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成長感悟

每個人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不斷犯錯,進而不斷地成長。而我呢,在這已然成為回憶的兩年時間裡,也真實地經歷過了點點滴滴。在這期間積累的一磚一瓦中,除了很直接的獲得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技能外,更多的是從業務操作實踐中獲得足以讓我們受益終生的人生技能。

(1)團隊中的自己

在一個團隊裡的成長最直接最快的方式是明確自己在這個團隊中的位置,以整個業務進度為參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男人的智慧在於“剛而強”,而女人的智慧更多的在於“柔而韌”。合作更多的是互補,而不是苛刻的要求別人與自己保持一致。

(2)做好自己

李嘉誠曾說過一句話: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得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對此印象特別深刻,這也是我的一個座右銘。我覺得人生就像蓋樓,現在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未來的缺一不可的基石,等蓋好了這平凡的一磚一瓦,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屬於自己的摩天大樓。

(3)正確的心態

工作了兩年,日復一日的寫著差不多性質的業務報告,機械式的套弄格式,久而久之,讓我充滿迷茫與困惑,感覺這樣的按部就班多麼浪費體力,也質疑這種沒有創新可言的工作幹著挺沒勁。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裡面有句讀了讓人如夢初醒“一份工作到兩三年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變得輕車熟路,這個時候往往會陷入不斷的重複,有很多人會覺得厭倦,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已經搞懂了一切,從而懶得去尋求進步了,其實這個時候比賽才剛剛開始。”

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做這樣那樣的決定,我們可以漫不經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萬的小選擇累計起來,就決定了最終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結合自己的處境,覺得就是再說自己,當時猶如醍醐灌頂,頓時豁然開朗,於是又全身心充滿熱情的投入到工作中來。或許,小的選擇積累起來就是一種人生。我可以選擇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更細緻;可以更好的銜接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可以更好的與同事友好相處;可以選擇快樂的人生。很多時候變得不是周圍的人和事,而是自己的內心感受。

(4)知識重要性

每當想起剛接手業務時候的束手無策,就發自內心的明白公司為何招聘專業人才。因為他們的閱歷加學術,能夠應對自如的解決業務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最重要的是知識面廣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就寬闊了。

(5)錯中成長

我並不排斥工作中多幹活,因為一個人什麼工作也不做,就不會出錯,人往往是在出錯糾正的過程中不斷的成長。不做事,雖然當下少了些許麻煩,但長遠看,其實你失去了一個發現問題的機會、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一個成長的機會。所以,要藉助外力強大自己。

(6)自身不足

經過兩年的業務實踐,我也深刻的體會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處理問題的隨機應變能力不強,處理突發事件不夠機智;知識儲備體系不夠完善,仍需在以後的學習和實踐中積累。

回首過去兩年的時光,靜思自己所犯的錯誤,發現自己業務水平提高,看到自己一點點的成長。抬頭仰望星空,露出甜美的微笑,慶幸自己所做的一切。

無論現在自己所處水平如何,我都會對過去的點滴道一聲謝謝,因為有你讓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