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殺毛文龍真相讓人心寒,戳破謠言看真相!

袁崇煥殺毛文龍真相讓人心寒,戳破謠言看真相!

袁崇煥為什麼殺毛文龍很多人都說過,今天筆者來說點不一樣的事情,眾所周知袁崇煥曾經跟崇禎許諾五年平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袁崇煥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他自己也能明白除了求和別無他法,這不是筆者主觀臆測,看幾段史料:

天啟間,崇煥撫遼東,遣喇嘛僧餾南木座往建州主款,會罷歸,未就。至是再出,無以塞五年平遼之命,乃復為講款計。建州曰:‘果爾,其以文龍頭來。’崇煥信之,且恐文龍洩其款計,遂身入島誘文龍至……以尚方劍斬之。”

——《明史紀事本末補遺》

譯文:天啟年間,袁崇煥擔任遼東巡撫,派喇嘛去滿清議和,因為被免職,沒有成功。等到復出以後,沒有辦法實現“五年平遼”的大話,於是重新議和。滿清方面說“你真的要議和,就拿毛文龍的頭來”,袁崇煥答應了,同時又害怕毛文龍破壞議和,就去雙島把毛文龍殺了。

“崇煥自出都門至寧遠,專主款;於寧遠捷後,即令番僧往清軍中唁問,意欲議和。會罷歸,未就。迨再出,陛見日,許上五年復遼;既而懼上責效,欲復修款議。惡文龍擾之,乃決計斬文龍……”

——《崇禎實錄·卷二》

譯文:袁崇煥到了寧遠,一心議和,寧遠獲勝以後,就派喇嘛去清軍中弔喪,想和清軍議和。因為被撤職,沒有成功。復出以後,對皇上誇口五年還遼,後來又害怕皇上責問,想重新議和,害怕毛文龍破壞議和,所以決定殺了他。

“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故至東江,即殺文龍,示信以就款局。瞰上弗之許,遂嗾敵闌入脅款,仍戎以無得過薊州一步。己巳冬,東兵至,崇煥牛酒相慰勞。夜半,倏渝盟,拔騎突薄都門。”

——林時對《荷牐叢談》

譯文:袁崇煥表面主戰,暗中議和。所以去東江,馬上殺了毛文龍,向滿清表示誠信,以促使議和成功。看到崇禎不許議和,就勸說敵人入關逼朝廷議和,但要求他們不要越過薊州一線。己巳年冬天,清軍來了,袁崇煥拿出牛肉和酒慰勞清軍。到了半夜,清軍突然違反了約定(指不越過薊州一線),拔營而起,直撲北京

林時對是南明弘光之臣,此人明確指出本來袁崇煥和滿清協議不越過薊州,可惜狡詐的滿清韃子毀約,這才發生了己巳之變

“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也,甚至殺東江毛文龍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許,遂嗾奴闌入脅款,仍戒以弗得過薊門一步,崇煥先頓甲以待。是夕敵至,牛酒犒勞。夜未央,敵忽渝盟,騎突薄城下,崇煥師反殿其後。”

——黃宗羲《弘光實錄抄》轉引自全家殉國的民族英雄徐石麒疏

清初黃宗羲的史料也互相印證了這一點

袁崇煥殺毛文龍真相讓人心寒,戳破謠言看真相!

在這裡要澄清和解釋一下,不是筆者想堆砌史料,若只舉一至兩例那很可能被大夥質疑是孤證,並且有偽造嫌疑,現在這幾段史料是從不同時代,不同角度得來,有明末有南明還有清初,大夥都將這件事的矛頭指向了袁崇煥,筆者前面說過袁崇煥想求和的動機,他為了完成自己的許諾,為自己掙得一個好名聲,不惜鋌而走險去拉攏後金,甚至有通敵的行徑,誰知滿清違反約定,直接進攻北京,打了袁崇煥一個措手不及。當然了,筆者不想開口水仗,有沒有通敵不在本次討論範圍內,但是為了求和殺毛文龍那是沒有什麼異議的事情,

袁崇煥上任第一個事就是斷了毛文龍的經商通道、斷了糧餉,江東地區餓殍滿地,動搖了軍心,然後袁崇煥造勢毛文龍要投敵的假象,矯旨捧著尚方寶劍就把毛文龍殺了,殺了毛文龍三個月後,皇太極繞過了最為袁粉們津津樂道的關寧防線直搗黃龍,史稱“己巳之變”,沒了毛文龍掣肘後的後金再無顧忌,不怕繞遠路了,因為後方再無敵人。

袁崇煥殺毛文龍真相讓人心寒,戳破謠言看真相!

毛文龍的乾兒子孔有德還有親信耿仲明、尚可喜等人被朝廷突如其來的做法嚇壞,本身就意志不堅定,隨即就立刻向敵人投誠,成了剿滅大明的滿清悍將,各個在清朝都當封了王。袁崇煥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和能在青史留名的一己私慾,殺了毛文龍引起了一系列惡果都慢慢覆滅了大明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