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一個黑人女孩的階層晉升之路

她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第一夫人,而且來自“根正苗紅”的工人家庭。

她還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同時擁有兩所常青藤名校學歷的第一夫人:哈佛+普林斯頓。

她的爸爸是水廠工人,媽媽是家庭婦女,他們靠著微薄的收入,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普林斯頓大學。


讀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一個黑人女孩的階層晉升之路

《Becoming》封面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11月13日推出了自傳《Becoming》,講述了自己從一個普通黑人家庭的孩子成長為普林斯頓和哈佛高材生,又成為第一夫人的傳奇經歷。上市15天內,《Becoming》的紙質版、電子版和音頻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銷量一舉超過200萬份,超過了克林頓夫婦和小布什傳記的同期銷量。

米歇爾兒時的教育究竟有什麼不同?她是怎樣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走進普林斯頓和哈佛的呢?帶著好奇,我讀完了這本自傳。

讀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一個黑人女孩的階層晉升之路

圖為童年的Craig(前左)和米歇爾(前右)與父母合影

20世紀60年代,米歇爾在芝加哥城的南區(South Side)出生和長大,這個地區大部分居民都是黑人,當時美國的種族矛盾依然緊張。1968年,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演講時被暗殺,引發了席捲全美的黑人騷亂,芝加哥也未能倖免。

儘管種族矛盾尖銳,但米歇爾的童年在父母的庇護下過得簡單而幸福。她的父親在水廠工作,母親是家庭婦女。米歇爾還有一個比她大兩歲的哥哥Craig。就是這麼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黑人家庭,卻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普林斯頓大學:哥哥Craig畢業後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退役後又當上了大學籃球教練,妹妹米歇爾從普林斯頓畢業後考上哈佛法學院,畢業後進入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並在那裡邂逅了她未來的丈夫奧巴馬。

米歇爾的父母雖然都沒有上過大學,但都希望孩子能接受白人精英教育,擺脫窮困。在上幼兒園之前,母親就開始教米歇爾和哥哥認字,帶他們去公共圖書館看書。由於比其他孩子認字早,米歇爾和哥哥小學時都有跳級經歷。

上小學時,米歇爾一家搬到South Side的一箇中產階級聚居區,但他們算是這個社區的窮人,沒有自己的房子,租了親戚家小樓的二層,這個二層原來設計只能住兩個人,結果卻塞下了他們一家四口。米歇爾的父母堅持不貸款買房,而是省吃儉用,力所能及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母親的抗爭

米歇爾在離家步行幾分鐘的Bryn Mawr Elementary School上學,她的媽媽一直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作為PTA成員(類似咱們中國的家委會),幫忙組織家長捐款,用於給孩子們添置學習設備。

媽媽還在關鍵時候幫了米歇爾一把。

二年級時,米歇爾遇到一位不稱職的老師,這位老師不喜歡學生,上課的時候班裡亂成一團粥。當米歇爾回家跟媽媽抱怨後,媽媽揹著米歇爾去找學校溝通,經過好幾周的遊說,學校同意將米歇爾和另外幾位成績優秀的學生轉到三年級的特長班,而且換了一位非常和藹的老師。

米歇爾在自傳裡說,“這是一個很小的舉動,但改變了我一生。那時,我沒有停下來問自己,那些留在原來的班級,繼續被那位不稱職的老師教的學生該怎麼辦?現在,作為成年人,我知道,當孩子們被老師瞧不起,當大人們沒有花功夫幫助孩子們學習時,年幼的孩子們心裡清楚得很。孩子們用違反紀律的方式發洩對大人們的憤怒,但這並不是孩子們的過錯,他們不是‘壞孩子’,他們不過想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讀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一個黑人女孩的階層晉升之路

年輕時的奧巴馬伕婦

“白人”教育

在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依然很普遍,米歇爾的父母切身感受到黑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們的親戚和朋友,因為種族歧視,失去了很多讀書和晉升的機會。米歇爾的父母希望孩子能跨越種族的鴻溝,過上更好的生活。

