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躍遷,前易後難

作者:王小五

階層躍遷,前易後難

天底下,再也難找“文憑”這樣的好事。

假期開學,很多學生愁眉不展,因為得了“假期綜合徵”,需要多開幾副藥(作)方(業),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有一群人卻會眉開眼笑,不用問,一定是新生,而且是大學新生。

他們對未來充滿期望,也被家人給予厚望,真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

學生之所以如此滿懷希望,是因為相信。相信奮鬥的價值,更相信——文憑的力量。

文憑,是勞苦大眾實現躍遷的第一步,也是相當關鍵的一步。

一個農村的孩子,憑藉一張大學文憑、重點大學文憑、清華北大的文憑,就能實現階層的飛躍。

憑藉一紙錄取通知書,可以和全國最優秀的人成為同學、朋友、戀人;

憑藉一紙畢業證書,可以進入全國最好的企業、事業、機關單位,和全國最優秀的人成為同事,接受他們對你流露出來的外部性,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憑藉一紙證書,可以名正言順地獲得城市的戶口,及其附帶的很多美好事物:更好的教育、醫療、交通、文化、衛生等一切。

去年以來,“搶人大戰”的城市多達50個,連超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也開始半遮半掩地發文搶人。憑藉清華北大這樣的文憑,能直接申請落戶上海了。

一個較低階層的人,只要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幹學習這一件事,就能更上一層。

試問天底下,還有這麼容易的事嗎?沒有。

如果有,也只發生在中國,科舉時期。那時讀書學習幹得好,直接做官,進入最高樓層。那是坐上了神州5號,直接昇天。

現代社會,雖然沒有這麼誇張赤裸裸,但文憑認可度依然空前。高考是最清楚高效的通道,即使它不完美,但卻幾乎是底層人民唯一的希望。

人靠大米活,也靠希望活。

如果沒有通過高考進入城市,也依然可以用腳投票,從農村走進城市,從小城鎮走進大城市,從大城市走進一線城市。

大城市意味著更多的人,更多人聚在一起,自然產生更多的需求、情感、文化、知識、技術,從而產生五花八門的企業,形成產業,這是城市的聚集效應。

舉個栗子,一個村子裡,是沒有皮具護理店的,到了鎮上,可能就出現一家,到了縣城,會有幾家,到了大城市,就會有連鎖店。

所以,在大城市,更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擁有用戶,更容易活下去,更容易活的好。

進了城市,無論有沒有戶口,有沒有金光閃閃的工作,只要雙腳踏上了城市的土地,身體擠進去,就上了更高樓層,這是要被後代子孫點讚的。他們回想起來會說:“我的爺爺,在X年來了XXX,有智慧,有膽魄。”

通過高考獲得文憑、走進城市,是清清楚楚的樓層進階途徑。

因為清楚,所以容易。雖然學習很難,但知識都在課本里;雖然進入城市很難,但腳就在腿下邊。這是很清楚的,半點不用懷疑。

比較難的,是進入城市後,接下來的模糊事物:模糊的題幹、模糊的選項、模糊的答案。

一旦畢業進入工作階段,人們就進入集團作戰、系統作戰。人,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是攜帶了家庭智慧、意志、經濟實力等,進入職場與社會,去爭取一片天地。

這時,決定成敗的,是系統實力,比如“六個錢包”,而不是個人。

再也沒有像“學習/付出-收穫”這樣簡單的直通車,更沒有老師、教練手把手帶領複習、考試。考試反而成了最簡單的事。

每個人面對的生活、工作都是題幹模糊、選項模糊、答案更模糊的狀況。

於是我們發現,通過高考或雙腳走進城市的人,越來越接近中產階層。但越向上走,道路越陡,甚至大多數時候,看不清道路在哪兒。

在中產這個樓層裡,人越來越多,造成擁堵,形成紡錘形社會。

階層躍遷,前易後難

經濟學裡邊有“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即每增加一個,所增加的幸福感都會下降。

從貧窮到富裕的階層躍遷,如果比喻成爬樓,也存在“邊際效用”的遞減。樓層越高,升階越難。

我們看一張圖。

階層躍遷,前易後難

這是樓層高度與正向努力之間的關係圖。縱軸為:樓層高度。橫軸為:正向努力值,用正確的方法在正確的方向上做事。

圖中有兩層意思:

· 家庭或個體,正向努力值越大,所處樓層越高。

· 付出同樣的努力,在A點能獲得比B點更大的升階。也就是說,樓層越高,升階越難。

之所以越來越艱難,是因為進入較高樓層,系統的增長,受到非常多的限制。

在經濟活動中,資源要素主要有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三個要素中有兩個被嚴格限制:土地和勞動力。

土地屬於公有,掌握在地方政府手裡,房產交易也受到多種限制,限購限賣限貸限離婚。

香港最近的一份公開文件顯示,有10位業主共持有房產40136套,其中最牛的那位,坐擁15645套房產!而目前的限購條件下,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能買下10套房子嗎?

勞動力,也就是子孫後代,受到計劃生育限制,一般家庭最多兩個,且二胎剛兩歲。收入可以從10萬漲到50萬,但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能從生1個孩子生到5個孩子嗎?

種種限制使得富裕家庭,即使擁有大量財富,其主要的生產條件,並不能相應成倍增加。

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資源並非只有土地、勞動力、資本。

我們將資源定義為:一切有利於基因複製的事物。它是基因複製的工具、途徑和通道。我們的身體也是基因製造的工具和機器,用於它們的保存和複製。

我們在文章《你一定沒想到你竟然這麼富有》中,介紹了一個人攜帶的資源矩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資源矩陣以基因為中心。

階層躍遷,前易後難

資源矩陣中包含生理資源、有形資源、無形資源。

在中間階層躍遷的努力中,單純靠賺錢、高工資,較難實現,錢只是資源之一;

單純靠給孩子上補習班、學鋼琴、學跳舞,很難實現,因為孩子不一定長成郎朗那樣的大才。

階層躍遷,是“資源矩陣X2X2X2。。。”無限翻倍。

如果身體受限制,那就生孩子。現在越來越有“為國生娃”的氛圍了,即使為了家庭躍遷,生娃也是必經之路。如果中產家庭能把養一個孩子的錢,用來生養5個孩子,那麼其中有一個孩子成才的概率,會大大提高。量變引發質變。

給我們配眼鏡很多年的老師傅,原來北京眼鏡廠的部門主任,因為生仨孩子,被辭職。靠手藝吃飯幾十年,仨孩子都去了國外,兩個從牛津耶魯畢業。

我的歪理是:一個孩子考90分,不如5個孩子每人20分。事實上,怎麼也能拿60分及格吧。

如果土地受限制,那就增加土地,增加房產;

如果時間受限制,那就將一份時間賣出去很多份,比如寫作一本書,製作一門課程,有些大號主理人寫一本書,1小時賣出去3000冊;也可以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比如招10個人開一個公司,生產產品賣出去。

如果影響力受限制,就通過不斷生產產品、塑造個人品牌,擴大影響力。

以此類推。任何一項資源受到限制,都要不斷去突破。如此,才能實現飛躍。

階層躍遷,是一次又一次由內而外的蛻變,是一次又一次人生的洗禮,高考、進入城市、工作賺錢、生娃養娃、買房、創業、融資、海外投資等等,每一樣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決心、勇氣和行動,才能迎來收穫。這些日日夜夜的努力,應該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吧。

作者王小五為鉛筆經濟研究社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