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回香,不在香濃,在香氣悠揚而有度”老話中香料應用的祕密

很多朋友在形容美味滷水的時候,總是喜歡用回味無窮,而對於如何才能做到香氣回味而言,卻有不少朋友覺得只要香氣足夠濃郁即可,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小鳴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多年前一位師傅的一席話,對於如何做到回口香氣的一番講解,簡單而深入,相信不少對於這一方面內容有疑惑的朋友是有不小好處的。

“所謂回香,不在香濃,在香氣悠揚而有度”老話中香料應用的秘密

“所謂回香,不在於香濃,在香氣悠揚而有度。”這句話放在滷水之中,便是說想要香氣撲鼻而來的感覺,並不是單單一味的增強香氣的濃郁就可以了,對於香料應用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香味過於濃郁,那麼容易帶來膩感,也就是俗稱的悶掉。香氣太過濃郁,並不一味的持久,想要理解這種區別,那麼可以對比下八角和千里香。千里香的香氣並沒有八角濃郁,但是在口腔之中停留的時間要長於八角。這就說明了一個誤區,單純的添加濃香的香料,例如八角、桂皮、草果、白芷、香葉、山奈、砂仁這種相對濃郁的香料,並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而是需要添加一些相對比較悠長的香料,例如千里香、藿香、蒔蘿、洋茴香、丁香這類的香料,以此帶出所有香氣在口中的存留時間,如此便是所謂的‘香氣悠揚’。但是單單做到此一點是不夠,它必須‘有度’。

“所謂回香,不在香濃,在香氣悠揚而有度”老話中香料應用的秘密

所謂的‘有度’指的是調節,對於香氣的調節。這種調節在不同口味的滷水中,它表現為不同的調節,例如我們常見的傳統滷水,那便是要調節濃郁香氣的程度,於是便需要在佐料部分上添加一些味道清新的香料,如小茴香、蒔蘿籽、香菜籽、香茅草、良姜這類的香料。而對於一些麻辣口味的香料,則是在於調節濃郁的前提下,還需要調節辣度,這便會再選擇加入甘草、陳皮、枳殼、羅漢果、香茅草這類的香料為佐料,以此來配方,做到辣度和濃郁程度的調節。只有做好調節,方能讓總體的味道‘有度’,“有度”而“悠揚”的香氣,才可能在口中形成回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回口香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