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在生活中,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最好的办法是收敛自己的锋芒。因为大树招风,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做事只要默默地去做,暗中积累力量,才能在困境中保存实力,在未来的日子大展宏图。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01

北魏孝明帝时,元义专权,肆意杀戮。元恭(献文帝拓跋弘的侄子)担任常侍、给事黄门侍郎,但他总是担心有一天会大祸临头,他索性装病不起。

过了一段时间,又对外说自己得了喉疾,不能说话。当时,他一直住在龙华寺,与任何人都没有往来,就这样假装沉默了近12年。

北魏永安三年十月,尔朱兆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杀了孝庄帝。当时,坐镇洛阳的是尔朱世隆。他觉得元晔世系疏远,声望也不高,就打算立元恭为皇,但他担心元恭真的是哑巴。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于是他派尔朱彦伯去见元恭,了解真实情况。这时,元恭也知道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见到尔朱彦伯后,便开口说:“天何言哉!”装了十二年的哑巴开口说了话,彦伯喜出望外。没多久,元恭即位当了皇帝。

所以,当自己的力量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时,不要试图逞强,更不要总是想超过别人。应该尽力增长知识,积累力量。在为人处世中,韬光养晦,保持低调,暗中积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02

春秋战国时期,晏子是一位志向远大、有才干的政治家,一心想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有一次,齐景公命他去治理东阿,晏子非常高兴,准备去那里大展宏图。

然而,三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向齐景公告状。齐景公很生气,将晏子召了回来,要罢免他的官职。

为了保住自己继续施展才华的机会,晏子谦恭地说:“臣知道错了,请景公再给我三年。那时,人们肯定会说我的好话。“看到他有知错必改的勇气,且言辞恳切,齐景公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又过了三年,齐景公果然听到了很多对晏子赞美的话,他很高兴,就把晏子召入宫中赏赐。但是,晏子却拒绝接受封赏。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齐景公问他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我第一次去东阿的时候,让人修筑道路,施行对人民有利的措施,于是便有坏人责怪我;我提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惩治盗贼,于是无赖都恨我;权贵犯法,我严惩不贷,没有宽恕,所以权贵们嫉恨我;如果有任何超出法度的要求,我都一一拒绝了,于是我四周的人都骂我。

第二次,我改变了我的方法。我不让人修路,拖延惠民措施的落实,坏人为此就高兴了;我不再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还放了偷鸡摸狗之徒,无赖为此就高兴了;权贵们犯法,我就不惩罚而予以偏袒,权贵们为此也不抱怨了;不管四周的人要求什么,我都一一应求,四周的人为此都满意了。

所以这些人到处赞美我,您也将这些都信以为真了。三年前,您想惩罚我,事实上,我应该得到奖励。现在您想奖励我,事实上,我应该受到惩罚。大王,这就是我不能接受奖赏的真正原因。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齐景公听后,觉得晏子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良臣,便拜晏子为齐国丞相。后来,晏子通过努力,让齐国的实力大增,成为争霸天下的一大强国。

在这里,晏子两次运用韬晦之策,终于得到了治理齐国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由此可见,韬光养晦不仅是一种绝妙的策略,也是一种成功的方式。越王勾践失败之后并没有失去信心,他默默地忍受着屈辱和痛苦,卧薪尝胆,勤勉自励,不忘国耻,暗自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在所难免会被强者压迫,韬光养晦便是求强的内在动力。面对冷遇,不立即抵抗或反击,不妨收起“武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每个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一个低调等待机会的人。

因此,人生最好的选择就是先确定方向,在努力寻找机会,懂得在命运不佳时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