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3.第一天的所见所闻

清晨时分,关上房门走出中庭,发现一头肋骨清晰可见、臀部骨瘦如柴的老黄牛蹲坐在路边,眼睛不带任何感情,不远处几条野狗为了争夺食物在垃圾堆旁撕咬。而白天从寺庙里传出的铜铃声和汽车喇叭声,以及如洪水一样的人潮此时都都归于寂静,只有偶尔几个拿着洗刷用具去往恒河洗澡的男人从身边经过,因为没有了那些在路边摆摊的商贩和载客的三轮车,竟然觉得道路比之前看到的宽敞许多。我快速的穿过很快会有烈阳高照的大马路,在弯弯曲曲的充满湿气与污秽的小巷中向右转,又向左转,最后来到了恒河边,沿恒河河畔漫步。往上一瞧,发现前面的空空荡荡的大片泥地中央,有几个五颜六色的物体特别的显眼。因为恒河边已经给大量的污泥挡住了去路,只能想着从空地上面绕过去,等渐渐的向空地中央靠近的时候突然的一阵尴尬,原来是几个中年男人在大便,从空地中央往恒河方向看过去时,发现这里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三五成群的印度男人在光着屁股蹲着。在这一点上,印度男人貌似和其他地区的人完全不同,他们把大便当作是一种娱乐社交活动,每当进行这个活动时,他们都会凑到一块,边拉边聊天。把事情解决完毕后,就会走到下面的恒河水中清洗一番,有些蹲得比较远的则会用随身携带的瓶子装满水来冲洗屁股,然后迅速提上裤子,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这个时候太阳从恒河的对面慢慢的露出了身影,石阶上沐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我曾经为恒河对面为什么是块不毛之地而感到困惑,因为恒河对岸看起来和城区这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恒河中沐浴时对着旭日进行祈祷,心中的愿望就会得到灵验”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因此河的对面一直不允许有障碍物的存在,因为会挡住早晨的太阳光。这些在恒河中沐浴的人当中男的下半身包着白布,女的裹着不同款式的莎丽,身体浸入水中,合掌、漱口、洗发,再回到码头。也有人沐浴完之后在石阶上休息,然后再进入河中。我沿着河边一直往上游走去,雨季持续的暴雨把恒河的水位涨到了岸边寺庙的底部,天气恢复正常后,淤泥并没有随着水流的移动而消失。有些路已经被污泥封锁,于是只能先绕到湿答答的巷子里面,然后到合适的位置再返回河边。印度人的办事效率实在是低得让人惊叹,我来到这里已经有好几天,淤泥都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但是工作人员似乎每天都在忙个不停。河边的水域已经给堆积的淤泥染成了灰黑色,从远处看,泡在河水里洗澡的人们和岸边陷在淤泥里的垃圾融为了一体,不仔细进行辨认,竟然分不清其所以然。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的景色)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的老人)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玩耍的小孩)

听说孕妇、七岁以下的小孩、自杀身亡者和穷人的尸体都是没有资格火化而直接往河里流放,所以偶尔会在河面见到一些漂浮着的人尸,不知道神圣的恒河能不能洗清他们这一生的罪孽,让他们下一辈子不会再承受那么多的苦楚。对于印度人来说,恒河的神圣性从来都不会因为上面漂浮着大量动物粪便和各种尸体而变得肮脏,这条灰黄发亮的河流每天依然会迎接大量的印度教徒。对于他们来说,恒河是一条具有自动净化功能的河流。他们在河中洗澡,祈祷,甚至饮用恒河水。而有些人沐浴完后会拿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小瓶子装满恒河水带回家去,这对一些无法来到此地的亲人来说,是最贵重的礼物了。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恒河边的火化处Manikarnika Ghat,Manikarnika梵文是耳环的意思,名字来源于伟大的湿婆神的妻子萨蒂,相传萨蒂为了维护丈夫湿婆的荣誉和父亲达刹在祭奠上吵得不可开交后投火自尽,湿婆从余烬中抱起爱妻的尸体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看到悲痛欲绝的湿婆,毗湿奴用轮宝将萨蒂的尸体分成51块掉落到地上,Manikarnika Ghat就是萨蒂耳饰掉落的地方。

