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体》到《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电影的热血与狗血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

刘慈欣《流浪地球》

初看小说《流浪地球》的感觉是无与伦比震撼,电影上映之后也没有给原著拖后腿。豆瓣8.0。好于88%的科幻片,90%的灾难片。连读金庸的六神磊磊同志都不仅感叹‘我们武侠人该退场了。未来,拜托了’。可见其影响之大。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电影的热血与狗血

电影中还原了原著宏大的设定,而且也尽可能的展现了冰天雪地的末世情景,美中不足的是家庭戏太多了。好莱坞喜欢讲末世之后的父子情,譬如《世界大战》。一对有隔阂的父子因为一场灾难相互理解,最后父子情深。这样带有人性的灾难电影最能打动人心。像《后天》《2012》。所以把《流浪地球》说成世界级的科幻片也没什么问题。

说到《流浪地球》就不得不提刘慈欣的另一部作品《三体》。如果《流浪地球》代表中国电影人的热血与激情,那《三体》无疑能代表中国电影人的狗血与傲慢。

一部《三体》,几次说要上映,几次又延期,现在干脆不上映了。据业内人士说,当时《三体》电影是赶工完成,想趁着小说在国外获奖,风头正劲时捞一把。没想到拍的实在太烂,烂到剪不成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也就无限期的搁置了。这部狗血大戏,是不是可以拍一部《烂片现形记》。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电影的热血与狗血

狗血的《三体》死了,热血的《流浪地球》成功了。那是不是说中国科幻的春天来了呢?

虽然中国拍出过《珊瑚岛上的死光》这样硬核的科幻片,但总体而言,科幻片这块是一片空白。一部《流浪地球》可以开创一个时代吗?遥想十几年前,一部《无极》横空出世,意欲开创中国玄幻电影的未来,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无极》即成了开始,也成了巅峰。《流浪地球》会是这样的命运吗?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电影的热血与狗血

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中国的骄傲

从最近几年的电影市场来看,绝对不会。虽然烂片高票房的也有,但好电影高票房的更多,这说明中国的观众已经看电影已经回归理性,《三体》这种烂片已经不能生存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还会远吗?

不过也别高兴的太早,即使是科幻电影春天来了,也不意味经典科幻电影就会出现,毕竟就算是好莱坞,也不是每年都有《太空漫游》。至于中国何时能够出现像《太空漫游》那样,能够称为伟大的作品,也很简单。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电影的热血与狗血

二十多年前,当刘慈欣还在安静的做电工时,中国科幻小说是很边缘的一种作品,和西方科幻小说的差距,就像《流浪地球》和《太空漫游》的差距一样遥远。刘慈欣成为大刘,中国的科幻小说有了世界级的水平,《三体1》获得了雨果奖,扬名天下。

所以想要有载入史册的电影,先要有载入史册的大师。如果电影界出了一个刘慈欣,拍个《太空漫游》那都不是事。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电影的热血与狗血

《普罗米修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