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船員在大洋中飄蕩,經常居無定所,他們的權力經常無法得到保障。

我們來看幾個多年來的連續案例:

案例1:

2017年,中國江蘇一艘名為“聯合女神號”的萬噸貨輪在印度被扣押,船上23名船員被困在當地一個港口內一個多月時間,生活困難。

因為船東方——南京遠浩船務公司的其它船隻拖欠了國外油商的加油款,導致“聯合女神號”受到牽連,被印度孟買高等法院扣押。而就在被扣押的2016年12月,船東公司宣佈破產。現在船上23名人員不但回不了家,還被拖欠了5個月共計150萬元的工資。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女神號船員們

案例2:

2018年12月,來自中國的FLYING號貨輪被馬達加斯加扣押,因為馬國政府懷疑此船和紅木走私有關。2019年3月,15名船員被當地法院以“非法入境”等三項罪名判刑五年。11月,二審維持原判。該船船員符偉剛稱,案件發生已一年,但船東卻一直在國內逃避責任,自他們入獄以來,工資停發,船員家庭無力生活,深陷悲痛之中。

如圖新聞: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案例 3

2020年初,全世界大規模爆發新冠疫情,以鑽石公主號為例的部分遊輪由於存在船舶的船旗國、母港所在國、所屬公司所在國不同的情況,各國互相推諉管理責任,在使用哪國勞動法來保障船員權利等法理問題上有重大爭議,因此處理滯後造成了船上大規模的船員感染事件,造成嚴重衛生安全後果。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此次疫情暴露了在全球性重大衛生事件背景下,由於在國際法,海洋法的管理範疇有衝突或者空白,且不同國家的勞動法不同,在不同海域(公海,靠港)等複雜情況下,沒有有效的船員生命健康權的保障措施。世界分工逐漸細化,區域鏈的連接更加緊密,船員將成為全球化的重要一環,秉承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保障船員的各方面權益是至關重要的。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鑽石公主號

作為一名船員,確實應當認識到:

“海上不是法外之地。船員在船工作,所面臨的法律關係比陸地職業更加複雜,應當不斷提高法律意識,保持對法律的敬畏之心,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而且中國海員建設工會海員工作部副部長王建蘭告訴記者,船舶有“流動國土”之稱,船舶雖然懸掛不同船旗,船上船員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但是船舶的運營和船員就業都在國際公約、一國或地區的法律法規約束之下。

因此,船員要多瞭解自己如何能保障自己的權益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身為一名海員,如何才能更好地替自己維權、以防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呢?

  1. 瞭解任解職信息

現在在中國海事局官網“船員業務網上申報系統”就可以核實本人的任解職信息,如發現漏報或錯報,應及時與派出單位聯繫解決。船員變更聯繫方式後,也應通過“船員業務網上申報系統”進行更新,確保及時獲取海事管理機構提供的船員任解職短信提示和相關服務。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1. 重視合同

合同是船員維護自身權利最有證明力的證據。船員應選擇有資質、信譽良好的船東或服務機構合作,依法簽訂合同。在簽訂合同前,認真閱讀,確保自己充分理解合同約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勞動標準、服務期限、遣返、航線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項,對在船工作的工作強度和可能遭遇的海盜、政治、法律風險有充分預估和準備,對不理解或未涉及的事項及時與公司溝通確認,妥善保存合同。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1. 盡職履責。

船員應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素質和職業素養,忠於職守,重視船舶安全生產、海上環境保護,最大程度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海上違法行為,防範職務犯罪和海上刑事犯罪,特別注意不能為追逐利益,鋌而走險進行不法行為。

  1. 依法維權。

因他人涉嫌犯罪導致船舶被扣押或無辜船員被滯留時,船員應尋求合法途徑維權,不要有牴觸情緒,或採取過激行為,將自己陷於更加不利的局面。可以委託當地律師按照當地的法律規定和司法程序維護自身權益,同時尋求中國駐當地的外事機構給予幫助。刑事法律問題解決後,仍涉及勞動關係問題的,船員可以依法向船東要求賠償。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與船東或船員服務機構簽訂了勞動合同,構成勞動關係的船員,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提起勞動仲裁,依據仲裁裁決向法院申請執行。按照民法相關規定與船東簽訂勞務合同的船員,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向海事仲裁機構申請海事仲裁,依據法院的判決或仲裁裁決申請執行。在申請訴訟或仲裁之前,船員應該瞭解《勞動合同法》《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仲裁法》《船員條例》等關於訴訟、仲裁及船舶優先權的相關規定,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船員在仲裁或訴訟過程中要注意時效問題,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內進行仲裁或訴訟,否則會喪失勝訴權。

投訴時的注意事項

對侵害自己利益的船東或船員服務機構進行投訴的時候,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1. 儘量提供詳實信息

船員在投訴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應明確提供被投訴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違法具體行為。為更有效地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船員在舉報時可以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同時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繫方式,便於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投訴人聯繫。

  1. 及時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在兩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因此,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船員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以防超過維權時效。

  1. 收集證據材料

船員在工作時應注意保存好用人單位的招工招聘記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相關工作憑證,以便投訴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或在申請仲裁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供。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在船公司各方下屬工作,船員權益很可能受到威脅,或是不受重視,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支持每位船員為航運業做出的貢獻吧!


帆說科普 | 一名船員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維權?

掃描二維碼 關注數海雲帆研究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