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音樂活化石蒙古族長調民歌

#張雲雷帶你走進非遺 蒙古族長調民歌,“長調”在蒙古語發音為“烏爾汀哆”,意思是長歌,是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蒙古族長調民歌具有鮮明遊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蒙古族長調民歌主要流行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和蒙古國。2006年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Ⅱ-3。

草原音樂活化石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也是一種跨境分佈的文化。 蒙古族長調民歌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長亭古道伴君行@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