因为恒河具有可以洗脱一切罪孽的神圣性,致使这里成为了印度最重要的公共露天火葬场,据说每天运到这里火化的尸体都超过二百具。虽然火化尸体的景象有点恐怖,却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观看。我看着前面层层堆叠的人群,想着凑上去,希望可以目睹印度这种古老的仪式。但是人实在是太多,视野好一点的位置已经挤不下人,只好先回到后边在台阶上面坐下来,等人少一些的时候再上前去。在这些台阶的最上面几层躺着几个穿着破烂、奄奄一息的人,他们像破烂的抹布一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用空洞的眼神呆呆的看着天空,貌似是没有灵魂的躯体。据当地人说他们是一些贫穷的印度教徒,在他们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就会来到恒河边呆着,等待自己生命的结束。或者对于他们来说,一段生命的结束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这辈子所经历过的一切,会经过恒河水的净化之后,流入下一辈子的轮回中。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发呆的男人,其实他是刚在河边上完厕所……)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去恒河沐浴的父子)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正在去恒河沐浴的残疾人)

“你需要看火化吗?”

对我说话的是一个小个子年轻印度男人,眼睛灰溜溜的像个老鼠,穿着的衣服已经给恒河边的污泥染成了一块一块的灰黑色,显得非常的破旧。

“是的,可惜这里已经没有位置了”

在印度的很多旅游景点游玩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印度人上前搭讪,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只是好奇而已,当你回答他们问题的时候,他们也会因为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而迅速离开。

“你跟我来,我这里有个绝佳的位置”

他居然不是因为好奇而询问的我。我转过头来看着他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示意我跟着前往的手势。觉得在这里一直坐着也不是办法,于是就跟着他往旁边的阶梯往上走了去,走到阶梯顶端后,向右拐进了一个类似于寺庙院子的平台处。

“你在这里观看,也可以拍照”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到了院子的边缘处,发现这里确实是个观看火化的绝佳地方,不但海拔比刚才的要高,而且人数也是寥寥无几。但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我没有打开我的相机。毕竟来到别人的国家旅行,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不再是代表你个人,而是你的种族,你的国家。

因为下面火化的地方离得比较远,只看得到一个用金色布匹裹着的尸体放一堆木柴上,但是还没有点火。旁边围着的几个人应该是死者的遗属,他们没有哭泣,也看不出来悲伤,感觉人们都很平静地进行着火葬程序。而在一旁有几个正在忙活的烧尸人,这些烧尸人他们有一个独特的称谓,称为多姆(Dom),而烧尸人的首领叫做多姆徕俱(Dom Raja),多姆职业为世袭制,无论是贵为印度的总理,还是通过乞讨凑足钱来火化的乞丐,火化时所用到的火苗,都得从多姆徕俱家中保存的火种那里取得,不能用火柴或者其他的火苗。据说这个火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一直未熄灭。

因为上前来观看也只是对印度这种古老的仪式感到好奇,并不想观看整个过程,加上对尸体的火化还是有点恐惧心理,于是停留一会儿后便打算离开。当我转身准备走出寺庙门口的时候,领我上来的那个青年拦住了门口。

“这里是绝佳的观看位置,你刚才拍了他们的照片是需要收钱的”

他边说着,边做出了个要钱的手势。

“我刚才相机都没拿起来,怎么可能拍到照片?你不信我可以给相机你看”

他可能刚才也在旁边注意到了我没有拍到下面的尸体,于是就换了个说辞。

“你站在这里的是我们的寺庙,你需要捐钱才可以走”

这时候他身边已经多了几个同伙,看这个架势估计我不给钱的话,应该是出不了这个门了,于是只能向他们屈服。

“要捐多少?”

“500卢比”

他伸出了右手然后张开五个手指,但左手仍然做出拦着的动作,没有丝毫松开的痕迹,应该是怕我会趁机溜走。

“我身上没那么多钱,我只能给你100卢比,不要就算”

我从钱包里抽出了一张一百卢比递给了他,他拿到钱后,迅速放到了口袋,动作之利索,好似乌贼触手抓到猎物放进口中一样。他把钱收好后,才肯把手松开,然后若无其事的走了下去。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祈祷的老人)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发呆的男人)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中的一条渔船)

