然。

河流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秘史

——晋陕黄河右岸的历史人文考察

马来(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

马来,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三十余载,主持了西北大学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先后策划出版了破解“三农”问题、探索民主政治发展的《乡村治理与选举观察研究丛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大型图文书《话说陕西》《华夏龙脉·秦岭书系》以及译介国际思想学术前沿的《精神译丛》等图书,这些图书先后获陕西优秀图书奖、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等奖项。个人先后获陕西省优秀编辑、陕西省优秀青年、中国大学出版社出版人物奖、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

晋陕黄河右岸指晋陕黄河陕西一侧。如果仅就右岸河流直接入黄的流域概念来看,这也是一个广大的空间,相对的历史人文主题同样宏大。我们的考察虽将“晋陕黄河右岸的历史人文”作为主题,但更多地局限在黄河岸边。这一方面因为沿岸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太丰富了,特别是700余公里的黄河峡谷内目不暇接;另一方面是因为沿黄公路开通,我们的考察更多集中在沿岸景点,多有文化旅游的性质。前后两次共15天的考察,的确时间紧张,内容丰富,要涉及的主题很多。对一个民族来说,河流隐喻或敞显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政治变迁以及精神生活的历史。考察期间,我们深为黄河自然造化的神奇与魅力所吸引,为黄河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所感动,在人文与精神层面,收获了更多的感悟和启迪。

府谷墙头。出县城向北50余公里,府谷墙头乡,其因这里明长城之墙头而得名,它也是今沿黄公路的起点。色彩斑斓的雅丹地貌莲花辿景区,与内蒙古准噶尔旗马栅乡接壤,远处稀疏的植被与广漠,给这里增添了更多的塞外风光。不远处是黄河入陕的金龙湾,与山西河曲隔河相望。黄河大大的“S”形拐弯,浩浩洪流,缓缓流淌,史载黄河在这里灌溉生民,从无泛滥之患。塞内塞外交错,农耕与游牧交汇,这里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的苍凉,也有萋萋绿林、塞上江南的秀美。古代秦人崇尚水德,秦统一后此地有“秦源德水”之称。所谓“德行不止于人,天地山川皆有其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黄河入陕,无不给人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

晋陕黄河陕北一线,自古就是胡汉相争之地。沿河据险而立的府谷、葭州、吴堡古城,记录着长期的民族融合历史和不屈的御侮抗争英雄事迹。由黄河岸的沿黄公路抬眼望去,这些依山而建的城池首先是军事防御设施,据黄河之险,立山原之要地,拒敌于城下,其坚固有“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就绥德州”之说。古城也是古代国家管理体系组成部分,是文明发展、社会生活的聚落,其中不仅保有过去的县府衙门,还保有关于教化的书院、文庙、宗教寺院及完整的生活设施。今天,府谷、吴堡古城是访古探幽的好去处,葭州古城仍继续着今天的文明生活。

黄河乾坤湾。晋陕黄河延川段,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黄河在峡谷中依地势冲蚀形成了蜿蜒蛇行的自然景观,山环水抱,乾坤涡漩,有六七个大角度的河流弯道,在与山原环抱、解开的反复中,蜿蜒前行50余公里,形成了包括延水关、清水关,苏娅湾、乾坤湾、清水湾在内的“二关三湾”国家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山河与共,创造出优美多姿的圆弧形画卷,乾坤湾是最典型代表。在这里,黄河一改雄浑壮阔的激流勇进,顺乎自然悠然前行,厚重中展现出飘逸潇洒的身影,多少透露出乾坤运转、天地造化的规律。

激流澎湃的“黄河大合唱”。碛口、壶口、石门,都是晋陕峡谷黄河河道收束的激流险段,尤其是壶口。壶口瀑布雄姿曾入选人民币主景图案,壶口瀑布激发和启示的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镌刻在民族的心灵史上。中国进入王朝政治之前的文献《尚书·禹贡》论述壶口,“盖河漩涡,如一壶然”。300多米的河面,在500米内收束为30~50米宽,在壶口倾泻而下,河之“漩涡”激流澎湃,汹涌翻滚,涛声震天,独飙怒吼。1938年,诗人未光然和东征渡河抗日的英雄儿女,路过此地,深受震撼,随后经他创作、冼星海谱曲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大合唱,唱响了抗日御侮的中华大地,唱出了救亡图存、团结一致的主旋律,构成中华民族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精神底色。

曾经是“鲤鱼跳龙门”的地方。《尚书·禹贡》和《水经注》都有大禹治水,导凿龙门的记载。“龙门”在夏商时期是这里不变的地名,今天依然是黄河的咽喉,晋陕峡谷的出口。左岸龙门山、右岸梁山,两山隔河对峙,黄河在宽数十米的龙门河道破门而山,“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大有一泻千里之势。黄河由此进入汾渭谷地,始而急流,有“下龙门,流浮竹,驷马难追”之说;继而平缓,黄河出晋陕峡谷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河道,汾渭河谷河床宽展,水流缓慢。从龙门到潼关120余公里的流程,河道比降小,河面最宽处达十余公里,这也造就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滩涂湿地,168平方公里的“地球之肾”。湿地保护区有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其中的万亩芦苇荡、《诗经》关关雎鸠的在河之洲、华夏奇景瀵泉都是当今中国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

现代治水的“潼关之困”。潼关是东汉以来关中与河洛地区东西交通的要隘,北临黄河,南据秦岭延伸之山腰。黄河北来“潼”击关山折而东流,造就了潼关的险隘要津地位。它也是关中东出的大门。今天,站在潼关古城下的港口,眼前就是渭河汇入后泱泱的黄河,抬眼北望黄河漫无边际,洋洋大观不知其限。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后,黄河河道泥沙淤积的结果。黄河出晋陕峡谷携带的大量泥沙,加上进入汾渭谷地汾河、渭河等支流冲淤,黄河东流出关愈显步伐沉重,以致造成渭河河床不断抬高,在“二华”一线已成地上悬河,黄河倒灌渭河酿成灾难已不止一次。自古以来黄河在下游的“水患”移至中游关中。至此想起了李白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中的激越情怀,想起了王维写《华岳》的“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诗意吟颂,这些对神灵伟绩的激情祝颂,面对今天现实,无不令人想象诗人的失意与落空。作为古代治水经典《尚书·禹贡》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再入于海。“厎柱”即三门峡中的三门山,山高如柱,阻河而过,故乃导之。今“厎柱”三门山已淹没于三门峡水库之下,“库坝”巍然,早已超过“厎柱”,华山之阴潼关岂不淤塞!这次考察上起“秦源德水”的府谷,出晋陕峡谷,过龙门,经华山之阴到潼关,河流山川的神奇雄浑,让我们兴奋不已,但当面对泱泱河水,淤塞阻滞的考察结尾时,难免不适,这也为我们提出了对现代治水文明的思考。 摄影 刘玉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