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昨天,我在“抗擊疫情 心理援助”的熱線中接到了一個媽媽的求助。

她向我講述了她讀高三的“乖”兒子,在疫情期間“叛逆”的故事:

我兒子小明,今年讀高三。從小學到現在他的成績一直很好。聽父母的話,在學習上也幾乎沒有讓我們操過心,是個乖孩子。

他讀的是我們這個城市最好的重點高中。因為已經高三了,學校對學習課程抓得很緊,他一直都是跟著老師們教學的節奏緊張有序地學習。


學校是2019年臘月26放寒假,2020年的初五開學,只有10天的時間。

兒子早早的就跟我們商量,希望在這10天裡,我們不要管他,讓他放鬆放鬆,等到開學後,他會更有動力迎接緊張的高考。聽了兒子的想法,我們也覺得孩子平時的確很累,時間緊、壓力大,假期也不長,只有10天,放鬆一下也好。於是在寒假的初期,他上網看電影、看新聞、跟幾個要好的同學在網上打遊戲,我們也沒有約束他。

可是隨後新冠病毒疫情就來了,學校的開心時間從初五推到正月十五;再從正月十五推到二月二;從二月二到現在,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兒子的狀態是:睡覺時間晝夜顛倒,晚上玩遊戲熬夜,白天迷迷糊糊,不怎麼聽課。考試排名,他從班裡前十名到倒數十名,年級排名也倒數幾十名了,因此我們做父母的非常著急、焦慮。


#心理諮詢師說# @心理諮詢師裡平

高三下半學期,學校新課的學習內容其實都已經上完了,下半學期都是複習和鞏固新舊知識。其實,對上高三的小明影響最大的,並不是他的作業沒有完成、沒有跟上學習進度,而是他現在身體內部的生物鐘跟學校的時間節律不匹配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根據小明的這一表現,我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要從孩子的內部懂得“乖”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

孩子從小到大,一直是在父母的監管、老師的約束下完成的學業,孩子在高三放寒假初期跟父母要求不被管束的真正需求其實是想在假期裡真正享受一下時間被自己主動支配的自由。

因為小明從小是個乖孩子,小時候,父母對他的限制,同時是一種支撐,一種保護。他也許是在父母的約束、監護下成長起來的,大概很少有犯錯的機會。

實際上,一個孩子的成長,一定是需要有很多試錯的。試錯,就是增加體驗。


高中的孩子正處在自我同一性的整合期,“自我同一性”其實就是指的“我是誰”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從外部看,他們已經變得高大、強壯,但是在內部,他們正處在心理斷乳的衝突當中。當他們的內心有衝突、矛盾時候,從心智的角度來看,其實還是個10左右的孩子。

他們缺乏成熟的情緒、情感,不能理智地處理挫折,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這個階段的他們,最大特點是什麼呢?

就是一旦現實層面的外部結構鬆了(疫情下學校停學在家上網課),他們就像內部折斷了脊柱的病人,一下子就垮塌了。

心理學者們曾在著名的幾所高校做過調查:男孩子中,特別是在中學階段沒有出現過所謂“叛逆”的“乖”孩子,由於他們沒有體驗過“叛逆”的挫折,沒有吃到過“叛逆”這塊“糖”的時候,在大學裡,特別是大一的時候,這群“乖孩子”就玩得特別的理直氣壯,有的甚至想方設法的違反校規翻牆出去上網。

其實,從一個生命的成熟發展來看,他們需要有這樣的成長體驗:自我力量和自由放縱的較量。

心理學中的人本主義是一個大的理論學派,它從個體存在的角度來理解“自由”。

自由意味著世界外部結構空白下的高度自律。個人做到自律後就能把它內化為內部的結構,而內部結構對自我力量的需求是很大的。個體想要把這種力量呈現在生活裡,就需要在生活裡、在錯誤中去獲得、去成長。

那內部結構的成長指的是什麼呢?

指的就是人格的穩定、價值觀的穩定、關係的穩定、物質需求的穩定。

當個體外部的結構擠壓內部結構的時候,不會造成他內部結構的垮塌,這樣的人才可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第二,調整小明的作息比逼著他完成作業還重要。

如果他的作息調整過來了,經過老師帶領的一輪一輪的複習,他原來學的知識經過適當的鞏固,成績還有希望提升。

第三,親子關係不要破裂是關鍵。

如果小明得到了父母的理解、支持而不是憤怒、指責,慢慢地,他還能重新找回節奏,找回安全感和自信。


請記住下面重要的兩點:

1.消除“叛逆”的方法,傾聽是關鍵。

父母應不帶私心雜念的傾聽小明,不急於對他下結論。保持與小明目光的接觸,消除分心,傾聽時切忌開口,讓小明知道我們父母在聽著,不要一味的批評他。

2.父母結成聯盟。

當小明用叛逆試探父母的耐心的時候,請不要失去信心。堅持下去不要恐慌,要表現出對小明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耐心等待小明在試錯中找回自己。同時父母保持自己前進的步伐,承認自己的不足,不要忽視自己的業餘生活。我們有精彩人生,孩子才會真正覺得安全,放棄對小明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要強迫小明聽話,他才會開始聽我們父母的話。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當孩子在我們的生活裡出現所謂“叛逆”的時候,請換一種思維:

孩子的“叛逆”不是錯,“叛逆”是孩子在與我們練習“分離”時送給我們的一塊“糖”!

#抗疫心理援助# #心理有您#


+=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