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昨天,我在“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的热线中接到了一个妈妈的求助。

她向我讲述了她读高三的“乖”儿子,在疫情期间“叛逆”的故事:

我儿子小明,今年读高三。从小学到现在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听父母的话,在学习上也几乎没有让我们操过心,是个乖孩子。

他读的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因为已经高三了,学校对学习课程抓得很紧,他一直都是跟着老师们教学的节奏紧张有序地学习。


学校是2019年腊月26放寒假,2020年的初五开学,只有10天的时间。

儿子早早的就跟我们商量,希望在这10天里,我们不要管他,让他放松放松,等到开学后,他会更有动力迎接紧张的高考。听了儿子的想法,我们也觉得孩子平时的确很累,时间紧、压力大,假期也不长,只有10天,放松一下也好。于是在寒假的初期,他上网看电影、看新闻、跟几个要好的同学在网上打游戏,我们也没有约束他。

可是随后新冠病毒疫情就来了,学校的开心时间从初五推到正月十五;再从正月十五推到二月二;从二月二到现在,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儿子的状态是:睡觉时间昼夜颠倒,晚上玩游戏熬夜,白天迷迷糊糊,不怎么听课。考试排名,他从班里前十名到倒数十名,年级排名也倒数几十名了,因此我们做父母的非常着急、焦虑。


#心理咨询师说# @心理咨询师里平

高三下半学期,学校新课的学习内容其实都已经上完了,下半学期都是复习和巩固新旧知识。其实,对上高三的小明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他的作业没有完成、没有跟上学习进度,而是他现在身体内部的生物钟跟学校的时间节律不匹配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根据小明的这一表现,我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从孩子的内部懂得“乖”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

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是在父母的监管、老师的约束下完成的学业,孩子在高三放寒假初期跟父母要求不被管束的真正需求其实是想在假期里真正享受一下时间被自己主动支配的自由。

因为小明从小是个乖孩子,小时候,父母对他的限制,同时是一种支撑,一种保护。他也许是在父母的约束、监护下成长起来的,大概很少有犯错的机会。

实际上,一个孩子的成长,一定是需要有很多试错的。试错,就是增加体验。


高中的孩子正处在自我同一性的整合期,“自我同一性”其实就是指的“我是谁”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外部看,他们已经变得高大、强壮,但是在内部,他们正处在心理断乳的冲突当中。当他们的内心有冲突、矛盾时候,从心智的角度来看,其实还是个10左右的孩子。

他们缺乏成熟的情绪、情感,不能理智地处理挫折,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这个阶段的他们,最大特点是什么呢?

就是一旦现实层面的外部结构松了(疫情下学校停学在家上网课),他们就像内部折断了脊柱的病人,一下子就垮塌了。

心理学者们曾在著名的几所高校做过调查:男孩子中,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没有出现过所谓“叛逆”的“乖”孩子,由于他们没有体验过“叛逆”的挫折,没有吃到过“叛逆”这块“糖”的时候,在大学里,特别是大一的时候,这群“乖孩子”就玩得特别的理直气壮,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的违反校规翻墙出去上网。

其实,从一个生命的成熟发展来看,他们需要有这样的成长体验:自我力量和自由放纵的较量。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是一个大的理论学派,它从个体存在的角度来理解“自由”。

自由意味着世界外部结构空白下的高度自律。个人做到自律后就能把它内化为内部的结构,而内部结构对自我力量的需求是很大的。个体想要把这种力量呈现在生活里,就需要在生活里、在错误中去获得、去成长。

那内部结构的成长指的是什么呢?

指的就是人格的稳定、价值观的稳定、关系的稳定、物质需求的稳定。

当个体外部的结构挤压内部结构的时候,不会造成他内部结构的垮塌,这样的人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第二,调整小明的作息比逼着他完成作业还重要。

如果他的作息调整过来了,经过老师带领的一轮一轮的复习,他原来学的知识经过适当的巩固,成绩还有希望提升。

第三,亲子关系不要破裂是关键。

如果小明得到了父母的理解、支持而不是愤怒、指责,慢慢地,他还能重新找回节奏,找回安全感和自信。


请记住下面重要的两点:

1.消除“叛逆”的方法,倾听是关键。

父母应不带私心杂念的倾听小明,不急于对他下结论。保持与小明目光的接触,消除分心,倾听时切忌开口,让小明知道我们父母在听着,不要一味的批评他。

2.父母结成联盟。

当小明用叛逆试探父母的耐心的时候,请不要失去信心。坚持下去不要恐慌,要表现出对小明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耐心等待小明在试错中找回自己。同时父母保持自己前进的步伐,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忽视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们有精彩人生,孩子才会真正觉得安全,放弃对小明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要强迫小明听话,他才会开始听我们父母的话。


高三了,“乖”孩子也叛逆?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


当孩子在我们的生活里出现所谓“叛逆”的时候,请换一种思维:

孩子的“叛逆”不是错,“叛逆”是孩子在与我们练习“分离”时送给我们的一块“糖”!

#抗疫心理援助# #心理有您#


+=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