在火化的地方走出来后,已经没有心情在恒河边行走。这个时候突然想了起来,瓦拉纳西有一间很出名的blue lassi店就是在这里附近,于是便打算前往。我向坐在路边地上卖番茄的大妈打听前往的路径,她给我指了向左的方向,于是我往她所指的方向走了过去。走了一段路后,发现有点不妥,印象中网上描写这间店铺的位置是在恒河边的旧城区里面的,这个方向明显的已经是恒河的反方向了,我估计她是只听到了lassi而没有理睬前面的blue,所以就指了一间附近的奶昔店的路给我了。这时候只能再向身边的人打听,看着不远处一个穿着衬衣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挺靠谱,于是就向他询问,我朝他指引的方向一直走,过了一段时间后,眼前出现了一个分叉路口,便向路边一个矮瘦的印度男人继续询问了起来。

“你要去blue lassi,你这就问对人了,你跟我走就行”

跟着他走了一会后,果然到了奶昔店。在我准备转身进店的时候,他貌似没有走开的意思,而是向我做出了一个食物的手势。好吧,原来只是一个收费的服务,而不是真的在帮我。我从钱包里抽出了一张10卢比递给他,他接过钱后貌似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带你走了那么远,你就只给10卢比吗?”

看着他一副拿不到钱就不走的态度,还是从钱包里多抽出了一张10卢比给他,他拿到钱后,迅速的收进了口袋,一会儿就消失在了巷子尽头。看着他已经离开,便转身走进了这间奶昔店。店铺的面积不大,貌似和网上的名气不太符合,然而店铺的三面墙壁上都密密麻麻的沾满了曾经到过这里喝奶昔的旅客的照片,以证明这里真的就是网上描写的那一间著名的店铺。放在桌面的菜单上显示有各种各样的奶昔,听说有一种大麻奶昔最有特色,有人喝了没感觉,有人喝了会感觉进入仙境,而有人喝了后要在医院躺三天,我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尝试这个,而是要了一杯普通的香蕉奶昔。下单之后,老板在里面的房子出来帮我在现场做了起来。他先是盘腿坐下,把冰块放在石板上敲碎后放进罐子中,然后从旁边的大盘里舀出几勺发酵好的酸奶倒进罐里,接着拿出一整条香蕉,剥开后切成一片一片的,也是全部放进罐子里用木杵进行仔细的研磨,最后盛在一个灰红色的陶罐中,洒上一些装饰物,插上一个小木勺后递给了我。

把奶昔送入口中的时候,只感觉一抹冰凉香甜在舌尖上散开,缠意绵绵的掠过干枯而麻木的味蕾。到此刻我才知道,原来在印度这个地方,居然还有这么好喝的东西,于是从此往后,去到每家饭店吃饭,我都会要多一杯奶昔。

这里貌似离火化的地方不远,在喝奶昔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就会有尸体从店铺门前的巷子里抬过去,每次他们走过的时候,都会伴随着“ram nam satya hai(意思是神明的法号)”的口号,口号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对于我来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尸体,心里还是有些少抵触。但是看到尸体从老板身边抬过去的时候,他都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应该是对尸体和死亡这些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吧。或者对于他们来说,死亡本身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东西,因为这只是进入轮回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我们对死亡会感到恐惧,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对死亡之后的世界一无所知,但是如果坚信死亡之后就会进入下一辈子的轮回中,那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和狗一起睡觉的男人)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聊天的小孩)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边的人们)

4.恒河夜祭

在Dashashwamedh Ghat举行的恒河夜祭可以说是游客来到瓦拉纳西的必看项目,印度教徒感恩于湿婆神和恒河女神赐予的恩惠,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这种仪式。傍晚时分,在天还没开始黑的时候,祭坛边就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做准备。我在祭坛前面的阶梯最后一排坐了下来,随着夜幕降临,下面的人逐渐的多了起来,最终到音乐声响起的时候,已经是人山人海,不时有卖花灯的童男童女在面前经过,10卢比就可以买下一盏。