米歇爾在傳記裡寫道,她10歲的時候,有一次跟幾個表姐妹一起玩。有一個表妹斜眼瞟了她一眼,很尖銳地問:“你怎麼像白人女孩那樣說話?” 雖然米歇爾矢口否認,但她清楚地知道對方指的是什麼:她和哥哥的發音確實跟其他黑人孩子不一樣,因為父母很早就要求他們用規範的英文發音,比如說“going”,而不是“goin”,“isn't”,而不是“ain't”。

米歇爾的父母還買了大英百科全書和字典,每當孩子們對發音、單詞或者歷史知識有疑惑的時候,隨時可以查字典。但是,這種所謂“白人”的說話方式,在一些黑人同胞看來,是對黑人文化的一種否定和背叛。

米歇爾回憶說,在若干年後,他的丈夫奧巴馬競選總統時,也在黑人中引發了類似的質疑,只因為他操著一口“常青藤式的英語” 。

米歇爾的父母相信,接受白人的精英教育,可以幫助孩子跨越階層鴻溝。所以,在大哥Craig申請高中時,儘管一些公立高中開出了offer,但米歇爾的父母還是寧可自掏幾千美金學費,將送兒子進私立教會學校。這所學校的老師都是牧師,80%的學生都是白人,來自附近的白人工薪家庭。


讀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一個黑人女孩的階層晉升之路

米歇爾為奧巴馬的總統競選助陣

培養“成年人”

米歇爾在自傳中說,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引導式”的,她的媽媽總是說:“我不是在養小寶寶,我培養的是成年人。”

例如,父母不會強制要求孩子晚上幾點必須回家,只是問:“你們覺得幾點回家比較合理?” 然後相信孩子們會信守承諾。

米歇爾還舉例說,哥哥Craig是學校的籃球明星,很受女孩子喜歡。有一次,Craig告訴媽媽,他喜歡上了一個8年級的女生,這個女生邀請Craig去她家玩,並且暗示,約會那晚她父母不在家,他們能有獨處的時間。

Craig對這個邀請有些猶豫不決,一方面有點經不住誘惑,另一方面也知道揹著對方父母太不道德。他猶猶豫豫地向媽媽坦白,也許希望媽媽能阻止自己。但是媽媽認真聽完Graig的話後,只是摸了摸Craig的肩膀說:“按照你認為最好的方式處理吧。”然後就若無其事地轉身繼續幹家務活。

米歇爾猜想,媽媽一定知道哥哥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們必須自己做決定。這是我們的人生,不是她的”。

Craig高中畢業後,由於籃球特長,收到了多家大學的offer,有的甚至提供全額獎學金,但米歇爾的父親還是堅持送他去普林斯頓。父母的常青藤情結後來也影響到米歇爾的擇校選擇。

教育投資

米歇爾初中畢業後,考入了Whitey Young High School,這所學校成立時間不久,但是口碑極好,後來成為芝加哥最好的公立學校。米歇爾考入這所高中時,只有20%的學生是白人。米歇爾在這所學校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她也很珍惜學習的機會,成績在班級裡一直名列前茅。

米歇爾的家庭雖然不寬裕,但是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來。儘管如此,米歇爾還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有一次,Whitey Young High School的老師組織假期去巴黎遊學。米歇爾知道要花一大筆錢,索性沒有跟父母提這個事。但是父母從同學嘴裡聽說了巴黎旅行計劃,責怪米歇爾為什麼隱瞞。最後,米歇爾跟同學一起坐上了飛往巴黎的航班。

高中畢業時,米歇爾申請了哥哥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並且幸運地被錄取,還獲得了獎學金,開始了父母期盼的階層躍升之路 (米歇爾在自傳中承認,她被錄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有個球星哥哥)。


讀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一個黑人女孩的階層晉升之路

米歇爾普林斯頓本科畢業照

回顧米歇爾的童年,她的成就固然受到時代大趨勢的助推,比如60年代推行的平權法案,要求大學在招生時照顧少數民族和女性等弱勢群體,但更離不開父母的高瞻遠矚,讓兩個孩子自小就發奮讀書,接受更好的教育,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

有這樣的父母,何嘗不是米歇爾的幸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