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男子飲酒後腹部出現“紅風團”,原因竟然是……

近日,35歲的市民張先生(化名)飲酒後腹部開始起“紅風團”,“風團”很快遍及全身,瘙癢劇烈難忍,但達到醫院時,“風團”居然“消失”了。

清遠市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王鵬診斷其為急性蕁麻疹。王鵬介紹,春天是蕁麻疹高發季節,有些“風團”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些則是“慢性子”,來了不肯走,走了沒多久又來。王鵬表示,對於蕁麻疹患者,儘可能查出病因是關鍵,不需要盲目“忌口”。

清遠男子飲酒後腹部出現“紅風團”,原因竟然是……

王鵬表示,對於蕁麻疹患者,儘可能查出病因是關鍵,不需要盲目“忌口”。劉秋宜攝

患病率達15%以上

王鵬介紹,蕁麻疹俗稱“風疹塊”,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在人群中患病率是15%至25%,尤其是中年女性得病比較多。根據病程可分急性和慢性蕁麻疹,不論急慢性,皮膚出現“風團”是基本症狀。急性蕁麻疹起病較急,開始患者感覺皮膚瘙癢,很快在瘙癢部位出現“風團”。搔抓後常可融合成片,皮膚表面呈橘皮樣外觀,顏色可為紅色或蒼白色,風團通常在數小時內逐漸消失,不留痕跡,皮疹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

“部分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頭痛、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王鵬介紹,急性蕁麻疹經過及時處理後,往往於短期內痊癒。若風團反覆發作連續6周以上則屬於慢性蕁麻疹。

王鵬介紹,對於急性蕁麻疹,多有誘發因素。食物便是最常見誘因之一,包括動物性蛋白,如魚蝦蟹、牛羊肉、牛奶和蛋類等,以及植物性成分,如草莓、蔥薑蒜和番茄等;一些食物添加劑也可引發蕁麻疹。其次,藥物也會導致蕁麻疹,比如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破傷風等血清製劑和解熱鎮痛藥等。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感染性因素也容易引發風疹塊。另外,各種物理性因素如日光、冷、熱、摩擦和壓力等,各種吸入物如動物皮毛、花粉等也可能引發蕁麻疹。

如果是急性蕁麻疹,找出誘發因素後,避免接觸過敏原,或停止食用過敏食物等,風疹塊便不再發作。另外,也可服用一些最常見的抗過敏藥物比如息斯敏、撲爾敏等治療。

最好少用手抓撓風團處

王鵬提醒,蕁麻症患者最好少用手抓撓風團處,以免越抓越癢,可用冷敷或塗擦醫院配製藥膏,減輕瘙癢感。此外,患者應注重營養均衡,不要食用過多高蛋白質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鮮、牛羊肉等發性食物。同時,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以免對瘙癢處造成刺激,還應保證充足睡眠,增強機體免疫力。

王鵬表示,與急性蕁麻疹相比,慢性蕁麻疹患者較難找到誘因,除了過敏原,自身情緒、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代謝障礙等都可能引起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可以通過服藥來治療,而且目前治療蕁麻疹的藥物非常多,療效好轉後,可以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因此也不用過於擔憂。”王鵬提醒,慢性蕁麻疹病程長,容易反覆發作,其發生、發展可能與自身情緒狀態相關。因此,精神心理因素也可引起蕁麻疹的發生。因此患者克服抑鬱、自卑及焦躁等不良情緒也是治療的關鍵之一。

有些飽受蕁麻疹折磨的朋友或許準備了一份長長的“忌口”清單,王鵬建議蕁麻疹患者平時應注重營養均衡,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鮮類食物,但不必因噎廢食,盲目“忌口”。“最好做好‘發病記錄’,寫清楚蕁麻疹發作前後的飲食生活和接觸情況。如果患者是進食一些海鮮或特殊食物之後誘發發病的,肯定需要忌口。但如果是由於冷熱環境因素,或者是運動、心情不好等因素誘發疾病的,則不需要忌口。”

【記者】劉秋宜

【通訊員】彭可明

【作者】 劉秋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