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法官煉成記——記江蘇省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劉龍

“三心”法官煉成記——記江蘇省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劉龍

介紹要素式審判法

【江蘇消息】“傾心”讓他案結事了人和,“精心”讓他調研成果累累,“潛心”讓他理論轉化實踐。他就是淮安市淮陰區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三心”法官劉龍。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近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表彰了近十年來全省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劉龍榜上有名,榮獲“全省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他還多次被評為省、市、區三級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先後被授予“市優秀工作者”“區青年標兵”等榮譽表彰。

“三心”法官煉成記——記江蘇省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劉龍

普法講課

“傾心”辦好每一起案子

“永遠不要讓你的訴訟技巧超過你的良知。”這是劉龍法官信守的法律格言。

2018年7月,劉龍在審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傾盡全力為一位拾荒老人撐起了“半邊天”。

一次意外,拾荒老人騎著三輪車不小心撞傷一位行人。一方是孤寡老人,無兒無女;一方家庭經濟困難,要求賠償,怎麼辦?

為了使案件糾紛得以化解,劉龍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他既不能讓拾荒老人“雪上加霜”,也不能讓被害人“吃啞巴虧”,他輾轉雙方之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經過十餘次反覆協調,受害人終於對拾荒老人的境況表示理解,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三心”法官煉成記——記江蘇省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劉龍

獲得錦旗

調解成功後,老人將籌措到的賠償款付至受害人,對著劉法官一聲接一聲說“謝謝”。

細心的摸索著案件的“癥結”,順著焦點,一點一點地破解難題,縮短心與心的距離。自2012年辦理案件以來,劉龍法官始終注意法、理、情的交融平衡,做到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精心”雕琢每一篇調研

推開劉龍的辦公室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摞到半人高的書本,一張辦公桌被擠得僅剩下電腦前的一點空隙,“書團錦簇”,怡然自得,劉龍就是在這樣的辦公環境下細斟慢酌每一篇調研。

“會辦案、善調研。”這是該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滕威對劉龍的評價。

2009年8月考入法院至今,劉龍一直是調研領域的“排頭兵”,沉心俯身,精耕細作。榮譽的背後,是他一直默默無聞地付出。加班加點搞研究是“家常便飯”,每年都自掏腰包近萬元購買法律書籍進行研讀,“筆耕不輟”,不斷進行自我提升。一入調研深似海,他卻樂在其中。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審判是法官的本職工作,調研是提升法官審判能力的重要手段。“調研是更高層次的審判”,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從最基礎案例著手,關注審判實踐中的難題,研判具體問題,不斷提升調查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他認為,提升調研能力,可以更清醒地看清現實中的問題,正所謂:“只有入乎其內才能辯細察微,故而言之切中肯綮,出乎其外才能鳥瞰全局,故而行事盡顯高致雅量。”

“潛心”運用每一個成果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二字,只有創新才能讓事物‘活’起來。法院調研不能停滯於白紙黑字,調研成果要實現其價值必須迴歸現實、迴歸當下。”劉龍法官對調研的作用認識清晰。

劉龍在審理案件、司法調研的同時,善於謀劃創新。

他參與的“品質司法助民企”項目,緊緊圍繞區域發展大局,開展巡迴審判、法官大講堂等系列創新活動,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法律諮詢服務。面對當前多發的涉企糾紛,他還推動成立“有話好好說”調解工作室等特色創新項目,積聚力量、訴源化解矛盾糾紛。

在保障當事人基本訴訟權益的前提下,他積極探索要素式審判法、改革庭審模式、推行簡易式文書,提升審判效率,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縮短至28天。效率提升後,當事人認可度也大大提高,法官也從堆積如山的文書中得以“抽身”。

讓數據“說話”。從事審判工作十年以來,他審結各類案件1081件,妥善審結葛某訴某公司債權轉讓等一批疑難複雜案件,無一錯案,無一起案件引發涉訴信訪。他在國家級、省級媒體上發表調研文章近30餘篇,參編的《最高人民法院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新釋新解》,合著的《要素式審判法》,得到審判實務界、法學理論界的一致好評。(陳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