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血小板增多?怎麼治療?

  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徵為出血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續明顯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細胞過度增殖。血小板增多症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出血幾率遠高於血栓發生率,繼發性血小板增多臨床表現多呈良性經過,上述併發症鮮有發生,但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那麼,在哪些情況下,才需要考慮血小板增多症呢?

  (1) 血小板持續大於 450×109/L;

  (2)存在致病突變基因(如 JAK2 或 MPLTpo 受體突變);

  (3)除外其它骨髓增殖性疾病(尤其 CML、MDS、真紅、或骨髓纖維化);

  (4)無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的誘因且貯存鐵正常;

  (5) 骨髓巨核細胞增多、形態異常,網狀纖維通常不增多。

  滿足前3條或第1及3-5條即可診斷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無症狀患者:血小板數值不是很高,沒有任何症狀,可以保持觀察,定期複查血常規,必要時刻結合中藥辨證調理,延緩病情的發展。

  低危患者:存在肝脾腫大,頭痛,紅斑性肢痛,心臟病風險以及其他血栓或出血危險因素,可口服阿司匹林治療;

  高危患者:低危治療無效或者是有過血栓或嚴重出血史或血小板持續1000以上的患者,可用羥基脲,干擾素,阿那格雷,或生物製劑等,在中醫方面和配合中藥方劑,中西醫結合治療。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以治療原發病為主,當血小板大於1000以上時,且存在危險因素時,可小劑量予以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抗血小板治療。

  溫馨提示:對於血小板增多症疾病來說,西醫治療首選化療藥,羥基脲,干擾素,波立維,阿司匹林,單採(把血小板用儀器分離出去),用了一般可以有效快速的控制血小板的數值,但是隻能是暫時的控制,不能防止病情的惡化反覆,而且不能長期使用,對身體毒副作用很大,而且也不能防止病情惡化成白血病。因此建議血小板增高的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同時及早介入中醫治療,不但可以減少西藥的副作用,還可能有效進行調節造血功能,從而往痊癒的方向發展,臨床上往往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