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文/历史九点半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影响后世2000年,被尊称为“太史公”。

司马迁生卒年不详,他因何而死,死后又葬在何处,历史并无记载,成为一大谜团。不过,由于司马迁的历史影响太大,因此在他家乡的衣冠冢,成为史家圣地,历朝历代都加以保护。

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图:司马迁墓入口

司马迁衣冠冢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东南1公里处,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墓祠占地4.5万平方米,内有牌坊、山门、献殿、寝殿、墓冢等,墓前立“汉太史公墓”碑。

但是,很多人会有疑问,司马迁是中原王朝的史学先师,为何他的墓却是“蒙古包”形状呢?正如咱们所说,司马迁墓历经千年,多次整修,而目前保持的“蒙古包”形状,则是元朝时重新整修建造的。

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图:司马迁墓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是我国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原文明,忽必烈逐渐接受了汉文化。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大蒙古国”国号改为“大元”,这是具有巨大象征意义的事件,代表着蒙古正式从草原游牧国家向中原农耕国家过渡。

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图: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除此之外,包括中原王朝的国之基石:儒释道内核,也逐渐被接受,文化、经济等一系列的政策也在转变。

那忽必烈为何会对司马迁情有独钟呢?不仅仅是因为司马迁在历代中原王朝的地位,更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过九个字,这九个字对忽必烈来说可谓如获至宝,为元朝的正统性提供了法理依据。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匈奴人的祖先: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也就是说,匈奴人其实也是远古华夏民族的一个分支。很多人会觉得,司马迁记载的是匈奴,和蒙古有什么关系?

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图:匈奴人

其实,匈奴和蒙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都是兴盛于蒙古高原,双方虽然有差异,但也可以说是传承关系。因为古代蒙古高原民族混杂聚居,底层分得并没有那么细。说得再简单一些,匈奴立国也好,蒙古立国也罢,说到底只不过是领头的大哥换了,普通人还是那群人。

因此,忽必烈认为蒙古和匈奴是传承关系也没有错,这就好比是秦朝和汉朝,他们分别是秦人和楚人建立的国家,虽然国号换了,上层家族也换了,但国家的基本盘还是那些人,因而他们都是中国。

所以,在忽必烈看来,不管蒙古、匈奴还是中原人,往前算都是一家人。当然我们不知道忽必烈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至少表面上他是这样认为的,这对于蒙古入主中原的正统性是有帮助的。

元朝为何将司马迁墓修成“蒙古包”形状?因他记载过九个字

图:元朝疆域图

司马迁这九个字,给了忽必烈的元朝提供了法理依据,那就是大家都是一家人,因此忽必烈需要将司马迁抬起来,那么将司马迁的墓整修成“蒙古包”形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