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體》到《流浪地球》 中國科幻電影的熱血與狗血

“黃昏並不意味著昏暗,地球發動機把整個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發動機安裝在亞洲和美洲大陸上,因為只有這兩個大陸完整堅實的板塊結構才能承受發動機對地球巨大的推力。”

劉慈欣《流浪地球》

初看小說《流浪地球》的感覺是無與倫比震撼,電影上映之後也沒有給原著拖後腿。豆瓣8.0。好於88%的科幻片,90%的災難片。連讀金庸的六神磊磊同志都不僅感嘆‘我們武俠人該退場了。未來,拜託了’。可見其影響之大。

從《三體》到《流浪地球》 中國科幻電影的熱血與狗血

電影中還原了原著宏大的設定,而且也儘可能的展現了冰天雪地的末世情景,美中不足的是家庭戲太多了。好萊塢喜歡講末世之後的父子情,譬如《世界大戰》。一對有隔閡的父子因為一場災難相互理解,最後父子情深。這樣帶有人性的災難電影最能打動人心。像《後天》《2012》。所以把《流浪地球》說成世界級的科幻片也沒什麼問題。

說到《流浪地球》就不得不提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三體》。如果《流浪地球》代表中國電影人的熱血與激情,那《三體》無疑能代表中國電影人的狗血與傲慢。

一部《三體》,幾次說要上映,幾次又延期,現在乾脆不上映了。據業內人士說,當時《三體》電影是趕工完成,想趁著小說在國外獲獎,風頭正勁時撈一把。沒想到拍的實在太爛,爛到剪不成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也就無限期的擱置了。這部狗血大戲,是不是可以拍一部《爛片現形記》。

從《三體》到《流浪地球》 中國科幻電影的熱血與狗血

狗血的《三體》死了,熱血的《流浪地球》成功了。那是不是說中國科幻的春天來了呢?

雖然中國拍出過《珊瑚島上的死光》這樣硬核的科幻片,但總體而言,科幻片這塊是一片空白。一部《流浪地球》可以開創一個時代嗎?遙想十幾年前,一部《無極》橫空出世,意欲開創中國玄幻電影的未來,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無極》即成了開始,也成了巔峰。《流浪地球》會是這樣的命運嗎?

從《三體》到《流浪地球》 中國科幻電影的熱血與狗血

珊瑚島上的死光是中國的驕傲

從最近幾年的電影市場來看,絕對不會。雖然爛片高票房的也有,但好電影高票房的更多,這說明中國的觀眾已經看電影已經迴歸理性,《三體》這種爛片已經不能生存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春天還會遠嗎?

不過也別高興的太早,即使是科幻電影春天來了,也不意味經典科幻電影就會出現,畢竟就算是好萊塢,也不是每年都有《太空漫遊》。至於中國何時能夠出現像《太空漫遊》那樣,能夠稱為偉大的作品,也很簡單。

從《三體》到《流浪地球》 中國科幻電影的熱血與狗血

二十多年前,當劉慈欣還在安靜的做電工時,中國科幻小說是很邊緣的一種作品,和西方科幻小說的差距,就像《流浪地球》和《太空漫遊》的差距一樣遙遠。劉慈欣成為大劉,中國的科幻小說有了世界級的水平,《三體1》獲得了雨果獎,揚名天下。

所以想要有載入史冊的電影,先要有載入史冊的大師。如果電影界出了一個劉慈欣,拍個《太空漫遊》那都不是事。

從《三體》到《流浪地球》 中國科幻電影的熱血與狗血

《普羅米修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