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十八洞村見聞

新華社長沙4月29日電 題:深山苗寨的別樣春天——疫情下的十八洞村見聞

新華社記者丁錫國、袁汝婷

到了4月,山裡才有了春天的樣子。武陵山脈腹地,人們脫下笨重的冬衣,苗寨彷彿也跟著輕快起來。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論述首倡地,也是湖南第一批脫貧摘帽的貧困村之一。一場疫情,使深山苗寨的這個春天不同於以往。

迎春到

楊正邦的農家樂一大早就開張了。

吊腳樓掛著大紅燈籠,站在前坪遠眺,層巒疊嶂的大山裹著一層淺金色的陽光,鳥鳴清脆,草木蔥蘢。

“你們先喝口茶,正邦去買菜了,中午有客人訂餐。”老闆娘笑著招呼記者坐下。沒過一會兒,楊正邦拎著青菜回來了。

“前年你們來,沒見到這棟房子吧?”見到老朋友,這個42歲的苗族漢子打開話匣子,“去年建好的,一樓是餐廳,二樓有4間客房。”

楊正邦外出打工16年,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到十八洞村的消息,沒過幾天,他就返回了家鄉。

他辦了農家樂,生意紅火,於是又擴建了民宿。

房間也很“俏”,有的客人一住就是20天。直到今年1月,農家樂和民宿,同時掉進了“冰窖”。

雖然全縣沒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個以旅遊為重要收入來源的村子,仍受波及。

十八洞景區1月26日關閉,3月13日才重新開放。雖然目前的遊客數量不及往常的三分之一,但畢竟有了遊客,並且一天天多起來了。

中午時分,訂餐的客人到了。“我相信,一切都會恢復正常的。”楊正邦說。上個週六,村裡一天就接待了2000多人。

前不久,楊正邦捐款1000元,又交了500元特殊黨費,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他說:“困難的時候,國家幫助了我們。脫了貧,我們更應該和國家一起渡難關。”

盼春歸

在思源餐廳當廚師的龍先全,這兩天有點累,卻“巴不得更累一點”。

歇業兩個半月的思源餐廳,4月8日終於開張了。位於景區入口的這家餐廳去年8月開業,由村集體經營。

37歲的龍先全和媳婦隆會曾在浙江打工近10年。2018年,隆會回到村裡當講解員,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雖然工資不如打工高,但花銷少,還能照顧家人。

去年餐廳開業前,龍先全也被媳婦叫了回來。

他當上了思源餐廳的廚師,月薪3500元。按原計劃,今年每個月還該有一定比例的營業利潤提成。

疫情導致餐廳停業,龍先全的工資照發,但提成拿不到了。旅遊團不來,隆會也沒了收入。3月下旬,她回了浙江打工。

十八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施佳傑說,講解員有20人左右,因為春節過後一段時間沒有遊客,一些講解員暫時外出務工了,“但大家都在一個微信群裡,只要旅遊團多起來,他們很快就會回來上班。”

“回到工廠,她工資還漲了一點。天天加班趕貨,一個月能拿六七千元。”龍先全說,妻子每天都和女兒們視頻通話,總唸叨著“等完全恢復了就回來”。

這兩天,龍先全總算忙起來了。4月28日,思源餐廳接待了22桌客人。他說:“上班早了,下班晚了,累也高興,巴不得更累一點!”

最近,已經有2名講解員回村返崗。龍先全盼望著妻子早日迴歸。

奔向春天

養蜂大戶龍先蘭,最近總在縣城和村裡兩頭跑。

今年3月,媳婦吳滿金生下了女兒,一家人住在縣城。他最大的蜂場,還在十八洞。

龍先蘭今年33歲,因家庭變故,曾一度自暴自棄,混日子多年。在扶貧工作隊幫助下,他用心學技術,成為養蜂能手,脫了貧,也脫了單,還在縣城買了房子。

他牽頭成立養蜂合作社,還為蜂蜜註冊了商標。疫情初期,因為發不出貨,龍先蘭損失了一些訂單,但他的蜂蜜並不愁銷,去年收的1000多公斤都賣光了。

“今年,合作社養了1000多箱。”初為人父,龍先蘭感覺到更多責任,他說,“要把產業再做大一點,最好能‘農旅一體’,讓家裡人過更好的日子!”

十八洞村駐村第一書記孫中元說,許多村民有積蓄,能抗風浪了,發展願望強,敢闖新路了。

龍吉隆租賃土地,種了100畝黃桃;劉青長翻耕山間梯田,種了30畝迷迭香;龍金彪今年打算種辣椒……

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1668元,2019年增長到14668元。

龍先蘭為剛剛滿月的女兒取名龍思恩。

告別千年貧困的深山苗寨,正在奔向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