不一会儿,五个长相俊俏,穿着华丽神服的男青年走上了祭坛。听说这些作为祭司的男青年都是经过选美而选出来的,也难怪以前在一些印度旅游书籍里面描写到很多女性都会对他们发花痴。随着他们的上台,祭祀就开始了,只见他们很自然的,貌似是天生就会的一样,优雅的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他们依次拿起点燃的香、海螺、铜铃、法灯、牦牛尾巴等法器,最后拿起一盏点亮的眼镜蛇灯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口里念念有词的唱着祭文,在一套动作完成后就会向恒河抛洒花瓣。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个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而举行的项目,但是看到下面每个印度人都是一副虔敬庄重的表情,还有身边的印度人从小声的吟诵接着到站起来面对恒河挥舞双臂的激动模样,这确实是在进行一场连接神与人的庄重仪式。这时候祭坛上空飘荡着悠扬的古老音乐,将现场所有的人萦绕。连作为无神论者的我,都觉得自己的灵魂已经在这神圣的氛围中得到了升华。我想起了之前在论坛上看到的一篇非常热门的文章,描写的是独自到印度旅行的一个女生,来到瓦拉纳西的时候,把举行夜祭的两个祭司给睡了。先不去讨论这件事的真伪,把这种事情发到网络上,我觉得这对别人的宗教信仰总是会有些不尊重,虽然最后把恒河夜祭给炒作了起来,但是夜祭本来就不是一个旅游项目,它只是别人日常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是一个非常圣洁的行为,即使没有一个游客来到此地,夜祭还是每天会准时举行,或许没有游客的到来,对他们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可以说瓦拉纳西具有一切可以成为发达旅游城市的条件,这里有恒河边像油画一样的风景,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有各种名胜古迹……在这些条件当中随便拿出一条都可以吸引一大批游客的前来,但这里直到今天都只是一个稍显落后和脏乱的小城市,就足以说明印度人根本不想把这里发展成为旅游城市,他们只想安安静静的在这里进行自己的宗教仪式。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恒河夜祭的祭司)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卖花灯的小女孩)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船上的印度男人)

经过一个小时的吟唱,仪式就算是结束了,接着祭司们会把开过光的物品分发给信徒们,然后接受他们的合影请求。在这期间,祭司们的举手投足间无时无刻都是流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不过这是正常的,毕竟他们可是千挑万选出来与神沟通的媒介。接着到最后一个放花灯环节,只见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盏花灯,祈祷过后放进河水中,一盏盏花灯承载着放灯人的心愿,缓缓随着恒河水的流动飘向远方,听说这样就可以得到湿婆神和恒河女神的神佑。

在我们的意识里面,穿传统的民族服饰,住在传统的古老房子里,一般都只是旅游景点的一种宣传手段。但是在印度这个地方,不用去旅游景点,到处都是这种场景,他们的日常服饰就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纱丽,他们住的房子就是上百年的老房子。想起来,我也是因为这种致命的吸引力而来到印度,并且久久不肯离去,或许是我早已经对我身边的那个世界感到厌倦了吧,印度这个地方总是有一种魔力,让人无时无刻都感觉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世界中。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放花灯的少女)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船上的印度男人,静静地在思考什么)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坐在恒河边喝奶茶的印度男人)

5.印度的“脏”

有时候走在瓦拉纳西的街头小巷,时不时的就会给满身脏污的神牛挡路,一些毛几乎掉光,皮肤发红的癞皮狗在湿滑发臭的小巷子里面撕咬,屋顶走动的大猴子突然跳到路过的游客身上抢东西,把游客吓得惊声尖叫。瓦拉纳西是印度教徒心中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而对于在这里生活的动物们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在瓦拉纳西街巷的这批动物中,数量最多,最为神圣的应该是牛了。在印度教的教义内容中记载着:两足之人以婆罗门最为优秀,四足动物中以牛最为杰出。牛的地位之所以那么高,首先,母牛与印度神学中的轮回转生教义有关。据说从一个恶鬼轮回到一只母牛需要经历八十六次转生的过程,再多一次转生的话,灵魂便可托生为人形。而一个杀了母牛的人的灵魂将要轮回到全程的最低一级,重新开始轮回生命。为了帮助自己所爱之人的灵魂走向拯救之旅,亲人们会捐献钱财用于饲养印度神庙中周围的牛群,或者每天都会做一些食物拿去街边喂牛。他们相信自己的亲人死后,要穿越一条堆满火焰的河流, 而他们的捐赠和施舍会给予死者抓住一条母牛尾的机会,牛尾巴可以让他顺利地游过火焰河,从而到达轮回的彼岸。并且,印度教认为神灵都是活在母牛的身体之中,神学家们把一只母牛身体内的男神和女神的数量确认为3亿3千万。所以,印度人相信从牛身体中出来的一切都是神圣的,真心真意的去爱护牛群的话,也一定可以得到这些神仙的佑护。

