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逝去的那十分鐘

在我們九零後的兒時記憶裡,上學還是很開心的,學習壓力不像現在似的那麼大,可以開心的學,放心的玩。

但現在不一樣了,孩子們坐在教室裡得拼命的學,才能不被淘汰,別說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了,就是課間十分鐘也得用來學習。

因為很多學校和老師不允許學生課間打鬧、大聲喧譁、疾走,課間十分鐘往往安靜得像平靜的湖面,而且,這個“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學校的普遍現象。

致我們逝去的那十分鐘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3%的受訪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課間十分鐘是如何度過的。

學校不允許孩子課間外出玩耍,73.0%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身心壓力不能得到及時緩解,53.6%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因此視力下降,66.7%的受訪家長稱會鼓勵孩子課間注意放鬆。(該段數據來自中國青年報)

致我們逝去的那十分鐘

以家長的角度看這件事,孩子在學校學習本來就久坐不動,課間十分鐘也不能好好活動身體,會增加學生的頸椎、腰椎、近視眼的發病幾率。

而且,長期缺乏鍛鍊,孩子的體質就會變弱。耐力差、力量不足、肥胖近視是中國青少年目前的體質特徵,現在很多學校都把通過體能測試作為一種硬性要求。

從學校的方面來說,現在的學生大多活潑,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同學之間也經常會有嬉戲打鬧行為,但把握不好分寸,就容易引起糾紛,甚至很可能發生意外事故。

那意味著,學校要承擔責任,但這不能成為學校的藉口,保護學生安全也是學校的職責範圍。

致我們逝去的那十分鐘

小陳和小鄒是銀川興慶區某中學的同班同學。2018年5月,兩人在課間玩耍時比誰力氣大玩摔跤,卻失去平衡致雙方摔倒。

小陳摔倒之後左手撐地,而小鄒剛好倒在其身上,致其左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經司法鑑定,小陳之傷為九級傷殘,造成各項損失合計為6.24萬元。

但學生不去參加課間活動還存在一些主觀因素。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的學生學業壓力大,學習時間長,課間需要適當休息,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去接受新的知識。

其次,很多老師準備的授課內容多,到了下課時間還不能結束授課,只能佔用學生的課間時間。

致我們逝去的那十分鐘

在課間休息時,學生們還要進行先複習再預習的操作,還要找時間消化上節課的內容,短短十分鐘,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真的沒空去玩耍。

學生的課間十分鐘也是在學校的重要部分,不僅要處理個人事務,如果能夠合理安排,還可以達到轉換思維、提高精神力的作用。

與其限制學生的自由,不如在保證他們安全的情況下,把這珍貴的十分鐘還給他們。

告訴他們在校園裡可以進行什麼樣的活動,什麼活動可能會發生危險,這對孩子也是一種保護”。

少年強則國強,腦力強更要體力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