动物们之所以可以在这里生活得那么悠哉,这和印度教的传统有很大关系。印度教是个宣传业报轮回的宗教,不杀生成为了他们的传统。但印度教并不是一开始就实行这种不杀生制度,在印度教的前身——吠陀教的时候,进行祭祀还要宰杀各种包括牛在内的动物,到佛教和耆那教诞生的时候,婆罗门教的地位日渐式微。为了应对佛教和耆那教的竞争,婆罗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这途中,他们发现尊重动物生命的教义正在变得流行了起来,并且越来越强大,根本就无法战胜它,于是他们渐渐地、不知不觉地采纳了这一种教义,让它看起来好像是他们原有教义的一部分似的。这就是印度教文化最大的魅力,可以包容一切外来的文化,然后变成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印度教紧跟潮流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吸纳了很多当时受到民众信奉的流行的教义,其中就包括佛教的大部分教义,这些变化导致原来位于社会高层的贵族崇拜的婆罗门教过渡到了大众性的印度教,而禁止杀生这一条也跟着成了印度教教义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街道那么脏的原因,因为有一大部分脏物都是来自这批肆无忌惮的动物的排泄物。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很喜欢的一张照片,大眼睛的小女孩)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瓦拉纳西贫民窟的小孩)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卖花灯的小男孩)

实际上印度不是到处都是那么脏污,因为每天早上都会有人进行清理,可能就贫民窟会特殊一点,这就像我朋友说的那样:“当你来到这里和他们接触后,就会发现相对于他们贫穷的生活,门口的那堆垃圾显得是多么的不重要了”。

印度教徒普遍都喜欢追求模糊而看不清的东西,例如至高无上的神、灵魂,看不见的前世来世等,但对处于眼前的实际却往往会忽略,例如自己家周边的环境卫生。在家的时候他们每天早晨起床都要净身沐浴,吐净痰液,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才能敬神,而门口的垃圾堆发出的恶臭他们可以当作不存在,只要自己的身体和家里的神祗接近无暇便无所谓。印度教徒在“室内脏”和“室外脏”之间划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人从室外进入室内必须遵循严格的行为准则。

唾液、血液,人类的排泄物自然是极端不洁的,但是如果穿着鞋子走在这些粘满粪便的路上走着的时候,这些脏乱就与我隔绝了,对我不存在任何影响,清理这些垃圾应该是一些低种姓所从事的职业的责任,如果这些人清理得不及时,路面很快会变成了垃圾堆,但是也与我无关。我曾听过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说法,是关于印度男人为什么不愿意站在小便池前嘘嘘的,他们的解释是说怕尿液会溅出来粘到自己,从而玷污自己的身体,所以嘘嘘的时候一定要对着墙。他们甚至甘心站在厕所外面对着墙,都不愿意去用里面的小便池。如果在大街上没有墙的情况下,印度男人就会在臭水沟旁边蹲下解决,这样可以缓解尿液的冲击。结合以上的画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进入神圣的寺庙之前需要把沾满污秽的鞋子脱下放在门外了,去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脱鞋也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在动物界,牛是被认为是最洁净的,鱼类属一般,猪、鸡、狗的洁净度就低了许多。在植物界,菩提树是最洁净的,棉花比麻洁净。金属也有分别,其洁净度依金、银、铜、依次而降,而金属又比陶类更净一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一直是全球黄金最大的消费国,他们购买黄金不仅是用来佩戴,有些人还会将黄金用于祝福和祈祷。人体的洁净度依头、手、腿、脚而降,肚脐以上为净,以下为不净,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觉得别人摸他的头是一种极大的不敬。人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以及同血、死、腐烂有关的东西被认为是最污秽的。所以在今天的印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没有建立厕所的原因,因为和这些污秽物接触被他们认为是一种非常堕落的行为。

在印度这个地方旅行,随时要做好“原来这就是真实的印度”这种心理准备。你用什么心态去看世界,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世界。如果你眼里只有这里街道上的脏乱差,那你永远都只能看到一个让人厌恶的脏乱差的印度。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瓦拉纳西街巷)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瓦拉纳西街巷,自行车后面那一桶是牛奶)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六)

(瓦拉纳西的街巷,虽然很破旧,但是并不脏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